傳統的歷煉與創造《打金枝》
7月
15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15次瀏覽

文 蔡佩伶(專案評論人)

走進劇場,舞台淨得只有一桌二椅跟一座筆山。燈光三明三暗後,戲未如往常啟幕;待鑼鼓響,戲才上演。

認真說《打金枝》的情節並不複雜,如果轉換成語言狀態展現,劇情僅寥寥數語。但若細細推敲這齣「家庭戲」的爭議點,可清楚看見政統和法統之間的微妙張力。看似單純的夫妻爭執,並不純粹是家務事。正因兩位主角的身家背景厚重——皇室公主對上本是護國功臣之子的駙馬爺,完美構成三綱五常孰輕孰重的身分政治戰場;性別、倫理、禮儀和政統在短短的折子戲裡悉數混為一談,這些論點在現代依然備受關注。

即使不熟悉角色、故事情節,甚至語言皆無妨,這類標榜傳統的古路戲追求精確;演員表演即是觀看的焦點。演員一雙水袖就把困在倫理、禮儀和政統的糾葛情緒刻劃清晰。不同情緒輔以水袖及正、側、背向的形體變化表現,這些表演並非語言可及的世界。而演員流暢發揮,腳步手路一來一往,節奏張弛貼合一緊二慢三休,戲就活了。身段做表唱唸點滴不見馬虎,喊介、下歌、行腔到身步起落都有後場樂師悄悄依傍,七分後場的威力在此顯現,音樂如呼吸般穩當撐起戲的內在韻律,構成演員盡情揮灑的空間。所謂傳統來自演出細節的堆疊,比方侍女春香、秋香以及郭哥在出場前依角色特質或行當「叫介」,演員透過一句唸白的節奏感,向武場暗示後續表演所需要的鼓點,確保歌樂相應,這仰賴演員對戲文的體會。

但這齣折子戲偏不甘就停在古路戲風格,細細粉雕經典站頭不夠;到戲尾,駙馬郭曖揚手就要打金枝。咻的畫風丕變——昇平公主收起貴族傲氣,切換中文嬌嗔柔喊「老公」,同時環抱駙馬。而被公主反撩的郭曖表情複雜,憤怒、遲疑、服軟、疏朗都在一瞬間。趕來阻攔小弟鑄下大錯的郭家兄長,見夫妻甜蜜悻悻然補槍「按呢敢會當煞戲?」立刻被侍女春香、秋香左右開弓嘲笑其古板,現代打某是豬狗牛。經典的家暴戲被取消,代以歡樂異常的超展開場景,時空似乎瞬間穿越古今,無鑿痕的無厘頭段落展現出歌仔戲親民性格。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更重要的是,博君一笑的取材始終在戲劇情境裡,銜接正經作派之後的反差突梯橫添意外樂趣,在觀眾心中植入無解懸念。

《打金枝》為傳藝中心「接班人好戲台」策展的一環,若說此策展意圖指向歌仔戲傳統的保存與傳習;所謂「傳統」不單單是表演形式的技藝面精進,箇中三昧是歌仔戲的通俗、混血特質,這些特質的延續,或許將會是歌仔戲歷久不衰佔據觀眾內心的根本。

《打金枝》

演出|民權歌劇團
時間|2024/06/25 15:00
地點|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