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關於以戲帶功,劇藝其後潛藏費解的歌仔戲傳承命題。面對演員斷層,適時且有系統整合無形文化資產,作為傳承母體的經典是迫切的。另一方面,多變是歌仔戲特質之一,以戲帶功並非劇藝的終點,而是創造的起點。
8月
30
2023
1322
9月
16
2022
845
8月
04
2022
1070
以往,總認為外台戲就要熱鬧,或刀光劍影的武戲,或用各種耳目之效拉住觀眾,但薪傳的《五女拜壽》證明了一件事,一齣能夠扣人心弦引發共鳴、演員表現良好的好戲,便自然能黏住觀眾。(林慧真)
11月
29
2021
819
《望鄉之夜》可說在敘事與抒情之間取得靈動的平衡,它不以刀光劍影的機關佈景為噱頭,而是試圖凝煉情感與情節,使結構更為精實,加上舞台形式的簡練與流動感,以及廣播電台的現代劇場手法的引入,讓這齣內台時期的連台本戲,以及廣播時期的熱門戲齣擁有新生命。因此,《望鄉之夜》不僅是對過往戲齣的回望,也是「薪⁄新傳」概念的再延續,不只薪傳也傳新。(林慧真)
5月
05
2021
2150
整體而言,在抒情的基調下,戲的各方面完成度高,《昭君•丹青怨》以丹青串起的情感糾葛,讓演員有良好的發揮,情感的張力、音樂的豐富性、場面的冷熱調劑或是漢、胡地域空間的服裝表現上都恰到好處。這齣老戲雖沒有石破天驚的新意,但在整體和諧度上是令人舒服愉快的。(林慧真)
2月
01
2021
1358
10月
25
2019
2561
8月
27
2019
846
《夢斷黑水溝》上演清初的劇情,因此在服裝上無水袖可做施展。即使沒有水袖,一路以來秉持傳統的薪傳歌仔戲劇團卻也未全面放棄戲曲身段公式,刀槍把子套路依舊,身段採意象式風格融入劇情,讓演員肢體與身段內化。(謝孟吟)
8月
26
2019
1772
《夢斷黑水溝》讓人感受一種野心,然因議題過多卻未述說完整,形成情感的斷裂,十分可惜。儘管有其不完美之處,題材的突破仍能視為劇團一個嶄新的開始,並且期盼能夠更加完滿而成熟,在擅長的抒情傳統上找尋創新題材加以發揮。(林慧真)
8月
12
2019
3404
回到此次薪傳在重新編寫的角度上,看似殘忍且悲劇收場,但編劇卻巧妙的以女性觀點逐步合理化了時代背景下男主角吳漢所需背負的「忠孝兩全」之定位。至於殺妻在一般人所認知之不合常理行為,也就止於舞台上演員精湛的對手戲搬演。(陳怡君)
7月
07
2018
1554
〈陽告〉先是哭訴滿腹委屈,再利用水袖翻袖揚袖表達其不甘願勢必要向王魁討回公道,至最後吐血伏地低吟,字字鏗鏘。這樣的表演不在於任何技巧,而是演員本身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欲訴無人無奈之情感。(謝孟吟)
5月
14
2018
1981
民間養成的傳統藝師如廖瓊枝這般寫詞功力,台語文譬喻之妙與傳神,現今歌仔戲編劇幾已無能致之,老藝人浸淫一世人的台語文世界已銷聲殆盡,聽《李三娘》通篇唸白唱詞,不必看字幕亦聲聲字字入耳分明,可以感動到揪心痛切。 (紀慧玲)
10月
12
2015
1204
5月
18
2013
878
帶藝從師的孟逸嗓音身形條件俱佳,文武戲都能拿得出手,行腔轉韻也能在藝師的技巧引領下發展本色。《鐵面情》第四場責夫時的【七字調】結句:「枉我為你費心神」,前四字完全展現標準廖派轉腔特色。 (劉美芳)
2月
27
2013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