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
許美惠
1979年生,臺灣彰化人。畢業於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1999年就讀台大時期加入台大歌仔戲社,開始學習歌仔戲演出、進行歌仔戲田野調查與劇本修編保存。畢業後與同好共同創立「臺灣春風歌劇團」,擔任行政總監、製作人及編劇。碩士論文《七零年代以來外台歌仔戲的現代性回應》,著作《淬煉.陳剩的演藝風華和她的時代》(與林鶴宜合著)。淡出劇團後仍長年關注歌仔戲生態與演出,現為文化工作者。
熱門文章
所有文章
20 篇
6月
26
2023
860
劇情一路開展,雖然很多需快速帶過、點到為止,但仍讓人見識到許多甚至聞所未聞的演出橋段,例如楊令婆卜卦、捉紅袍、肚臍開花等等,充分感知到當年資深藝師們在外台是如何鋪排戲肉,正因少見、即使傳統卻仍使人耳目一新。
6月
15
2023
2460
6月
08
2023
2913
《鳳凰變》為我們帶來了一種歷史詮釋的視野與高度,在策展主題「英雄」的命題下,不談英雄,卻在對歷史的洞見下,描摹了千古不變的人性,也看見了島嶼百年來重複發生的命運,而正是這些前仆後繼奮起又消亡的人們,一步一步為我們走出了歷史與文化,或許他們都該是被記上一筆的「英雄」。
4月
20
2023
1666
《和合夢》的多面向嘗試,在形式上與議題上都帶來了諸多討論與思辨的空間,整體而言,編導概念新穎、創作執行完整,音樂在各場次的串接中發揮了很好的引導與流動功能,歌仔調、流行歌、北管樂,切換得流暢又清新,為整場戲氤氳出夢境的層次與氛圍,回顧了一段千百年的酷兒史,思忖著流淌在土地上的血淚,致敬著逝去的靈魂,但願我們都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自由。
4月
18
2023
1258
藝師們的專長是演出並非教學,有時候會認為把學生交給專業的老師,學生能夠學到更多,反而忘記了思考凝鍊自身精華傳承的可行性⋯⋯
12月
05
2022
887
11月
16
2022
654
改編經手三至四位編劇,使劇本的可表演性很高,且口白順暢、唱詞不倒字,甚至歌詞的韻腳使用都使人驚喜,想來是經歷了原創編劇、劇場編導、歌仔戲劇團的三方合力,讓問題意識落實成舞台語彙,轉化為歌仔戲表演,整體而言改編相當具完整性。
10月
18
2022
935
或許可以更進一步期待,透過對於主角人物形象的設計,是否能讓情感表現更為飽滿,觀眾更能情感共鳴?讓看家戲不只是經典,還能夠長出各時代的風情與新貌。(許美惠)
9月
19
2022
850
看著傳承版的《獅子王》,有著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台上的獅子王戰陀厲(李郁真飾演)、樓糜(晨翎飾演)與老鼠和尚(陳子豪飾演),幾乎完全地復刻了孫翠鳳、鄭雅升與陳勝在⋯⋯(許美惠)
5月
24
2022
810
在21世紀的現在,對於傳統戲曲總是強調需要實驗創新,那麼如果跨界是一種實驗,實驗的假說是什麼?我們在《無題島》中看見了不同劇種的對話、自我挑戰以及劇種差異,那麼跨界之後,是否能夠當作回頭省思劇種本質的養分?(許美惠)
5月
16
2022
1383
當我們看著武曌在台上那個時空一肩扛起各種非議孤獨前行時,恍若會看到角色與演員有種奇妙的疊合感,原來武曌的角色也是在為這個時空的唐美雲寫下一個註腳。(許美惠)
4月
30
2022
2233
臺灣的偶戲、民俗、說唱、舞蹈、流行音樂以及操偶師的腹內才華,都能在舞台上盡情揮灑,幾乎全本押韻的說唱本、搭配每位演員(包括旁白)道地好聽的臺語與豐富的聲情,更是使人大呼過癮。(許美惠)
4月
21
2022
1099
浪子燕青的才情魅力、名妓李師師的風情癡心、帝王宋徽宗的孤寂無情,乃至於在時代洪流中各人面對生存所做的抉擇,透過詞曲吟詠著情懷,文學性強烈,也足見劇作家的用心與功力。(許美惠)
3月
09
2022
1335
整體而言,《當時月有淚》以歷史題材入戲,另闢蹊徑走入角色內心,不造神、非翻案,但卻以更有立體、更有溫度的方式訴說角色的故事,同時關懷人性中脆弱、恐懼這份跨時代共通的人性命題。編劇新穎的史觀與特有的切入點,讓這齣戲有了自己的性格,而具備戲曲表演養分的導演、恰如其分的音樂設計以及各自稱職又獨具魅力的演員們共同成就了《當時月有淚》,說故事的技法成熟完整,沒有譁眾取寵的手法,溫潤得彷彿在月夜中傾聽了一場細細訴說的女性心事,為當代戲曲的跨界與再創新,再寫下一頁和諧又出色的篇章。(許美惠)
5月
25
2021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