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如果說本劇企圖引導觀眾用理性思維觀看分析韓信的一生功過。那麼下半場呂后、淮安夫人、蕭何、張良相繼對韓信的叩問,深層的挖掘又稍嫌不足?「疏離效果」似乎沒帶來對韓信的深層審思,反而疏離了觀眾的感情,這不得不說是件遺憾之事。
10月
09
2024
522
10月
23
2023
1841
當代的各類戲曲,要產生新的共同套式動作,是相當困難的,倘若各劇團藉由每次的成功跨界嘗試,把這些新表演類型成為下個作品的部分表演基底,在時間的推移下,或許就能產生屬於該劇團的套式動作。(劉祐誠)
3月
22
2021
3567
當代戲曲的實驗多以身段為主,當為「身體論述」脈絡下的展現。但是戲曲的唱唸能有何種思考或解構呢?唱詞與唸白只能是人物的內心情感表現嗎?身段有程式,語言也有一套固定程式,如何反覆思索這套程式在當今語境的運用,也許能開拓更多戲曲新面向。(林慧真)
8月
10
2020
2279
其作品也保持著強烈的視覺效果與豐富的音樂曲調,猶如一場歌舞盛會,擺脫禪風予人沉悶或淡雅的既定印象。可知尚和歌仔戲劇團透過濃墨重彩的戲劇風格宣揚佛理與孝道,同時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娛樂性。(林慧真)
11月
04
2019
2918
大部分唱腔使用大量的彈撥與部分笛、簫取代「主胡」的職位,而武場也失去了「司鼓」的控場,對於習慣聽鼓點節奏的歌仔戲演員容易缺乏安全感,在情感上無法產生最佳詮釋。(邱千溢)
2月
09
2017
2120
以傳統戲劇角度或是美式音樂劇創作者的角度,「台味音樂劇」的實驗與追尋,都是一段互益的旅程:一方面讓戲曲得以以不同面貌重獲活力,也為音樂劇演員提供了不一樣的舞台與經驗累積。(白斐嵐)
5月
11
2015
2537
暢懷酣唱的發洩與跳躍,和佛家恪遵誡律格範的嚴謹形成極其有趣的對照:少了莊嚴肅穆的沉重,換取弘法的熱切共鳴。美中不足處在於戲曲演員與聲樂歌者轉喉運腔方式差異過大,不和諧感常生硬斲損演出節奏。(劉美芳)
2月
27
2014
2362
全劇結構設定為兩大脈落:一是結合歷史與傳說,另一主軸則是歌仔戲班(田都班)散班前末場演出時的後台人生。兩條主線交織呈現;可惜劇本沒能為場上扮飾與現實取捨間設計更多的對照或呼應,戲台前後終究還是兩個無關的世界。(劉美芳)
10月
07
2013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