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遊戲本質、窄化參與想像的廉價電玩展售會《柯基托斯》
11月
25
2014
柯基托斯(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9次瀏覽
黃鼎云(特約評論人)

觀眾「參與」作品的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傳統意義下的觀看者、接受者,乃至關係美學中對觀眾詮釋作品空間的重視與解放,直至近年設法將觀眾至於作品生產環節中觀念,發展各類型參與式創作。大體而言,從單純欣賞、感受作品的觀眾到觀眾作為生產作品的一部份,除了是整體藝術環境試著不再以藝術家作為唯一生產的發言者外,同時也反覆辯證當代藝術中極難擺脫的政治性蘊含。

《柯基托斯》以類型化的語彙-電玩、多媒體、音樂、舞蹈、劇場作為宣傳字眼,拼湊出今日最火紅同時也最受質疑與挑戰的「跨界」一詞。其中電玩的部份暗示著最高的參與性,也是整個作品最突出的賣點。然而,實則是一場音響效果極差、缺乏劇場整體藝術觀念、演出結構安排呆板、電玩參與遊戲性貧乏、多媒體影像語言俗套、舞蹈如同雞肋般的音樂會演出。

這場標榜著上述多樣類型的展演,特別提醒觀眾提前到場,除了現場有裝置文件展覽可先欣賞外,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希望觀眾能透過手機、平板等裝置,連線參與待會演出中進行的遊戲。而這款遊戲正是近兩年頗受好評的音樂節奏遊戲「Cytus」。「Cytus」是由台灣遊戲公司雷亞(Rayark)所推出的節奏遊戲,透過APP方式下載,於2012年上架。由於遊戲視覺風格精美、音樂多樣豐富與情節設定的吸引力,短短時間造就相當高的下載人次。並於2012年、2013年於台北傳音音樂空間(Legacy)舉行具有募款性質的誓師音樂會演出。

《柯基托斯》在靜態展演的部分主要分作兩類,一類多半是仿生型態的互動裝置,另一類則是聲音採集的互動裝置,以簡單的字卡詢問題目,邀請參觀者錄下答案。現場演出部分大體而言是音樂會的基底,原遊戲中的音樂改編演出,同時配合投影而出的節奏圖像,邀請參與者透過手上的登陸的裝置同步遊戲,因登陸的網址不同,將現場觀眾依顏色分作四隊。

演出進行中,投影的節奏圖像時現時隱,但個人裝置上的影像就是一個按鈕的介面,既看不到得分數也看不到當下點擊成功或失敗的反應,因此參與感大打折扣。過程中,我不管按或者不按,所代表的隊伍於大螢幕上的分數累積速率並無明確改變,而當我觀察身邊其他觀眾紛紛因無聊或缺乏參與感,放下手上的裝置時,大螢幕上的計分數仍舊勤勞地跑著,當然這樣現場的觀察並不代表全部,也不能直接指稱該展演宣稱的遊戲性全屬於觀念層面,然而確實的改變與控制正是遊戲的迷人之處,在量體數只有百來人左右的環境中,參與者無法感覺參與的結果,很難不認為舞台上顯示的資訊與實際情況的落差,彷若看著Youtube上玩家示範遊戲攻略長達四十五分鐘,而且沒有任何解說。雖然,我們並不能斷言標榜互動的作品若有「預先設計」其演出就毫無價值,然而遊戲型態的參與能讓玩家/觀眾投入,便在於控制的有效性所產生的情緒交換。不管能否改變其結果,都應分分秒秒引領觀眾有機會改變的「參與感」的營造,即便退到這層面,本演出仍是功虧一簣。

另一方面,這融合著多樣元素的展演。與其說劇場作品演出,不如說花錢買票入場的產品發表會,不解舞台只用了原展演空間一半不到的場地,卻寧可讓觀眾疲於左右轉頭的欣賞,空間扁平本可作為創作方法,但外加整體調度的僵硬更讓人不知所云。影像部份,穿插遊戲原有質地圖像與廉價小清新MV影像,風格不一統也無所謂,但連統一調光都懶,鑿之無力的貧血抒發令人慌張。舞蹈部份不見身體,也無法思考運動,只見該有機器人就有機械樣貌的刻板印象,出將入相很是尷尬,如同野台簽唱會或博覽會showgirl站在多功能舞台上扭擺,幸運地成了吉祥物,就只少了旁邊有個CEO在揭幕或剪綵。

本次由雷亞公司授權,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的《柯基托斯Code:Cytus》究竟在授權之餘、資助之外,作為一次藝術展演的實驗(或噱頭),有別於雷亞公司自辦的募款誓師音樂會,可能有什麼不同?又或者,相異無幾,還硬生生少了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狂熱奇觀。

《柯基托斯》

演出|樂乎乎工作坊
時間|2014/11/22 19:45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多媒體或科技想要進入表演領域時,很常忘記了技術的驚奇只能撐30秒,而能讓觀眾對演出保持關注,卻是建立在人性而非技術上。這實在值得我們反思。(富于庭)
11月
25
2014
作品中意圖呈現在跨領域作品的創作手法,「多媒體」、「音樂」、「電玩」、「舞蹈」、「劇場」是否流於拼貼?而文宣中提及「探討當今科技時代的最初人性」透過此作品抽象的虛實表演,實難以感受。(陳美君)
11月
25
2014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