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電玩劇場」?作品的宣傳文宣上,出現了這個新興名詞,讓人對此作品充滿了好奇心,會是類似像「VGL」那樣以現場樂團演奏電玩音樂,背後螢幕播放該遊戲的片段?亦或是由真人扮演的電玩人物在台上演出?
節目依照電玩遊戲闖關方式設計,將整個節目設為四項任務三個場景,「任務一:觀眾必須在開演前20分鐘前抵達,先設定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的互動頁面,以便後面遊戲的進行」。但很不幸的,部份的玩家在任務一就卡關(因為現場wifi設定問題),無法順利連結該遊戲……。「任務二:進入場景一,觀眾在欣賞完展覽作品後,錄下自己的願望。」或許因為沒有明確的現場人員指導與協助,實際參與錄製的觀眾並不多。「任務三:當走過場景二的《身體構圖II》互動裝置,觀眾的身影將被錄下,觀眾的影像也會變成作品的一部分」。離開場景一時,其實進入的即是表演主場區,已經有不少觀眾就座等待節目開始,三面環繞的布幕,右、右二幕呈現入場觀眾的即時投影畫面,但不知其立意為何,直到出場後,向工作人員提問才知其互動裝置即為中間主布幕,關於這個須由玩家「主動發現」才能真正參與,並未看見有玩家執行這項任務,實屬可惜。「任務四:《柯基托斯》的正式演出時,觀眾可以將手機拿出來,和全場三百人一起同場競技玩Cytus」對於在任務一就卡關的玩家來說,是有障礙的,即便完成任務一的玩家,問題與任務三一樣,現場未有人即時引導,大部份的玩家,只是靜靜等待演出開始。
玩家在經過任務一、二、三後進入場景三,也就是正式演出,現場由機器修謢員Cytus維修員,著白色超時空服裝與Cytus機器人透過浮空投影技術作一似「啟動」的模式,而後由現場四名樂手:右鍵盤手、左電吉他人,舞台中間則為電子鼓、電子大提琴搭配投影樂手,小提琴、鋼琴作一現場虛與實的互動演出,而左、右布幕陸陸續續投影呈現「天真的小女孩」、「青少年」、「家庭」、「母親」等畫面,試圖與主舞台上正發生的事情,作一輔助說明。而在整個故事進行中,身著黑衣、刻意塗抹黑妝的舞者(已逝者?)不時與機器人相對互動,從一開始模仿式的互動,慢慢接觸彼此,進而一同完成同一動作,猶如在敘說願望的實現。
整場表演,音樂的取材源自於電玩遊戲「Cytus」,由原電玩音樂重新編製,對於該遊戲電玩玩家來說,一定有身歷其境之感,而對於非該電玩玩家而言,則是一個全新的聽覺與視覺感受,然而,主旋律的聲響來自於影像樂手,而不由現場樂手直接演出?與一般演出方式相違背,不知其考量為何?
作品中意圖呈現在跨領域作品中以A+B大於2的創作手法,在「多媒體」、「音樂」、「電玩」、「舞蹈」、「劇場」是否流於拼貼?而文宣中提及「探討當今科技時代的最初人性」透過此作品抽象的虛實表演,實難以感受。我記得有句廣告台詞是這麼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意圖處理「科技」與「人性」關聯時,是否應多著重在人性具體表現上。
《柯基托斯》
演出|樂乎乎工作坊
時間|2014/11/22 14:45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