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於拼貼的多媒體遊戲《柯基托斯》
11月
25
2014
柯基托斯(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3次瀏覽
陳美君(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生)

「多媒體電玩劇場」?作品的宣傳文宣上,出現了這個新興名詞,讓人對此作品充滿了好奇心,會是類似像「VGL」那樣以現場樂團演奏電玩音樂,背後螢幕播放該遊戲的片段?亦或是由真人扮演的電玩人物在台上演出?

節目依照電玩遊戲闖關方式設計,將整個節目設為四項任務三個場景,「任務一:觀眾必須在開演前20分鐘前抵達,先設定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的互動頁面,以便後面遊戲的進行」。但很不幸的,部份的玩家在任務一就卡關(因為現場wifi設定問題),無法順利連結該遊戲……。「任務二:進入場景一,觀眾在欣賞完展覽作品後,錄下自己的願望。」或許因為沒有明確的現場人員指導與協助,實際參與錄製的觀眾並不多。「任務三:當走過場景二的《身體構圖II》互動裝置,觀眾的身影將被錄下,觀眾的影像也會變成作品的一部分」。離開場景一時,其實進入的即是表演主場區,已經有不少觀眾就座等待節目開始,三面環繞的布幕,右、右二幕呈現入場觀眾的即時投影畫面,但不知其立意為何,直到出場後,向工作人員提問才知其互動裝置即為中間主布幕,關於這個須由玩家「主動發現」才能真正參與,並未看見有玩家執行這項任務,實屬可惜。「任務四:《柯基托斯》的正式演出時,觀眾可以將手機拿出來,和全場三百人一起同場競技玩Cytus」對於在任務一就卡關的玩家來說,是有障礙的,即便完成任務一的玩家,問題與任務三一樣,現場未有人即時引導,大部份的玩家,只是靜靜等待演出開始。

玩家在經過任務一、二、三後進入場景三,也就是正式演出,現場由機器修謢員Cytus維修員,著白色超時空服裝與Cytus機器人透過浮空投影技術作一似「啟動」的模式,而後由現場四名樂手:右鍵盤手、左電吉他人,舞台中間則為電子鼓、電子大提琴搭配投影樂手,小提琴、鋼琴作一現場虛與實的互動演出,而左、右布幕陸陸續續投影呈現「天真的小女孩」、「青少年」、「家庭」、「母親」等畫面,試圖與主舞台上正發生的事情,作一輔助說明。而在整個故事進行中,身著黑衣、刻意塗抹黑妝的舞者(已逝者?)不時與機器人相對互動,從一開始模仿式的互動,慢慢接觸彼此,進而一同完成同一動作,猶如在敘說願望的實現。

整場表演,音樂的取材源自於電玩遊戲「Cytus」,由原電玩音樂重新編製,對於該遊戲電玩玩家來說,一定有身歷其境之感,而對於非該電玩玩家而言,則是一個全新的聽覺與視覺感受,然而,主旋律的聲響來自於影像樂手,而不由現場樂手直接演出?與一般演出方式相違背,不知其考量為何?

作品中意圖呈現在跨領域作品中以A+B大於2的創作手法,在「多媒體」、「音樂」、「電玩」、「舞蹈」、「劇場」是否流於拼貼?而文宣中提及「探討當今科技時代的最初人性」透過此作品抽象的虛實表演,實難以感受。我記得有句廣告台詞是這麼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意圖處理「科技」與「人性」關聯時,是否應多著重在人性具體表現上。

《柯基托斯》

演出|樂乎乎工作坊
時間|2014/11/22 14:45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多媒體或科技想要進入表演領域時,很常忘記了技術的驚奇只能撐30秒,而能讓觀眾對演出保持關注,卻是建立在人性而非技術上。這實在值得我們反思。(富于庭)
11月
25
2014
電玩、多媒體、音樂、舞蹈、劇場作為宣傳字眼,拼湊出今日最火紅同時也最受質疑與挑戰的「跨界」一詞。然而,實則是一場音響效果極差、缺乏劇場整體藝術觀念、演出結構安排呆板、電玩參與遊戲性貧乏、多媒體影像語言俗套、舞蹈如同雞肋般的音樂會演出。(黃鼎云)
11月
25
2014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