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底輕輕地唱出響亮的希望《石易巧與弗蘭克—我心輕輕唱著》
9月
14
2024
石易巧與弗蘭克—我心輕輕唱著(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5次瀏覽

文 林鄉雨(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以純淨的音樂,化不可能為可能

這場聲樂音樂會,從節目的安排便讓人眼睛一亮。音樂會上半場的曲目,《艾辛朵夫歌曲集》作品39(Liederkreis, Op. 39),出自舒曼(Robert Schumann)著名三大聯篇歌曲。演出的方式突破傳統通常由單一歌手的演唱的模式,靈活運用男、女歌手音色的不同特質搭配詩詞的特性,將十二首歌曲分派為次女高音獨唱、男高音獨唱,與男女聲重唱來詮釋,精緻巧妙地將音樂的藝術性提升至更高的層次。透過次女高音石易巧千錘百鍊的音色、清晰的咬字,與綿延婉轉的聲音線條,搭配男高音馬庫斯.弗蘭克(Markus Francke)的純淨音色與深思熟慮的咬字,細緻地擴展了這組聯篇歌曲的戲劇性,讓現場觀眾能輕易地從音樂中感受到舒曼對其妻子克拉拉(Clara Schumann)的深情愛意。這種饒富寓意的曲目,其聯篇藝術歌曲的形式過往常讓台灣的一般觀眾感到卻步,然而在兩位歌手的詮釋之下,卻是真真切切地用歌聲把音樂訴說成充滿畫面的故事,令觀眾屏息,也將音樂凝聚在美好的當下,讓大家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下半場的歌劇選曲則是誠意滿滿,兩位聲樂家火力全開,精湛的演唱技巧充分展現了劇院歌手純熟老練的演唱功力與舞台魅力。這場演出中,音樂家們沒有浮誇煽情、沒有刻意壯大音量,也沒有粗獷地炫技,只有堅實穩當的聲樂技巧,有時因深情而綿延婉轉,有時因激情而強烈嘹亮。整場演出展現出表演者忠於音樂,優雅深沉地以歌聲傳遞純淨的音樂,讓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隨其自在優游,堪稱以巧思和實力擊倒了一般以為聯篇藝術歌曲艱深難懂的刻板印象高牆,化眾人以為之不可能為可能。


石易巧與弗蘭克—我心輕輕唱著(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次女高音、男高音與鋼琴演奏的無間合作,交織出響亮的希望

石易巧的這場音樂會為台灣樂壇帶來了令人驚豔且具國際水準的演出,在場聆聽的觀眾除了感動之外,應該都會為她感到驕傲。透過她穩健的演唱技巧,石易巧用層次豐富的音色,表達出藝術歌曲的詩意與歌劇角色的深度。筆者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位有思想的聲樂家,她認真感受音樂,然後將其沉澱後的思緒轉換成歌聲,如此才能讓觀眾輕易進入她那如畫般的樂曲詮釋。要經歷過多少歷練才能具備如此游刃有餘的唱功?她在藝術歌曲與歌劇曲目上這種強大又深廣的演譯詮釋,令筆者動容。

弗蘭克在詮釋上半場的藝術歌曲時表現得中規中矩,與石易巧配搭得恰到好處,從他的聲音就可以聽出他對歌詞的精闢詮釋,藉由層次豐富且細緻的音色傳達出來,尤其是聯篇歌曲中的第五首歌曲〈月夜〉(Mondnacht),弗蘭克生動精緻的歌聲,把觀眾的心都收服了。下半場充滿戲劇張力的歌劇曲目,才見他火力全開,尤其在他演唱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歌劇《鄉村騎士》中的〈媽媽,這酒好烈〉(Mamma, quel vino è generoso)時,弗蘭克美好的男高音音色在這首詠嘆調中得以發揮到極致。而鋼琴家克雷門斯.穆勒(Clemens Müller)在上半場對於舒曼聯篇歌曲的詮釋,藉著細緻微妙的觸鍵,營造出豐沛多彩、激發無限想像的音色。這三位音樂家充滿默契和想法的音樂合作,這一夜在國家音樂廳裡,唱響了古典聲樂界的希望,為台下的我們開啟了全新的眼界。


石易巧與弗蘭克—我心輕輕唱著(AMA 亞藝藝術提供/攝影彭薇)

此等精緻有料的音樂會,怎麼可以叫好不叫座?

如此一場高品質、令台灣聲樂圈耳目一新,同時激盪出嶄新想法的音樂會,應該要讓更多人看到的,然而很遺憾的,卻是票房不甚理想。這樣一位在德國歌劇院發光發熱,在國外評價極佳的台灣聲樂家,為何在國內的媒體與網路平台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聲量?是否在宣傳的方向或是力道上出了問題?台灣聲樂圈的演出活動模式似乎傾向於關起房門來辦家家酒,這種做法是否造成古典聲樂圈畫地自限,無法走出自己的小圈圈?當天出席觀看演出的觀眾當中有的是大專院校的聲樂教授與在舞台上活躍的聲樂家,大家是否有辦法集思廣益,替「聲樂音樂會的宣傳」找出一條新路?

筆者注意到北部的一個高中音樂班與大學音樂系都曾替石易巧、弗蘭克和穆勒舉辦教學大師班,在臉書上也有一些頗接地氣的宣傳發文。然而該做的是否應該是更普遍地訴諸於大眾傳播媒介與新聞媒體,藉由報導與廣告放送,把石易巧的故事送出我們的舒適圈,以更廣闊的方式,向台灣人推銷這位本土聲樂家?筆者相信透過她努力的故事、透過她在台灣接受完整聲樂訓練的生命歷程,應當能吸引更多古典音樂圈以外的人注意到她,進而認識她。

今天這場音樂會當然不會是石易巧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出,她一定還會再回來為台灣觀眾演唱,筆者衷心希望她的故事可以像海浪不輟拍打海岸那般,激勵更多學習聲樂的學子,讓更多懷有聲樂夢的年輕人找到信心,走上這一條不斷切磋砥礪的音樂之路。

《石易巧與弗蘭克—我心輕輕唱著》

演出|次女高音:石易巧、男高音:馬庫斯.弗蘭克(Markus Francke)、鋼琴:克雷門斯.穆勒(Clemens Müller)
時間|2024/08/2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