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學生)
彰化的「臺灣新劇藝術節」《看不見的地方》由德國劇場大師克莉絲汀娜.溫芬巴賀(Christine Umpfenbach)指導,及戲劇構作陳佾均,帶領「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十一位學員走訪鹿港,挖掘曾經存在的記憶,透過紀錄劇場的方式展演。
22日的晚間鹿港龍山寺前微雨,而人潮卻不滅。《看不見的地方》攜著觀眾走訪鹿港的巷弄,沿著小路走即是杉行街,〈不見了。〉呈現方式透過觀眾蒙眼行走至茉莉環境人文教育中心的過程,眼前黑暗的畫面、閉眼傾聽空氣中的流動聲音,細膩的感官體驗帶出了一段修復老房子的故事。〈鹿港斜陽在哪裡?〉藏在巷弄間的書店,一段巧遇的故事,說書人站在書店前把過去的鹿港「話」出來。〈瞥見,有故事的她〉躲在巷弄間的香包店,手巧的阿嬤藏著多少祕密。
劇場大師克莉絲汀娜.溫芬巴賀曾說:「劇場除了是創作者的平台,也應當要能提供社會服務功能,和大眾對話交流。」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的學員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發想創意,反思藝術如何介入生活及與當地對話。紀錄劇場的形式有很多種,重演歷史情境、呈現自身家族史、文件及檔案資料再現、意識介入等等,演員透過自身與素人演員(生活專家)的互動中反思「真實,如何被建構?」諸多思辨。
走訪杉行街之後,觀眾沿著九曲巷徒步至中山路7-11進行一場祕密抗爭,〈進行一場祕密抗爭〉重演了三十年前在鹿港中山路上的反杜邦事件,在九曲巷時演員不斷地釋放緊張、嚴肅、秘密的氛圍,觀眾加緊腳步行至中山路路口時高舉寫著「怨」字的紙牌。「2018年,我們是否擁有堅持理念的毅力與勇氣?」〈進行一場祕密抗爭〉帶給觀眾的是平日不會擁有的震撼,而它卻是三十年前真實存在的事情。
鹿港有著別於一般大城市的風情,孩童充滿童真、耆老飽藏故事與記憶,紀錄劇場深入地方與當地互動,作品如〈鹿港之聲〉在鶴棲別宿模擬一場電台秀,用台語訪問1923年出生的鹿港耆老林大專,進行歷史對話,又〈消失的地圖〉重新描摹現今已漸漸消失的普渡歌、〈消失的戲班〉演繹了一條歌仔戲發展史。
而〈無形存在〉演員欲呈現當時先民渡海來台的精神,觀眾聽著流水聲在摸乳巷裡前行,擁擠的巷道不能回頭,亦反映了媽祖精神。最終〈看,不見〉以現今鹿港交織記憶中的鹿港相互對照。
九個片段呈現,觀眾把夜色踩滿,兩個小時的足跡走訪了鹿港「不存在的地方」而帶出了反思:真實如何被建構?紀錄劇場有別於一般演出形式,《看不見的地方》更像是一個暗夜中的馬戲班,循著軌跡在每個小角落發著光。與在地對話、看見真實背後的真實,藝術如何介入在地是紀錄劇場的核心。
《看不見的地方》
演出|盜火劇團 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
時間|2018/08/22 19:30
地點|鹿港龍山寺前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