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的都是真實的嗎?《看不見的地方》
8月
28
2018
看不見的地方 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盜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2次瀏覽

陳湘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學生)


彰化的「臺灣新劇藝術節」《看不見的地方》由德國劇場大師克莉絲汀娜.溫芬巴賀(Christine Umpfenbach)指導,及戲劇構作陳佾均,帶領「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十一位學員走訪鹿港,挖掘曾經存在的記憶,透過紀錄劇場的方式展演。

22日的晚間鹿港龍山寺前微雨,而人潮卻不滅。《看不見的地方》攜著觀眾走訪鹿港的巷弄,沿著小路走即是杉行街,〈不見了。〉呈現方式透過觀眾蒙眼行走至茉莉環境人文教育中心的過程,眼前黑暗的畫面、閉眼傾聽空氣中的流動聲音,細膩的感官體驗帶出了一段修復老房子的故事。〈鹿港斜陽在哪裡?〉藏在巷弄間的書店,一段巧遇的故事,說書人站在書店前把過去的鹿港「話」出來。〈瞥見,有故事的她〉躲在巷弄間的香包店,手巧的阿嬤藏著多少祕密。

劇場大師克莉絲汀娜.溫芬巴賀曾說:「劇場除了是創作者的平台,也應當要能提供社會服務功能,和大眾對話交流。」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的學員透過實地的田野調查發想創意,反思藝術如何介入生活及與當地對話。紀錄劇場的形式有很多種,重演歷史情境、呈現自身家族史、文件及檔案資料再現、意識介入等等,演員透過自身與素人演員(生活專家)的互動中反思「真實,如何被建構?」諸多思辨。

走訪杉行街之後,觀眾沿著九曲巷徒步至中山路7-11進行一場祕密抗爭,〈進行一場祕密抗爭〉重演了三十年前在鹿港中山路上的反杜邦事件,在九曲巷時演員不斷地釋放緊張、嚴肅、秘密的氛圍,觀眾加緊腳步行至中山路路口時高舉寫著「怨」字的紙牌。「2018年,我們是否擁有堅持理念的毅力與勇氣?」〈進行一場祕密抗爭〉帶給觀眾的是平日不會擁有的震撼,而它卻是三十年前真實存在的事情。

鹿港有著別於一般大城市的風情,孩童充滿童真、耆老飽藏故事與記憶,紀錄劇場深入地方與當地互動,作品如〈鹿港之聲〉在鶴棲別宿模擬一場電台秀,用台語訪問1923年出生的鹿港耆老林大專,進行歷史對話,又〈消失的地圖〉重新描摹現今已漸漸消失的普渡歌、〈消失的戲班〉演繹了一條歌仔戲發展史。

而〈無形存在〉演員欲呈現當時先民渡海來台的精神,觀眾聽著流水聲在摸乳巷裡前行,擁擠的巷道不能回頭,亦反映了媽祖精神。最終〈看,不見〉以現今鹿港交織記憶中的鹿港相互對照。

九個片段呈現,觀眾把夜色踩滿,兩個小時的足跡走訪了鹿港「不存在的地方」而帶出了反思:真實如何被建構?紀錄劇場有別於一般演出形式,《看不見的地方》更像是一個暗夜中的馬戲班,循著軌跡在每個小角落發著光。與在地對話、看見真實背後的真實,藝術如何介入在地是紀錄劇場的核心。

《看不見的地方》

演出|盜火劇團 鹿港紀錄劇場工作坊
時間|2018/08/22 19:30
地點|鹿港龍山寺前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