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島嶼文化根源,舞台灣民族特色《府城三部曲》
6月
11
2012
府城三部曲(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3次瀏覽

演出: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時間:2012/060/3 14:30

地點:台南市全美戲院

文 黃晟熏

台灣自古以來在自己的歷史角色上,一直是一座被殖民的島嶼,從十七世紀上半葉開始便有荷蘭與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接著約在1683年進入清治時期,然後是1895年開始的日治時期,一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才正式有自己的國家定位輪廓。而殖民主義是各個面向的全面性異地移植行為,包含層面之廣,如藝術、文化與生活也在其中之列,據筆者自己的觀察,「台灣」是否因為這樣的關係,而欠缺自我文化的主體性或說主動創造的能力?是值得省思的問題。台灣人善於關注與接受外來文化,卻比較少關注自己的文化,以舞蹈表演藝術為例,台灣較為時興的舞蹈區分為街舞(流行舞)、現代、芭蕾及中國舞,前三種舞蹈類型深受西方現代主義及古典主義的影響,並且已發展出完整的體系與型態,中國舞更是中國大陸傳承完整的民間舞蹈,回過頭來看台灣的特色舞蹈是什麼?卻有種舉不出例子的尷尬與窘迫,也許台灣人有能力詮釋好外來舞蹈文化,但基於一種對台灣原創精神舞蹈特色的盼望,仍是筆者從未停止期待的,直到看完臺南市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府城三部曲》的演出,彷彿讓我看見一些希望。

《府城三部曲》演出分為上下半部約150分鐘,整個演出的時空軸線從清治、日治一直到戰後時期,也就是前述的「被殖民時期」,演出內容以臺南在地故事為題材,上半段內容為清代臺南市五條港區(為臺南市今日的海安路一帶)賴商港貿易旅次為生的藝妲和南部古老傳統藝陣十二婆姐的故事,下半段的內容以臺南市第一家有電梯(舊稱「流籠」)的百貨公司(林百貨)為主要場景,呈現西風東漸後的臺南城市氛圍及當時的大眾生活型態。上下半段的演出風格截然不同,但演出內容均淺顯易懂,各自的調性及主軸清楚。上半場以「前世今生」的概念來串起藝妲與婆姐之間的關係,下半場主要以台灣老歌與似乎是考究過的服飾、及老照片來共構整個演出氛圍,在此不贅述演出內容的故事情節,特別要來提一下舞團對於舞蹈動作的嘗試與創新。

既名為一個民族舞團,很容易讓人產生與水袖、飄扇或華麗演出服飾的聯想,但前面又有一個「新」字,便頗耐人尋味。讓筆者產生的第一個深刻印象是這個舞團選在一個不利於演出的老戲院空間進行,並且以小電影的方式作為整個演出的開場,不得不讚揚一下這樣的開場,讓觀眾在準備看演出前的當下,頗有集中注意力的效果。上半場的整個演出從舞者身上所著的漢服(樣式接近早期客家婦女傳統服飾大衿衫)開始,其實並非預期中明顯的中國風,整體架構流暢、平穩,唯舞蹈動作稍嫌欠缺驚喜,其中以占較多數的民族舞基礎,摻雜了少部份現代舞身體語彙及一小部份芭蕾的基礎動作,但動作與動作間的搭配運用協調,顯見編舞家在動作組合設計有水準以上的平衡感。

再細看可以發現這個團體的舞蹈動作著重在舞者與舞者間律動的協調性,因此舞蹈都不是太大的動作,在「藝妲」的部份,巧妙地透過女性舞者獨有的軟性肢體充份展現藝妲「容嬌笑,歲輕移」這樣的身份特質與美感,適當且不矯揉造作。讓筆者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婆姐」的手部舞蹈動作設計頗像九○年代初期流行於年輕人之間的白手套舞,感覺新穎而不落俗套,舞者一直維持小動作地踩著傳統婆姐藝陣窈嬌的小蓮步,配合音樂、舞台多媒體設計與燈光營造出來的氛圍,放大了舞蹈肢體意象,雖說是取巧,但也不失為一種具有「效果」的表演方式,而筆者猜測這些作為也許是這個舞團本身對「新民族舞風」的定義及解讀。

相較於上半場低沉哀傷的神話氛圍,下半場的開場讓台下的觀賞氣氛顯得熱絡了起來。開場的輕快老台語歌聲,首先就喚起了台下年紀較長的觀眾記憶深處的共同生活經驗,筆者仍舊把它歸類為一種取巧點,但取巧得高明,整個下半場的演出架構敘事性較上半場來得鬆散,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但舞蹈動作設計的方式反而讓筆者來得喜歡,在其中百貨小姐跳舞的橋段,音樂風格一轉後,彷彿音樂盒的發條人偶,動作開始機械化了起來,大膽加入了歐美街舞POPPIN的肢體元素。但其實筆者在意的是編舞家把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編進舞蹈裡,比如擦玻璃的動作、拂灰塵的動作、畢恭畢敬問候的動作及開門招呼的動作,這些動作隱含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被外來禮教所約束的身體表徵,其它還有諸如當時婦女出門前妝扮打點儀容的動作,上理容院作頭髮那些下意識攬鏡自照的嬌態,這些細微的舉止,透過舞者群體一致的表演方式,化而為一種舞蹈般的身體意象,是讓筆者比較感動之處。

筆者認為在這塊島嶼上所產生的各種表演藝術形式,皆不應也不可失去屬於這座島嶼的文化根源,尋找或創作屬於台灣舞蹈特色身體是一個龐大而困難的工程,筆者不敢說《府城三部曲》已是一部完整而成熟的作品,但筆者看見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在「試著與母土文化根源接軌」的努力,這部份絕對是值得稱許和鼓勵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