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抒情之外《光的來信》
8月
27
2018
光的來信(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51次瀏覽
吳政翰(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寫一首好的音樂劇歌曲可能不容易,但更困的是,這些歌曲需要一個好的劇本來承載,提供對的時機來發生/聲。韓國原創音樂劇《光的來信》,韓在恩編劇、朴賢淑作曲,獲得第一屆「Global Musical Live」首獎作品,演出後佳評如潮。這齣沒有大場面亦無大歌隊的作品,劇情十分簡練,玩味性別意識,歌曲情感滿溢,加上演員們充滿穿透力的聲音,打造出一部兼具歷史情懷與現代觀點的抒情音樂劇。

《光的來信》背景設定於一九三〇年代的韓國,不僅是日本殖民統治的時期,也是文學藝術大放異彩的時期,劇情並未往國破家亡、同仇敵愾的大歷史敘事走去,轉而聚焦於人物情感的細膩經營。高中生世勛十分欣賞小說家金海鎮,以筆名「光」與其通信,兩人魚雁往返,彷彿尋得知音,而海鎮誤以為「光」是女性,不知不覺地產生情愫。隨著多封信件所產生的種種錯認巧合,劇情逐漸開展,牽繫起小說家金海鎮和「光」之間的依賴與曖昧,漸漸地,也加深了世勛與其假身份「光」之間的拉扯。有趣的是,一方面,當這些劇中人物在苦惱困惑真相的同時,觀眾早就知道了答案,形成了所謂的「戲劇性諷刺」(dramatic irony),但另一方面,以倒敘手法進行,世勛與海鎮朋友李允數年後相見,對話之間為海鎮離世的原因及海鎮最後信件的內容,埋下了一個未解的伏筆。因此,整體敘事手法讓觀眾在全知的觀點之下,仍保有懸念和期待。

就音樂劇敘事的角度來看,每首歌曲大致有其作用,而且大多在每一場景的高潮處發生。開場歌《遺稿集》,為戲中的年代背景劃下藍圖,描繪了這世界一般人的價值觀,加上空襲警報聲,增強了整齣戲的危機感。爾後的曲目中,充滿諸多二重唱歌曲,雖然基調大多仍以詠嘆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當中許多首並非止於抒懷,亦非僅傳達出兩人情感的交流,而是多以「曲中插戲」的手法,讓戲在歌曲中流動,間接形成推動劇情的作用。例如,《沒有人明白》這首趨近情歌的二重唱,傳達出世勛留學日本的寂寥及其寫信給海鎮的動機,搭起了惺惺相惜的橋樑,不僅清楚交代了兩位主要角色之間的關係,也呈現了兩人從無人能懂到尋得知音的狀態變化;《落淚》一曲表現出世勛見到海鎮本人當下所萌生小鹿亂撞的心情,以及兩人之間的日常互動,穿梭於獨語、幻想與現實之間,像是世勛的想像,也像是實際在場發生著;《不是謊言》是世勛與其另一個自我「光」的對唱,一方面此曲顯現了世勛的雙重人格,另一方面,正當世勛對於寫信的行為感到遲疑時,「光」作為一個內心聲音,鼓勵著世勛繼續寫下去,讓世勛的心境從徬徨轉變到建立信心,兩人從若即若離到再度合拍,一起寫信,一起撒謊,再一次地讓劇情注入了前進的動力。

除了正向的鼓勵而推動劇情之外,因想法對立而形成衝突的歌曲,亦不時可見,例如海鎮與其他人爭論不斷的《繆思》、世勛與光立場互相扞格的《鏡子》、世勛自己揭露真相後造成與海鎮關係破裂的《坦白》。就整場曲目來看,最令人耳目一新也安排得最有張力的歌曲,要算是《海鎮的信》了。此戲不止以信為題,也用信件貫穿、架構全劇,從一開始世勛與海鎮的相識、世勛與光的拉扯、下半場一開始檢舉信所造成的危機、將海鎮移請至工作室的訊息,無一不與信件有關,皆成了戲劇結構上的重要節點,也大多成了歌曲發生的契機。從伏筆、相連、轉折以至分裂,層層迭起過後,在《海鎮的信》一曲中,以細膩的字句吐露出海鎮了對於世勛的關懷和諒解,兩人的誤解於此得到了解決。其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不單單只是訣別的感傷,而是整場累疊而來的力量。

全戲下來,仍有不少值得討論之處。例如,有時入歌點過於倉促,使得口白轉到歌詞的接合處略顯突兀;唱腔情感濃烈,充滿渲染力,但多首歌曲旋律和質地相似,就整場結構的音樂性而言,難免少了層次。不過,即便如此,這齣以抒情歌曲為主的音樂劇,並未讓歌曲功能止於感嘆抒懷,在表現優美聲線的同時,亦能兼顧敘事作用,使劇本能夠環環相扣,讓音樂和戲劇的結合能夠相輔相成。

《光的來信》

演出|LIVE Corp. / More in 集團、韓在恩、朴賢淑
時間|2018/08/17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