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地下普世現狀《地下女子》
10月
07
2014
地下女子(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7次瀏覽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4/09/28 14:30

地點: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文 林立雄(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生)

曉劇場一直以來的作品都關注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在他們的作品中,無處不是這個社會的縮影。然而,這次「穢土天堂」二部曲《地下女子》,從整個故事的背景建構,便能看出編導鍾伯淵的巧思,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能發生的事件,鎔鑄在整個龐大的背景中,塑造了一座充滿戒律的地下世界,觀看這個世界親族彼此屠殺、家園備受摧殘,並受到思想改造、遺棄,再重返地下世界。在這個龐大的架構中,迫使著觀眾必須從劇本「分散」的情節中去找尋,並建構出編劇導演所塑造出來的世界。而這次的《地下女子》在導演的構想下,除了〈序場〉和〈終曲〉各自擱置在前後,中間的情節全數打散,讓演員自行發揮,從演員的「感受」去決定整齣戲地走向,然在此狀況下,必須克服非常多技術上的問題,如配樂應該如何搭配?燈光、音效不如以往,是設定好所有Cue點順著往下跑,在情節不確定下,演員、技術人員應該如何對應配合,這是非常大的挑戰,但《地下女子》的演出,不因任意地改換情節而使轉場受到影響,情節也不因打散而顯得不夠連貫,就觀看者的角度而言,這樣的演繹方式,雖然可能因劇本設定允許了這樣的操作模式,但在這樣的演出下,也可能在不同場次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鍾伯淵是個非常有野心的劇作家、導演,節目冊中寫著,他希望這些劇本在五十年、一百年後重演後,能夠同樣在那個年代造成影響。當然,我認為這是極有可能的,也認為這樣的作品是極其聰明的。劇本裡重新塑造世界的樣貌,和現實社會可以說是全然的不同,但卻又能夠找到些共同點。當代有許多作品,為了呼應時事,多是草草的將整個事件背景套進整個劇情中,加以批評、諷刺,然而這樣的作法在幾年後是否能夠讓觀眾了解?或貼近觀眾?他重構了世界,地下世界擁有戒律:不可憤怒、不可離間、不可爭執,又在劇中編創了「石頭塔」之歌,不難看出從宗教經典中的引用,以及批判人因宗教戒律,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可能。雖然不是直指著特定宗教諷刺、批判,但這樣的批評下,不難看出劇本正在針砭當下社會中如「多元成家」、「同婚議題」等事件,甚至從〈老鼠〉的段落中,正好也諷刺了這「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社會,教育體制的腐敗等等(然而,這也是我將自身經驗置入後所獲得的結果)。雖然在《地下女子》中看見這麼多的問題被置入(也不能完全說是置入,畢竟是重構的世界觀,事情也無法直接指涉,但,在演後座談時有觀眾表示有同樣的獲得),但卻全然不著痕跡的貼合在鍾伯淵所創造的世界當中,然而這些問題正是從古至今,人類不斷在面對的,倘若在幾十年過後,再重演這部戲,又會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刺激?

這齣戲鍾伯淵除了擔任編導外,他也擔任了這次的演員。他身兼劇中多個角色,不斷更替著,形象多面有趣,如海倫娜、老鼠等,肢體和人物性格都能看得出他下了非常大的工夫,賦予每個人物不同的特徵與性格。雖然如此,或許是因為緊張,仍吃了不少螺絲,但這樣多面的演出呈現,也讓我看到鍾伯淵有別於以往,為自己開出了更多的可能,與女主角曾珮兩人搭檔,默契十足,尤其是曾珮,情緒的堆疊轉換,都是非常的到位且令人深刻的。最後,我得花一些筆墨談談音樂、歌唱部分,就我認為,音樂和歌唱在這齣戲裡,是有非常大的成就的。小提琴配樂不是預先錄製好的(因為劇情也不是線性的),在呈現中,馮荷軒的表現令人非常佩服,在整齣戲的氛圍營造上也是重要的推手。歌曲也是這齣戲非常的亮點,Comei果然是與生俱來的好嗓子,由他演唱歌曲,也為這齣戲增添了不少色彩。但,我仍必須直言,歌唱在整齣戲之中還是有那麼美中不足之處,〈石頭塔〉的詼諧,無庸置疑替劇情的推動加了許多分數,但,其他歌曲鑲入劇情中,或許稍稍顯得直白,又或者是在劇情的推動上,稍顯薄弱,有幾次的演唱就像是為了轉場而唱。或許,在歌曲的安排上,可以再多加思考,如何更縝密的,甚至讓詞意更貼近每個演出段落的轉換或是進行,我相信這齣戲一定會更加的完美。當然,不可諱言的是,曉劇場工作團隊的默契極好,在浮動不定的演出進行中,能夠順暢的將這如「夢」的串接起來,令人在看完這部戲後,不禁要讚嘆個幾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