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空間的限制,營造不一樣的觀看方式《Mr.Rabbit》
4月
17
2023
圖片設計/王景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2次瀏覽

近年來,表演藝術產業從表演的形式、類型、觀看的方式做實質上的改變及轉型。如將觀眾置於非典型劇場如:展場、房間、咖啡廳等沉浸式劇場的形式,使觀者更有參與感。此次有機製演所將《Mr.Rabbit》的表演場域選在擁有人文歷史悠久的浮洲——浮島日常咖啡廳,來場雖無法真實品嚐到咖啡、甜點,但依舊替觀眾帶來人生中酸甜苦辣的日常約會!

筆者認為整劇會散發「日常」氛圍之感原因有:一、從觀眾踏入演出場域,即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咖啡廳陳設,加上淡淡的咖啡香氣,使整體氛圍及心境上充斥著舒適自在之感;二、故事主軸以三位女子迷失於工作、愛情、夢想等寫實的社會課題,題材雖通俗,但卻也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存在,如同人們災日常裡咖啡廳就能聽到隔壁桌客人分享故事一般。

就觀看方式而言,令筆者感到有趣的便是,表演者必須因應固有場域的限制,規劃表演動線及思量每一場的走位及轉場,表演舞臺大致分為三個區塊:咖啡廳、舞蹈教室、公司辦公室,其中咖啡廳與舞蹈教室剛好為面向觀眾的視野,飾演咖啡廳老闆身兼舞蹈教師的Tatiana,與員工Hyde每幕場景轉換時都能感受到表演者間絕佳的默契;另一面則是將公司辦公室場景設置在獨立展區間,觀眾不容易能觀賞到的視野,故使用投影技術將畫面轉映同步播放於觀眾面前,此處有趣的是觀眾與表演者雖處在同一場域,但卻須利用不同工具載體觀看畫面,且聽覺與視覺將分開來聆賞時,試問,表演呈現因場域上的限制,所創造出來的新觀看方式,對觀眾來說是提供了新的選擇?還是強制了觀眾的觀賞方式呢?

但先不論觀眾是否習慣這樣的觀看方式,整齣劇靠著豐富的表演元素,如戲中有歌,歌中有舞,及魔術甚至攝影展覽,如同這間複合式咖啡廳,突破「空間」的限制,及運用不同「觀看」的方式匯聚在一塊,邀請每位客人(觀眾)進入店裡品嚐《Mr.Rabbit》特調的故事。

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飾演秘書的Ashley因和男友Tim感情出現裂痕,因緣際會下與好友Tatiana店裡的員工Hyde,竟發展出一段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同性情誼,但可能礙於時長篇幅的關係,似乎未能將戀人間從相識到相愛的關係,訴說處理得更明確,而在此處也未能將同性之愛表達到位,稍顯美中不足,但表演者光是打破場域的限制,及提供觀眾不同的視聽觀賞方式,除了加入許多驚喜如利用魔術增添現場氛圍及畫面性,過程中甚至能感受到朋友間感情真實的流露,使在場的觀眾深刻參與故事並感動其中,其所交織出的畫面猶如長鏡頭一刀未剪,致使節目結束後仍能使觀眾沈浸之中,意猶未盡。

《Mr.Rabbit》

演出|有機製演所
時間|2023/03/19 14:00
地點|浮島日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
十年一瞬,沒有賣慘濫情,陳彥達、何瑞康 以一貫的漫才專業轉化辛苦疲憊的過程,觀眾在這十年裡找尋自己參與的座標,從十塊錢很多的時候,迪化街的方寸之地,到十年此刻,觀眾乘著陳彥達、何瑞康、曹瑜三人操縱的鞦韆,在笑點之間擺盪⋯⋯
9月
25
2023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9月
22
2023
儘管「切割」、「破裂」、「凝聚」、「碾碎」各有不同狀態的張力,「警察」都像一個冷冰冰的句點,截斷了任何可觸發的想像;要如何想像警察?
7月
20
2023
聽他們勤務中削薄的個體性,如何在長跑中一點一點拾回⋯⋯;於此導演竟類比於編舞,其中技術性皆令身體柔順於「他者」的框架,陌異的生命經驗被帶回排練場,練習想像成為「他者」。
7月
19
2023
短短8分鐘展演,對滿身是傷的主體來說,似乎蔚為在土地.河海釋放與淨化的儀式;對想傳承母體文化、追求藝文職涯之人來說,又有怎樣的意涵呢?將開演之際,看著節目單以特殊字體強調「有與廣泛的社會聯結在一起嗎?」以及「這是『表現』的藝術」,讓人不禁戴上了這樣一副眼鏡,進到演出場域中。
7月
13
2023
當眾人於海風中共掀、共摺一塊帆布,遠遠看去也宛如「造浪」。當帆布對摺、平放在地,似乎又慢慢從「浪」轉變成通往未來的「路」。
7月
1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