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來說,姿態很重要《不可兒戲》
5月
29
2012
不可兒戲(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67次瀏覽

演出:環境文創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謝筱玫

《不可兒戲》(或直譯《認真為上》),劇名看似強調真誠實在的重要,然而劇中人重視的其實是表面工夫、是外在格調,於是乎故作姿態、裝模作樣,尤其在巴夫人與關多琳母女二人身上表露無遺。在維多利亞時期保守壓抑的風氣下,上流社會人士練就一身假正經的本事,王爾德因而在此劇嘲諷當時的社會風尚,劇中人大玩兩面人把戲,亞吉能從頭至尾不否認自己的玩世不恭,相形之下,貌似忠厚的傑克原來才是箇中高手。

矯揉造作的人物,配上似是而非的妙語與種種誇張的情境巧合,王爾德以嬉鬧之姿,鬆綁社會道德規範。在這樣的世界中,演員說話的語氣必得略帶誇張,身體更是要刻意擺弄:以高度戲劇性來展演身體,以說話口吻「裝腔」、以動作肢體「作勢」(傑克的傘與關多琳的扇子都是挺好的輔助)。兩位男主角黃士偉與段旭明表現出色,兼顧了身體與聲音,其他演員在身體上則較無這種自覺。資深表演者盧燕本身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明星氣韻,詮釋巴夫人自有其說服力,可惜不時出現停頓或吃螺絲的情形,或許也因對劇本不夠熟稔,身體呈現一種不該有的放鬆而少了那股氣勢(別忘了巴夫人是強調下巴要抬高才能彰顯格調的那種人)。楊謹華展現一定演技,但或許並非舞台劇演員,動作與聲調的掌握度仍有精進空間。出身鄉間的西西麗尚未沾惹倫敦社交圈的習氣,一派天真爛漫,楊千霈演來頗為清新自然。

不管在英文系還是戲劇系,《不可兒戲》都是必讀經典。以文學性來說,此劇句句錦繡,文采斑斕;以戲劇性來說,此劇效(笑)果十足,充滿張力與娛樂性。適合閱讀,也適合場上搬演。余光中的譯本絕妙地保存了原著的文字意趣,例如亞吉能因負債而「一無所有」,但看上去「無所不有」。相信臺下不少觀眾對於劇中的名句與梗已十分嫻熟,對這樣的觀眾來說,我們進到劇場是為了什麼呢?

走出劇場,不禁想到日前看過的台南人劇團《海鷗》一劇。一樣是改編經典,《海鷗》使用台語發音,以濃冽的方式轉換了契訶夫的憂傷氛圍。看到導演以風格化的手法切入,注入在地視野或個人觀點時,總令我無比驚喜,好像重看一本愛書又多讀了一層意思出來。相對來說,《不可兒戲》就屬於「忠於原著」的詮釋策略,從英式典雅風的舞台設計,就可以感受其走向。導演在這齣戲中縮小自己,把光芒留給演員,十分節制。在這種手法中,觀眾來此印證了讀文本時的想像,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觀眾在該笑的點都有反應)。本劇戲劇節奏掌握得宜(一開場亞吉能與管家之間關於婚姻的言論節奏尤其快,顯見導演刻意以此奠定一種唇槍舌戰的調性),但整體中規中矩。對這麼一個以俏皮高調的姿態逗弄當時主流意識型態的劇本,我仍不免期望看到我們這時代的導演對此經典在手法或解讀上能有些(小小的)翻新,提供我們些許不同的啟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