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不足,您言「輕」了《我為你押韻——情歌》
May
28
2012
我為你押韻(陳又維 攝,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4次瀏覽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文 黃心怡

在談戲之前,我想先說說影響本劇的外在因素。本劇選在文山劇場上演,這是一個鏡框式的舞台,不能算是小劇場,但也不大,而它的觀眾席多至17排,且不夠傾斜,導致後排觀眾除了距離遠之外,視線也不佳——前排觀眾的身影容易自然地將後排觀眾從戲裡拉出來,而在本劇中,由於每一場之間「段落」式的處理,這點尤為明顯。這是文山劇場先天不良之處,劇團選擇此場地演出必有其考量,在此按下不表。但除此之外,控制室的嚴重漏光、遲到觀眾進場時的徘徊拖延,都在在干擾了觀賞經驗。

本劇名為《我為你押韻——情歌》,由劇名看來,音樂的角色應舉足輕重,實則不然:與其說它強調音樂,不如說它強調「詞」。事實上,本劇的聲音層次感處理得不夠細緻,先是所有演員一律使用麥克風收音,這點就讓人犯疑:文山劇場不大,演員的聲音應不致無法投射,為何非用麥克風不可?再者,使用麥克風並非原罪,但擴大器放出的聲音卻毫無層次感,當演員在幕後說話或是暗場的時候,觀眾聽到的聲音和他們在場上時並無區別,缺了空間感的聲響,使看戲頓時變得像看中文配音的韓劇。使用麥克風的另一個缺點,是易產生雜訊,首演時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所幸不久後旋即解決。本劇在一些場景的聲音處理是有新意的,比方說使用手持麥克風Beat-box,或利用麥克風的回音效果模擬電台DJ談話,但可惜沒能將這樣的層次應用至整齣戲中。

另外,多次轉場使用音樂,卻常在下一場燈亮前就急收,造成了斷裂的效果——也許正如劇中人所說的,「我們都只記得一個瞬間」,這樣的手法也是製造「瞬間」的方式之一,但是,我總覺得不論要製造什麼效果,都必須顧及觀賞的流暢性。當下的感覺是技術出了差錯,讓觀眾置身於略顯侷促的黑暗中。

在場景與場景之間,本劇的處理確實是斷裂的。或可解釋為對記憶中「瞬間」的描繪。劇中維英(蔡佾玲飾)不斷纏著柏翔(王宏元飾)說故事,而本劇刻意不清的敘事線,卻證明了「故事」的缺乏必要。柏翔說,編劇最怕被人預設、被人料中,但偏偏本劇的劇情就真的那麼容易被預設、被料中(維英就是柏翔六年前救的女孩),連他賴以維生的「韻腳」,都不免顯得有些「老梗」。劇中人不斷重覆著陳腔濫調,但幸好,觀眾仍然買帳,又或者不幸,觀眾居然買帳:當我們在劇場裡享受這來自肚皮的笑聲,我們笑的是什麼?文宣上的「療傷輕喜劇」其實是後設的,觀眾抱著被療癒、被逗樂的心情進劇場,有意識地自療發笑,最後什麼也不帶走。

劇中關於張雨生的緬懷令人同感,我也喜歡那場關於高中聯考的電台回音,但在喜悅之餘,不免讓人斟酌,是否過於依賴張雨生了?從「天天想你」的純情到「沒有菸抽的日子」的無奈,觀眾欣然接受,但是這一步棋似乎下得容易了些。建築在觀眾對張雨生的共同記憶之上,本劇鋪墊出一種懷舊的、浪漫的情懷,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本劇現有的那種氛圍將蕩然無存。這當然不是一齣以張雨生為主的戲,但是如此頻繁地運用他的音樂,卻也只是運用他的音樂而已,似乎稍微便宜行事了。

劇中換景人員打扮得像服務生,是一可愛的亮點,但可惜換景時而半明時而全暗,讓人摸不清究竟該如何熬過換景時間:是要抽離或得細看?而林家麒所飾演的服務生一角,溜著滑板車穿梭舞台,也是一個靈活且精彩的小插曲,但亦可惜運用得不多。其實,本劇中舞台裝置變換頻繁,但演員們的走位卻顯得侷限,多在左右舞台橫向直線式移動,略嫌遺憾。

平心而論,本劇有其趣味,論「輕」是輕,但精緻度不足,不像首演,倒像整排。若能加強各項技術的熟練和細膩度,方能得收「療傷輕喜劇」之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Aug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Aug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Aug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Aug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Aug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Aug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Apr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Apr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Apr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