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劇場(Intercultural theatre)透過理論與實踐,對於劇場形式的解構,與政治社會意識的反思批判關係,例如彼德布魯克(Peter Brook),如莫努虛金(Ariane Mnouchkine),或許不是台南人劇團《Re/turn》這齣藉由六名主要角色,提問「關於選擇」、或劇中那一句關鍵台詞「生命中的缺憾,會引領你到達你該去的地方。」等生命疑問的作品所著力的焦點;然而卻在編導蔡柏璋汲取自身經驗所創造出的橫跨台北、倫敦、西藏的故事時(例如受訪時,蔡柏璋便提到《Re/turn》靈感來源自他在西藏旅行時,看到的一副雕工精緻的古董門把)成為有意思的隱題。
《Re/turn》首演於2011年的「誠品春季舞台」,當時在誠品信義六樓的展演廳搭建出一座圓形舞台(可比較於另一齣2005年《K24》形式),觀眾分坐兩面。2013年版本最大的改變,便是搬移至新舞台的鏡框式台上;然而也正是在這中型劇院中,舞台設計從原本象徵性的空間,圓台、穿過時間的門框、降下的把竿,轉為多場道具燈光更調度繁複近於實景的戲劇空間。於我,也許是第二次重看的緣故,《Re/turn》當中蔡柏璋藉由略帶魔幻寫實或宗教神祕的框架形式,一個可以開啟時空之門的門把,熾白發光的門自左舞台升起,致使每一個角色得以回到各自的缺憾時刻,而又彼此的勾連糾纏:白若唯(謝盈萱飾)因和威權的母親白襄蘭(呂曼茵飾)的緊張關係被迫放棄舞蹈,離開戀人蒲琮文(隆宸翰飾)自倫敦回到台北;自一段婚姻關係結束又墜入愛情,嚮往與蒲琮文合開糕餅店的簡嫚菁(王安琪飾);嫚菁學生時的至交,記者雷奕梵(李劭婕飾)與政壇新秀湯境澤(李易修飾)懷藏祕密的情感情欲關係……角色和敘事線的調度,場景切換如英國地鐵站、London Café、台鐵月台,或者是,蔡柏璋幾段演唱間的歌舞片段,仍引人注目投入之外,那些效果幽默的微小細節設計,在這次卻更反覆如刺點(punctum),引起觀看時的我的興趣。
串場BBC廣播播報員說著的鮮明誇飾的英國腔,白若唯的至友Wasir說話間時常諧擬的中英語夾纏、使用台語詞句末故意加上「t」的英語構詞的輔音;這些由蔡柏璋安排並演出的看似不經意的語言「派洛蒂parody」段落,不管是表面上的印象效果,或能令觀眾引申至與創作者個人文化經驗的暗示聯想效果(例如其自身曾在英國修讀生活),或者藉由蒲琮文學習「國語」的段落,讓《Re/turn》在故事外,帶入了一層跨語言、跨地域和文化性的面向。劇場相當程度墊基與反映著語言的技術和藝術,而對於語言「派洛蒂」最力的可以想起比如說紀蔚然經典的《夜夜夜麻》系列(1997;2003;2007)、《嬉戲:Who-Ga-Sha-Ga》(2004)對於當代日常性、大眾文化、媒體語言的混雜趣味。蔡柏璋在推出以影集連續劇形式,兼具實驗與通俗的一季六集《K24》時,或已呈現這樣的創作旨趣,從劇名「K24」對於「Chaos」的諧擬,從對於影集或者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翻轉解構等等,因此即使《Re/turn》相對聚焦在故事人物刻畫經營的作品中,仍能看到背後跨文化脈絡。
這也令我想起,2006年貝克特百歲冥誕,曾在台南人戲工場看台南人另一藝術總監呂柏伸執導劇團以台語演出《落腳聲》(Footfalls)和《來來去去》 (Come and Go);從貝克特、莎士比亞、契可夫,西方經典劇作的台語翻譯演出,成為台南人作品中這幾年重要的系列之一。以這樣的方式觀看,《Re/turn》從語言、時空地域,到叩問生命之時,同樣給出了跨文化性的形式和內涵,東方哲學中的循環觀(雖然圓形舞台的象徵空間在新的版本中較不明顯)對上線性時間的、開放式的結局(劇本共設計有七個結局,當天我們看的是「默默」On and on),加上演員們成功塑造了令人難忘的角色……。重看《Re/turn》的同時,令我好奇的遂是,在語言符號表層的諧擬和拼貼之下,蔡柏璋與台南人劇團對於跨文化性的思考,劇場理論或類型的界限,生命的思考(關於選擇),未來是否、或將會如何更進一步地展開,轉回(return)或轉向(re/turn)何處。
《Re/turn》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3/06/30 14:30
地點|台北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