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風景」計畫作品之一:逸出舞蹈的身體《我在,不在?》
3月
24
2023
我在,不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89次瀏覽

文 陳佳伶 (專案評論人)

當舞者的身體縱身一躍跳下舞台、遁入尋常風景,我們會期待看到的是有別於台上的身體形象,或猶仍是空間異地轉換後的舞蹈顯影?「舞蹈風景」平台在台灣、新加坡與香港三地,分別由四個場館所委託,創作屬性多樣的影像,引領觀眾思索日常之於舞蹈、身體之於影像的特立與相容。  

《我在,不在?》為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所製作作品,正片開演印入眼簾,宛如家庭劇情片現場,不落俗套的是無論敘事發生,與情節推演都是以肢體動作,及舞蹈身體作為表達,絲毫未有通俗劇的叨絮台詞或雜沓旁白,能觸及生活煩擾的唯有那躁動的身軀,首幕即見大腹便便又大汗淋漓的一景,手足無措的分娩場面襲來,幽暗迫近的鏡頭無法安放片刻的從容,慌亂中不知從腹腩抑或兩胯間,升起一顆紅氣球,自從50年代的法國導演—艾爾伯特.拉摩里斯(Albert Lamorisse)拍出了經典短片《紅氣球》(Le Ballon rouge)之後,這顆氣球不時流轉在各式影像中,象徵著童年的產出與再現,在電影語彙裡,易於讓人聯想起孩童時光的純真與苦澀,物件運用無疑是為觀眾點出,作品源於一則童年的回憶,不避俚俗地從平凡的家庭場景起始,反轉引入記憶的雋永。 

家屋空間的人物關係主要座落在母與女,另有父親獨立的身形,母女的身分由舞者一人分飾兩角,並運用了同樣屬於影像語言的身替(Body Double)手法,在兩者必須同時出現於鏡頭前時,迎向視角的女孩由舞者本人擔任,背向觀者的母親由他人成為替身,藉由狀似肖像的特寫鏡頭,特徵化舞者獨有的臉上印記,讓我們肯認扮演她們的實為同一人,如此形塑出重複疊加的身影,透過鏡頭的協助演示出唯獨個人的群舞,這款子從母出的生命延續與關係緊密,採取影像媒介的直接調度,其千絲萬縷的縝密強度,全然不減損於在織物拉扯牽動中的表現。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所出品的《沖流》則使用另一種身體換位的方式,來展現人我關係,由一衍生而出的化身,白衣過隙忽而引來闇影如梭,各自在兩位舞者身上竄動,又在鏡像萬花筒中交織、映照彼此的身體維度,當個體隨著潮汐細數時光推移,回到獨自一人時,發現已非原我的自己了。   


沖流(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這種身形拓印叢生的視覺印象,從《我在,不在?》作品中也顯現端倪,相應於母與女將對方的身體凹摺縫合,三人一組的黑衣女子以相似的翩然外型,哀戚面具般的同一表情降臨母親的房間,三者的身體編排,與影像中的走位,讓她們吻合像是死神又是哀悼者的形象,迎面而來這個家庭的噩運,加乘以三的形體,無論她們垂手反掌或是步履輕移,都以量體般的形式瀰漫與充盈家屋空間,揮之不去的聚散離合自此駐足其中, 時鐘滴答隨行 ,鬱滯濃重的氣息終於突圍出密室空間的牆籬,尾隨鏡頭推移我們終於瞥見家庭居所的外部,卻也見證了又是三個南亞面孔的建築工人,與視線錯身,入境登陸這個隱蔽的居所,除了側寫新加坡的人種共處現況,也將家從棲身之處變成現代化工地,家的記憶顯然將不復存,家還能是家嗎?當家屋的樣貌跟著影像所見之處,愈益完整之時,竟也預視了它未來的頹圮與衰落。 

父親的角色在這部作品中舉重若輕,多數在屬於他的父系空間佇立著,穿脫他的工作服,掌控著一家生息,若是生計擁有餘裕,時間就會順時滴漏,反是生活坎坷難過,一刻鐘猶如走了一世人,時間充數在父的房間中,當然也浸沁在他的身體內裡,創作者在人父身上演繹著一段「定靜而後能動」的過程,在同一鏡頭下由日常行為逐漸過渡到表演身體,我們能明白他的啟動存在有相應的契機,他將肢體放大到符合角色的情緒,或說是總體影像的需求後,就讓身體收斂恢復到日常的疲軟,相較於表演性總是在高張狀態,這種身體的形象是相對如實與恆常的;而他的身體又是展演式(performativity)的,影像調度下的空間與物件,都已為角色配置完成時,人物的身體幾乎就是行動本身,不必編造父親之舞,即可用身體宣稱他在這個家的位置,父親的羈絆不是在與對象綿密的關係上,而是他必須為家人分配家內的時空,並操勞自己的體魄。 無論作品的風格是著重敘事,或是特寫關係,身體都將以順應或抵抗的姿態安放自身於影像序列中。   

舞蹈風景委創計畫中的另外兩部作品,《我・我們》以充滿視覺與聽覺衝擊的表現力,含納整體影像;《當下》運用不同的舞蹈類型與場館空間產生共鳴,共同擘劃出舞蹈影像的異質光譜,開創言語之外的身體敘事,舞蹈透過影像的折射,既可返景深入舞台的表演性,亦可復照於日常的身體感知,期許觀眾如我在屏幕間覺察自我的容身之所。 


我,我們(布拉瑞揚舞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當下(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我在,不在?》

演出|舞蹈風景計畫
時間|2023/03/04 12:0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角落沙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