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又寫實的心理觸動《涼夜》
6月
26
2014
涼夜(螢火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39次瀏覽
徐亦德(輔仁大學大傳系學生)

大安將堆疊整齊的警察制服穿起,在這樣的一個權威的形象下,其實藏著傷痛的內心,他強忍著與愛人分離的痛苦多時,期間不知找尋了多少肉體來填補寂寞的夜晚,只為了把約來的網友當成自己的真愛,重複同樣說過的情話,複製模式到另一個陌生人身上。也許是用找尋肉體、心理的刺激來掩飾內心的寂寞,他總是抑鬱的,時而充滿詩意的展現出獨特的憂鬱情懷,時而又逃不開內心魔鬼的追捕,直到傷痛被勾起,潛藏的絕望也一次全被喚醒。

「你那邊也正在下雨嗎?」一種只願君心似我心的感懷,不知投射出多少人的內心世界。當大安舉起手槍時,我彷彿看見了《海鷗》裡的特列夫,一樣的手勢,一樣的扳機,近乎一樣的心。愛情真的是拯救嗎?在這樣的夜晚裡。或許我們該問,這樣真的算是愛情嗎?

掛在牆上的電視,則在此時成了最好的工具,帶領觀眾一窺故事的其他面貌,露骨的畫面與感傷的音樂,形成一種荒謬的衝突感。躺在柔軟的床上,內心卻不平靜,想和遠方的你說話,卻只能自我陶醉,涼夜帶來的夢境,是唯一讓我們相見的方法。

而大慶這個角色最讓我印象深刻之處,則是在房裡獨自一人時所展現的欲望堡壘的崩陷,拜科技所賜,無時無刻盯著手機的螢幕瀏覽、物色、想像,然後潰堤。也許情慾最終成了一種安慰:在觀眾面前,他撫摸著自己的肉體,心裡想的,身體展現的,是多麼私密卻真實的處境,不止身體,連內在靈魂深處的欲望也一同赤裸展露。要上演這樣的橋段,內心需要多少肉欲來充填可能有的恐懼和擔憂,但獸性此時壓制過理性,欲望隨即流瀉至觀眾席的每一角落。

同個房間,兩個故事交織,旋轉的床、搖擺跳舞的歌者,在暗處唱著。我喜歡導演展現演員心境的手法,並在同個時空裡展現兩種處境,演繹兩人的生活經驗,並將他們串聯、交纏,與劇本相輔相成之下,創造出「見與不見」(演員的走位)、「巧合性」(床單與水)及「衝突的美感」(家人關係)來延伸整個故事的張力,讓平凡的劇本有了新生。

至於最後,大安和阿慶見面了嗎?我們則不得而知。空虛時常在洩欲後來的太快,以至於似乎上一段的情節只是如夢境般的虛幻,如同桌上的水,只有其裝飾的價值。另外,我很欣賞演員謝幕的方式,不僅使用了特殊的投影,也細心的打造了演員的走位、排序,創造出一種走秀的氣勢,為演出進行完美的收尾。

一張床,一副桌椅,一台電視,一個極簡的房間,究竟發生了多少故事?現在回想起來,整齣戲似乎被雨聲所堆滿,時常打雷、昏沈,《涼夜》訴說的是一個隱隱作痛的故事,找尋情感替代方案的故事,卻成了欲望萌芽、自我毀滅的種子。

《涼夜》

演出|螢火蟲劇團
時間|2014/06/2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涼夜》是一部能讓同志感同身受的劇情戲劇,其內容把許多現實的人們心聲表現出來,在職業和長輩的雙重壓力下,無法表現真實自己的愛慕同性情愫感情,被迫妥協安逸世俗的社會。(何和威)
7月
16
2014
整體劇情連貫性不足,破碎的分段劇情也只是為了要敘說同性戀情在面對現實的無奈與掙扎,對於試圖解讀該劇主題動機的觀眾而言,多少都會覺得有隔靴搔癢,未足盡興之感。(王妍方)
6月
28
2014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
交織性不斷出現在這作品中,口語和手語,舞蹈和敘事,互為翻譯,由此織就為新的劇場文體,成為既是人魚,也是周佩,也是巴奈的故事。
10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