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5月
29
2023
65
我有充分的理由與權力,贊同主創團隊的實驗精神,不僅是想製作賣座作品,觀眾是完成演出的關鍵,但在場者是誰其實不甚重要,很想建議票面加上警語「心理素質不夠強健者勿入」,雖然我知道主張不會得到回應。
5月
23
2023
238
劇名中的帕特南,從未真的出現在劇中,而是直指美國哲學家、數學家與電腦科學家希拉瑞.帕特南提出的思想實驗「桶中之腦」。觀劇前的資訊與印象,會以為這是部探究「我是誰」的作品,但觀劇後,卻發現它既嘲諷又同情「我不知道我是誰」。
4月
10
2023
1259
正因為「觀眾參與」之不可預期,無論演員如何努力掌握節奏、建立氛圍、引導觀眾,總還是無法面面俱到,或絲絲入扣,演出中的拖沓、縫隙、脫節,都更能凸顯劇場的不安本質,暴露出劇場的粗糙面向,也就是最能藉以隱喻人生的劇場特質。而每一個不同卡司組合,不同氛圍情緒,不同共作關係,也都確定每一個演出版本的獨特性,不啻是劇場不可複製的在場性的最佳印證。(陳正熙)
4月
08
2021
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