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透明的窺見《奧塞羅》
11月
21
2014
奧塞羅(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1次瀏覽
郭靜美(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所在職碩士班)

奧賽羅:「想想你的罪惡吧!」

黛斯迪夢娜:「那只是我對你的愛情。」

奧賽羅:「是的,你就要為這個而死。」~莎士比亞《奧塞羅》第五幕第二景

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所演出的《奧塞羅》是一個敘述「愛與死」的故事,在談論人們是多麼地輕信根本不存在的事實,以及謊言又是多麼容易被塑造。一對愛侶,因為第三者的搬弄是非,嫉妒與仇恨的無法克制,而選擇將自己的伴侶親手殺死,然後自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人性的脆弱以及不可信任。

讓身為觀眾的我久久難以忘懷的是赤裸的奧賽羅在一個四面透明的臥室裡殺死了赤裸的黛斯迪夢娜–他的妻子。一具潔白、宛如嬰兒般幼嫩的身體,被一個強壯有力的人,雙手拿著枕頭摀住口、鼻,活活地窒息而死。她的雙腳、雙手曾作出無謂的掙扎,因為她不可能逃脫愛著奧賽羅的罪。當她選擇愛上他的時候,她便犯下了即將殺死自己的罪。他的父親,曾作出這樣的預言:「她曾經背叛過我,將來也會背叛你。」這一個女兒、妻子,被父親、被丈夫雙重拋棄與背叛。她,唯一的錯誤,是愛情。臥室,原本是一個愛的孕育之地,卻發生了讓人難以接受的死的暴行。愛與死一體兩面的主題在此被揭露出來。當兩人坦誠相見的時候,始終忠誠的黛斯迪夢娜從未想過自己會被殺死,但是她那軍人魯莽而輕信的丈夫則在妒火中燒當中,為他的屬下伊阿古的嫉妒之火所蒙蔽。奧賽羅寧可相信他的屬下所設計的詭計,也不願意相信黛斯迪夢娜對他始終如一的忠誠。所以,一條繡有草莓的白色手帕殺死了黛斯迪夢娜。正如其中一景奧賽羅隔著透明臥室觀看伊阿古與卡西歐的對話便輕易相信了伊阿古所說的話一般,他所相信的事實也是他選擇所觀看的事實。

作為一個舞台裝置,可以前後移動、四面透明的臥室成功地讓觀眾親眼目睹、見證、窺探人平常不可得見的隱私。立體的裝置也製造了景深的效果,角色可以在其左右或是在內。當角色在其中時,所發出來的聲音就如同聽到隔壁房間所發出來的一般貼近。這個私密、卻又四面透明的臥室,在舞台上始終是整齣戲的核心。最後一幕,死亡、仇恨、嫉妒紛紛上演在這個臥室裡,紅色的鮮血則流從透明的牆壁上不斷地滴下來,死前的人緊抓著窗簾做最後的掙扎,如此地觀看視野將觀眾進入第四面牆,深入角色們的生活場景。這齣悲劇,彷彿只是在隔壁人家一樣如此地貼近觀眾的生活。

悲劇,在現實社會當中也不再是遙遠的存在。如此因妒而生恨的情節在社會新聞當中時有耳聞。奧賽羅的演出讓身為劇場觀眾的我們拉近了與莎士比亞的距離,再一次經驗莎劇中的通俗與貼近人心。

《奧塞羅》

演出|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
時間|2014/11/1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只用了環境的聲音,就完整個交代了整個事件發生的畫面。一個單純的低音,由遠而近、由小而大,以同樣的頻率出現,但每一次的力道都比上一次強,大大地加強了戲劇的張力,更緊緊地牽動著觀眾的情緒。(賴志光)
11月
20
2014
褪去衣物的妻子代表了其清白如純白色的床單,而褪去軍裝的先生,則代表了失去理性思考,著了魔,等到他重新著裝軍裝,才重新回到理性思考面,選擇畏罪自殺。「裸體弒妻」所代表的是除了是對觀眾的挑戰也是對社會輿論的宣戰。(陳美君)
11月
20
2014
導演與荷蘭籍摩洛哥裔劇作家重新翻譯了莎士比亞的劇作,強化了該劇種族歧視的環節,讓讓莎士比亞的文本在愛情、權力、種族間擺盪出經典外的另一章節。而舞台、燈光、音效的配搭,更豐富了這齣舞台劇的細膩質地。(彭待傳)
11月
19
2014
波瓦札的譯本非常明顯標示出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之間的對立:自911事件後全球發動的反恐戰爭,將回教、阿拉伯人、恐怖份子劃為一邊,所製造出來的仇恨、對峙、恐懼、殺戮,是導演與劇作家重新詮釋莎士比亞的原作,與現當代社會、政治、全球的局勢所做緊密的聯結,不言而喻。(葉根泉)
11月
18
2014
玻璃屋特地拉到距離觀眾非常近的舞台邊緣,讓觀眾更貼近也更清楚地觀看這個事件的發生,伴隨著黛斯迪蒙娜的尖叫求救與艾蜜莉亞僵硬、用盡全身力氣呼喊的身影,成功讓觀眾的心情持續性的緊繃並且到達極限,確信這件事正在我們眼前發生。(富于庭)
11月
17
2014
用裸裎的亞當夏娃探討純愛的可能與不可能;用軍服呈現權力和榮譽如何影響人的理智判斷;用透明玻璃暗示一切真相都被慾望所屏蔽。姿勢、服裝、場景、聲音,在精心的構思調度下,凸顯了這個劇本在大眾熟悉的嫉妒主題之外,豐富的延伸意涵。(鴻鴻)
11月
17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