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成為主角的表演現場《山瘟》
6月
09
2015
山瘟(黃志喜 攝,窮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9次瀏覽
林乃文(專案評論人)

遙想一九四三年與溫義相遇,剛經過一場廝殺的兄弟們獾沿山路走避日軍,經過六日五夜眼前仍晃著痛的顏色血的聲音;耳窩還炸響打打打打機鎗的頻率。我祖上見這路無窮無盡,幾疑就是黃泉。他連連追問這路還有多遠哪,可是眼前幢幢人影無人回顧,只有鴟梟啣田鼠趁翅掠過,厲聲叫囂……。

──黎紫書〈山瘟〉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認識馬華文學,卻是馬華文學首次以「劇場」的形式被演繹於台灣。以黎紫書短篇小說《山瘟》為取材靈感,由黃思農和區秀詒兩位各自出生於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年輕創作者,分別導演上下半場。文字化為劇場,只見聲影幢幢,流光晃晃,離散於一甲子歲月以前的那截赤浪滾滾的往事,並不藉演員的肉身重現,而以光線、聲音、物件、機械,在歷史建築中流盪繚繞,而觀眾幽靈般默坐現場,如同見證。

其實馬來西亞離台灣並不遠,但我們對馬來西亞歷史很生疏,對馬來西亞共產黨的過往更無知──長達五十年的冷戰意識型態洗禮下,台灣人對共產世界的認識相當浮淺,連本島台共的史事也置若罔聞。在黎紫書筆下,馬共在熱帶叢林的游擊戰記,藉著「祖上」對一個游擊隊長山神「溫義」(竟與瘟疫同音)的追憶,摻揉了魔幻與史實,如夢似幻,如鬼似魅,一路從1940年代初聯英抗日、戰後被殖民地政府反目、1950年代被獨立後的同胞當成仇敵,飄零流落如幽靈,刀光血影與敘事者的鼻涕紅眼混融一團。

在1940年代台灣日治晚期興建(本世紀改建)的日式房舍裡,聆聽著相似年代的異地故事;黃思農讓台共與馬共的敘事互相交錯滲透,貫穿其中的是我們都不在場的事實──故事發生時我們都不在場,我們述說時故事主角不在場。不在場的魂魄一開始附身於書籍,一本本都宛如沉默魂靈的棺木,從天而落,亂疊地板,宛如墳塚。影像投射在床脇、牆壁、榻榻米地板構成的角落,晃動著山林裡的漫步者身影,恍惚令人聯想到白色恐怖時期亡命於鹿窟的劇作家。從小螢幕擴散到整片空間,彷彿幽靈自牆角探出。日式房舍的素樸質感,成為大自然最好的畫布,但見葉脈栩栩,隨風動吸吐。以質感契合度來說,現身於西門町和華納威秀的畫面就不太匹配,徒餘概念而已;在床間撥奏如DJ的年輕臉孔,也同樣令人斷想飛回現代。

下半場氣氛更加純粹靜謐,在一片微明幽暗中,感官首先溺進一片無言的聲光沼塘中。區秀詒使用二戰到冷戰時期新聞用的16釐米機器在現場放映。不連貫的殘缺影像、數字、光點等等在牆上不規則地躍動,加上鏡頭前飛動著紅光色片,和機器運轉的機械聲,竟把小說中「痛的顏色血的聲音」和「耳窩還炸響打打打打機鎗的頻率」召喚出來,人造光影猶似「陽光在林中千樹萬木撐開的傘穹上喧嘩騰攘」。影像本為不在場藝術,在這裡卻因為生產過程的曝現──原應隱身於「幕後」的操作者:在三台放映機之間忙碌地接播膠卷的導演本人,以及利用各種器物和人聲擴音製造「聲譜」演出的人曝身──而成為現場。

對我來說,這作品最獨特的地方,不在於「聲譜」多麼逼真地摹塑出故事氛圍,而是區秀詒的「逆反」性操作。在影像時代出生的我們,早已習慣於各種「不在場」的擬像,藉著不在場的音響和投影組合,虛擬自己在場的敘事幻覺。然而區秀詒的現場電影卻讓整個過程逆轉:現場製造影像、現場製造音效,敘述著不在場的對象,與我們的當下意識相遇。當膠捲在走,聲響在動,我們異常鮮明地感覺到時間正在自己身邊流逝,而非沈醉忘我。也就是經由這種時間意識的重新甦醒,意識更加自由地飛行於空間之中。

這兩部作品皆非線性敘事和非再現的形式,呼應了小說躍動的敘事風格及對回憶的後設自覺。這種對象並「不在場」的意識,意外地使人體肉身顯得多餘;以空間為容器,時間才是主角,光影與音聲皆時間的渡階,過往與當下在互相辯證。而當時間翩然起舞,生者與逝者,我與他者,敘述者與敘述說者,皆已界線模糊。我們讀的不是故事、不是符號、不是象徵,而是感覺,而所有感覺都鑲嵌在時間裡了,此時此地。

《山瘟》

演出|窮劇場(黃思農、區秀詒)
時間|2015/05/30 19:30
地點|台北齊東詩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