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也有世間情《刺客列傳──荊軻》
12月
08
2015
荊軻(栢優座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6次瀏覽
黃佳文(社會人士)

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慷慨激昂中蘊有壯烈的浪漫。人碌碌一生知己難得,捫心自問,稱得上「知己」者又有幾人?

栢優座《刺客列傳──荊軻》不只抒發豪義挺身的悲壯,更重新詮釋《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壯舉,通過編導許栢昂的構思,賦予名為縱橫之士,實為常民的荊軻情感血肉。史籍裡的荊軻豪情悲壯,身負家國重任;本劇則擬現了荊軻的家居日常與鄰友情誼,含蓄內斂地表述親情、友情之不捨。值得一提的是,荊軻告別高堂離去、對未及長成出嫁的女兒真情告白,天倫夢斷,哀嘆之情已非言詞可表。

綜觀全劇,忘川河撐渡追念人間種種,引出荊軻刺秦的前因後果,大抵依循《史記》所載,略展巧思,調笑其間,化悲沉為流利;劇末等候秦皇歸塵而來,頗有深寓,人生幾度春秋,終歸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荊軻雖死卻驗證了自己身為縱橫烈士的機謀沉穩與膽識遠見,做為「知己」慷慨賣命而博得後世聲名。

全劇主要由郎祖筠、許栢昂、王辰驊擔綱演出,各顯其能蔚為大觀,編導許栢昂善用一桌二椅及小巧道具,以京劇唱唸、身段功底展現求職、拜訪魯句踐等情節,不同時空背景的生活樣態集聚在舞臺上,開展古今對話的可能性與趣味性;郎祖筠扮徐夫人,一曲鼓書別開生面;而王辰驊一人分飾多角,挑戰演技變化,俐落有度。不過,化「筑」為人的發想別出心裁卻也顯得「雞肋」,可再斟酌。

《刺客列傳──荊軻》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演出後,次週回到許栢昂家鄉桃園上演,作為「鐵玫瑰劇場小戲節」節目之一,在地劇團展演缺乏「知己」捧場,實為可惜。除了在編導手法上的創新突破外,如何善用京劇功法,而不急於融粹多元表演藝術與風格,造就屬於自己的特色亮點並長久耕耘奠基,是栢優座創團以來務必面對的處境,衷心期盼漸有大成,別開生面。

《刺客列傳──荊軻》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15/11/14 14:30
地點|桃園市中壢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