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一世界的樂聲洗禮《末日之花》
12月
31
2019
末日之花(評論台編輯拍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7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1980年代,「世界音樂」一詞逐漸在歐美音樂市場風行,並成為廣大音樂市場的行銷分類之一。這類相對於古典樂和歐美流行樂,以世界各地民族樂器(或其語彙)為核心的音樂風格至今仍擁有許多愛好者,並持續影響劇場、影視、ACG產業的音樂創作。然而,如同蘇格蘭裔美國籍的葛萊美獎製作人大衛・伯恩(David Byrne)所說的,【1】「世界音樂」一詞包山包海,語境上某種程度地忽略個別文化音樂風格的差異與內涵,而失之偏頗;並且大眾使用這個詞彙時,往往忽視音樂家們個人的成就與風格,而把這些創作背景與展演時空都大相逕庭的音樂納入一個「他者的集合」。【2】更不可諱言,當這些素材落入創作者的手中,也並非每一位音樂家都有足夠的能力在充分進入其文化脈絡及藝術內涵的前提下使用這些材料,而落入奇觀式的呈現。上述種種都讓「世界音樂」一詞在某種異國浪漫的情調背後,隱埋某種文化挪用的陰影。

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末日之花》由臺、奧、法三地藝術家合作,特邀法國陽光劇團音樂總監尚-賈克.勒梅特(Jean-Jacques LEMÊTRE)、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首席舞者安德蕾莎.宮理(Andressa MIYAZATO)、和古琴演奏家游麗玉聯合創作。游麗玉和尚-賈克.勒梅特已相識超過二十年,兩人曾共組三季樂集(三季樂集),從事跨文化音樂創作。本次和安德蕾莎.宮理的合作還帶領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師生以工作坊的形式共同創作及演出。

《末日之花》分為〈莫名之島〉、〈自由〉、〈末日之花〉,三個段落循序漸進但並非壁壘分明。尚-賈克.勒梅特從觀眾席緩緩上台,吹響一聲法囉,開啟了生命的旅程。安德蕾莎.宮理衣著典雅高貴如女神般出場,肢體卻扭曲原始如猿,她企圖融入一班赤身紋面的族群裏頭,偶而不得其所、偶然間卻又傳遞著某種文明的信息與智慧。隨著尚-賈克.勒梅特和游麗玉的樂聲演進,女神衣裳一件件被奪,原人們卻逐步建構社會和歷史,然而如同神話裡的巴別之塔終究傾頹潰散,女神與人類最終都被隨文明而來的衝突與紛爭吞噬,賦歸一片破敗。

尚-賈克.勒梅特的作曲和演奏無疑是啟動整部《末日之花》的核心,來自不同文化、民族,甚至是他以數十年研究的成果自製的樂器在他手中快速交替,以各種出人意表的排列組合和游麗玉的琴箏相互對話、競奏。樂器音色先天具來,風格與質地的差異在他的手中似乎不存在,每一次聲響素材的轉換都讓人無比驚艷卻又如此質樸自然。偶而顯露出若有似無的調性和旋律,但更多時候《末日之花》是回歸聲音的組織和疊置,牽動整部作品的運轉。令人感動的是,在聆賞《末日之花》的體驗中,我竟絲毫沒有感覺這是一部「跨界」或「跨文化」的作品,尚-賈克.勒梅特的音樂竟能讓聽眾從「東方/西方」或「古典/現代」的思考中跳脫,而純然沉浸在他以無數種聲響樂音編織的音樂宇宙裡,這便是樂人鑽研世界音樂數十載的深厚功力與獨特底蘊,巧妙、熟稔、精緻,看來卻又彷若信手捻來、毫不費力。

相對於音樂的巧奪天工和匠心獨運,《末日之花》的戲劇表現便顯得十分可惜。故事本身強勁且易懂、結構也四平八穩,然而不同舞者在肢體強度上的差異顯而易見,輔以明顯過多的舞者人數不免造成視覺上的擁擠和混亂。燈光、服裝和妝髮似乎欠缺統整而相互衝突、顧此失彼,一位輔助尚-賈克.勒梅特的樂手甚至是在謝幕時,我才發現她臉上也是有彩繪的。最後一幕的獨白更是冗贅多餘,硬是切斷了終曲餘韻和觀眾的想像空間。但仍然不損《末日之花》的感人與精巧,瑕不掩瑜。

《末日之花》的場景是科幻卻又警世的,是一樁哲學意味濃厚的寓言,而孕育她的土壤則是一個又一個親切卻又陌生的聲響。在《末日之花》的音樂世界裡,聲響沒有國界、風格不是必然,只有樂音以純粹的姿態來回交織、絲縷不絕。尚-賈克.勒梅特的每一顆音符都是對土地山海的愛戀,是他徹底讓自身消融在每個樂器的聲音之中,再從中拔尖而起,激發出成一禎禎光彩爛然的樂音圖像。裏頭是藝術家徜徉樂海、凝鍊歲月的旅程結晶,和高大卻又謙卑的樂人匠心。

註釋

1、原文標題” I Hate World Music”, 1999年10月3號刊載於The New York Times:https://reurl.cc/5gNk2y

2、附上原文供參:Maybe that's why I hate the term. It groups everything and anything that isn't "us" into "them." This grouping is a convenient way of not seeing a band or artist as a creative individual, albeit from a cultur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seen on American television.

《末日之花》

演出|尚-賈克.勒梅特、安德蕾莎.宮里、游麗玉
時間|2019/12/13 19:3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臺藝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