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地景,與距離—宜蘭演藝廳駐館計畫 曉劇場「詩、影像、劇場」
10月
05
2021
詩、影像、劇場(曉劇場提供/攝影我妻惠美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4次瀏覽

林怡萱(柏林工業大學舞台設計碩士生)


疫情以來,終於有機會進到劇場看戲,而為了避免傳染,疫情下人們已經開始習慣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剛巧這齣戲,從影像到現場演出,詩人朗誦詩句,媒介與媒介之間,地景跟表演者之間,再再呼應緊扣著距離。演出從宜蘭詩人吳緯婷的詩集《一次性人生》為發想起點,詩中細訴著從你這裡到我這裡,也是距離。

在演出過程中,距離,像鏡頭焦距伸縮忽遠忽近,人與自然之間、人我之間、一念之間、情感之間,有時很廣闊,可以在其中起舞,有時迫在眼前,喘不過氣。

演出的編排像是在觀看神話跟故事是如何被傳承跟訴說,演出由演員在海灘起舞的影像開始,分為多段在各個宜蘭地景的影像,在段落轉換間,詩人在現場朗誦著《變奏組》這首詩的片段,每段詩的片段細訴著從你這裡到我這裡,影像播放時,演員隨著影像情節推進讀著詩,最後回到現場演出,像是從遠古回到現世人間在傳述著神話的故事給觀眾,這樣的演出編排在經歷疫情警戒的當下,也讓我感覺自己真切地回到劇場看戲了。

演出影像從內埤海灘開始,表演者擦著紅指甲,穿著紅高跟鞋走在海灘,詩中說著紅花,鞋跟不斷陷入沙礫中,一群表演者諦聽著海浪聲,貼耳聽著岩石的聲音,舞動聚散如同海浪。表演者在岩壁前身穿白衣,觸摸著白衣身後的紅線,紅線是牽掛,是包袱,也是連結,從一絲血管的連接,是生命萬物的初始。


詩、影像、劇場(曉劇場提供/攝影我妻惠美子)

表演者們在武荖坑的水潭起舞,襯著蟬鳴,水清澈見底,感覺得到風的流動,此時影像顏色的變換讓樹葉的嫩綠更深了,暗示著季節更替,畫面是歡快且生機蓬勃的,然而此時的音樂,帶有一絲緊張跟懸疑,讓人不安甚至心痛,感知到自然的循環,生動而又不確定,預想到終究是一喜一悲地循環不絕,而在不和諧的聲響後,影像停格在綠意盎然的時刻。

在其他多個片段中,津梅棧道的段落讓我印象深刻,我看到在群體裡個體心理距離上的忽遠忽近。一群女子從橋上遠方嘻笑走來,像是我們日常中一群人相處社交的表象,在一聲不和諧的聲響後,表演者們停滯,開始緩動互望,在停頓無聲跟眼神中,我開始讀到群體中的個體們更一層的關係,表演者開始雙手向上探求,內心的意念在糾纏,表演者間的距離開始分層,遠方那層的女子仍在嘻笑,中層表演者在回望他們,像是我們內心的自我在回望在群體中展演的自己,而最前排表演者開始面向鏡頭走來,雙手像在擁抱,在憐憫在原諒在求救,而後最前排表演者女子離去。這段片段也讓我想起閱讀詩的心理過程,從沉浸其中到反覆回望的觀看,觀看的距離跟氣氛在行句間轉換。

觀看演出的過程中我聯想到神話,神話經過每個時代的人們述說揀選去蕪存菁,反映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型,諸神的行動樣態精煉地呈現人類的內在體驗。在演後座談時有談到舞踏就像容器,而表演者們在宜蘭的地景,盛裝著此地的氣息,像是從中幻化的生靈,也像是神話中的諸神,在烏石港、在五峰旗瀑布、在內埤海灘、在津梅棧道,表演者全臉及身上都裹上白粉,似乎在探問,也在糾結,有時是身處於彼處油然而生的感受。

我腦中浮現了一則則寓言的意象,討論著關係與孤獨、身在其中的享受跟執著,也有不在其中帶有距離的洞悉,從自然中體悟到的循環、人在群體中如何共處,以及如何自處。

《宜蘭演藝廳駐館計畫》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21/08/28 14: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