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省行為藝術及其評論:蘆洲Instant 42「In-PAF行為藝術節」(下)
9月
10
2013
In-PAF行為藝術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1次瀏覽
林正尉(特約評論人)

第一屆「In-PAF行為藝術節」

本文要進一步談到Instant 42首屆「In-PAF行為藝術節」,這是一次該空間的重要集結。它舉辦於2013年八月中旬的兩個午後酷暑,聚集日本藝術家北川聖子(Seiko Kitayama)、花崎草(Kaya Hanasaki)、丁禹仲、孫懿柔、黃大旺、陳憶玲、葉育君、Alexis Mailles、Cedric Fenet等。這場行為藝術節不只結合電子音樂、展覽和site-specific的行為創作外,也包含瓦旦.塢瑪、梅心怡之國際跨界表演團體「DADADA¡¡¡集體藝術團體」、以及「同流膜-身噪體」策展人洪雅純等行為藝術分享的經驗座談。

首度來台的北川聖子,對台灣文化物件感到好奇,她以台灣常見的物質,結合成她所認知的文化符碼,包括以塑膠碗串成貌似鯉魚旗的造型,冥紙摺成紙鶴,並以之作為她另創的儀式行為中的呈現內容,而另一件作品中,她鎖定一位女性觀眾,展開即興接觸互動,她與一位女性觀眾以四肢進行直接的曲扭與變化;丁禹仲創作也重於與場上觀眾的互動,他對人之人之間的接觸和拒斥感到興趣。2008年,我在牯嶺街小劇場的行為藝術節擔任觀察員時,他便以近距離「聞」場上觀眾體味來進行創作上的實踐,引發不少人感到冒犯或覺得有趣。這次,丁禹仲延續與人近距離接觸,以手上的汗毛來和觀眾的汗毛產生微妙接觸,但又保持不讓兩人的皮膚相互擦撞,而現場產生不少有趣的雙方肢體變化,如跪臥、糾纏、迴避、或觀眾主動與創作者接觸等等。

孫懿柔、花崎草、黃大旺、陳憶玲的行為藝術則重議題上的表現。孫懿柔從戶外儀式性的表演中、狀類吃「屎」(至今我也不知那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並將「屎漿」塗抹於寫有狂犬病的犬字,來加強塗畫「犬」字中的「人」樣。孫懿柔探討2013年七月時,台灣媒體最為流行的狂犬病逆襲的消息。她在這樣的行為創作中批判人類剝奪動物生存權,與不斷抓背(把背後的「狂犬病」字樣給努力抓破)來強化人類被迫妄想症的「狂人病」。

花崎草、黃大旺和陳憶玲都探討著媒體氾濫中的日常生活:花崎草撕報紙如情竇初開的小女孩,朗讀著愛或不愛的話語,並發給在場觀眾紙張,要觀眾寫下任何心得或畫畫。她逐一收集這些紙張,放入啤酒瓶中,燒除,並喝掉。而山崎草與北川聖子的行為創作都借鏡台灣的文化物件與形式,燒化與喝下「符水」是台灣巫覡和道教中的治癒方式,她採用台灣的傳統儀俗,來結合、橫跨、再造面對於垃圾媒體氾濫的荒原中,暫時性的自我療癒的烏托邦。黃大旺和陳憶玲同樣面對媒體議題,卻表現得更顯直接:黃大旺認為報紙內容的同質性過高,透過在場上不斷撕毀報紙來填充自己的身體,並試圖讓外衣爆破。對他而言,類似這種「無意義性」於每日在網路或報紙在身上之不斷堆砌並而人們始終無感地反覆上演,這項行為創作準確地傳達了他要傳達的概念;陳憶玲的創作亦回應著正在上演的社會運動,她藉堆排粉筆、畫線、奔跑、持隔壁鄰居的香爐蓋與蕨類草,也以最大的力氣試圖弄倒這些粉筆,最終藉由街上洩尿來表達對近期社會運動的直覺性想法,可說是這系列的創作中,較為抽象、隨機性較高的一位。

「In-PAF行為藝術節」行為藝術實踐過程中,也引發不少有趣的民眾反應。有的鄰居看的開心,也有鄰居不滿創作者在街上的排泄行為,召引警方之關切;然而里長也送來飲料,並表示歡迎下次的藝術節可在里民活動中心辦給更多人看。另一件有趣的事是,花崎草的創作中,發放給觀眾的紙張上,有一名觀眾以相當小字的方式陳述她看待這些行為藝術的意見。她寫道:「我要寫一些超極小的字讓大家看不見,反正我都不知道你們在幹嘛。」

這些結合不同觀眾反應的變化過程中,Bourriaud在《關係美學》中提到的作品交流中的社會穿透度和意義的模糊是可在這場行為藝術節辨識而出的。Bourriaud強調藝術如何與他人進行交流,其中一項要素關係於它背後的社會穿透度:「假如某件作品是成功的,它常常指涉到單純空間中展示之外的事情:它開放對話、討論,朝向杜象稱為『藝術係數』的人際協商形式──這是一種發生在此時此地的暫時性過程。……藝術品的『穿透度』其實緣自於那些被自由選取或發明、對於作品進行型態塑造與去形化的姿態,就作為它主題的一部份。」這反映出行為藝術攻克了不同的交換價值──無論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抑或對於媒體訊息的單向度接收,更重要的是,行為藝術拒絕一切可被以傳統美學所囊括的要件,藝術創作者在這些行為實踐中,重返「生產者」的非經濟行為,他/她們作品提供了觀者與議題間新的連結方式;但同時與時常造成矛盾的是,「意義」是創作者與觀者互動後的產品,而並非權威的事實。如同花崎草的行為藝術後,令寫下極小字的微慍觀眾,「同時」生產出有趣的、對應的、民主的卻又報復性之行動,她的抗拒行為回應了卡布羅在〈有關總體藝術的創造〉一文中,特別強調觀眾在這些行為表演或偶發藝術中的主動性:「觀眾本身即是種形體(雖然我們並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我們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可以行動、感覺、說話並觀察其他各式各樣的東西;如此一來便令這件作品的『意義』不斷地在變化。因此,我的作品中有一個永不停止的劇本,存在於相對前者而言是固定或『有記錄』的部份以及『意料之外』或沒有預設的部分間。……就是要破除任何大眾希望見到的傳統、封閉而清晰的藝術形式。」

寫到這裡,也許我文中初始的問題意識獲得某種程度的解放。文字記錄,和創作者進行這些行為藝術實踐的當下和(與觀眾互動、觀眾評論)經驗積累,可能要比一篇形式封閉、傳統定義下的「評論」更為重要。誠如丁禹仲所說,他的創作經驗曾被感到「冒犯」的觀眾毆打,然而丁禹仲認為這種偶然不快的產生,對他往後的創作構想是重要、且持續會萌芽的。然而,我們一方面也適時借重老一輩創作者的「理論」,如50年代後期卡布羅對偶發藝術和觀念藝術的見解、至這二十年來蘇珊.蕾西的「新類型公共藝術」、格蘭.凱斯特的「對話性創作」與Bourriaud、Claire Bishop的關係美學與參與性式藝術想法,這些討論當今的跨領域藝術(尤其觸及performative arts的時候,往往造成評論者的詞窮),這些想法皆是「實踐」過後的經驗積累,而不是「理論」原詞背後指涉的觀看與文字上的歸納。對於行為藝術或更多的performative arts,這些見解不分年代,往往具備更多、更廣的啟示性觀念和切入討論之處,亦能不斷生產新的評論和眼界之能量。

最後再回到Instant 42。Instant 42做為一個不斷發生/聲的新藝文空間,它存在著相對於早一批台灣行為藝術工作者關注的政治批判、儀式行為、身體存在、國家或族群等議題,而帶入一個結合台灣移民城市變遷與過渡歷史,轉而與結合、容納、歡迎不同領域/國籍的藝文工作者進駐、創作的相互主體。縱使台灣行為藝術論述經歷社會運動和小劇場運動,抑或延伸探討身體與土地、環境等關係,然而葉育君思索當今的台灣行為藝術還須面對「已經快速取代與觀眾面對面的行為」的基本問題,以及如何持續茁壯。此外,在一個行為藝術家紛紛出走國際,對外尋求發表的台灣藝文現況,如何讓歸台的創作者們,可以一同打造個簡單(但也短暫)的「家」,並嘗試著能與國際平行的活動目標為努力,這便是Instant 42立基的自我期許。而我們也期望寫作的「表演藝術」「評論」,能適時地鬆動原有只限於傳統「劇場」的評論觀念,在一個台灣的劇場界開始重視、討論「超親密觀演經驗」的時刻,如何同時觀照「觀眾」的主體歸返與參與對話納入寫作的觀察,當然,這可能又是另外一件該嚴謹討論之事了。(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