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想像的地方《窗外》
7月
15
2021
《窗外》許家玲線上演出計畫 | 2021文化平權駐村計畫(楊智翔截圖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27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由台北國際藝術村主辦,2021文化平權駐村計畫原定將於村內百里廳實體展出,不料多數藝術家駐村期間,遇上臺灣防疫三級警戒,展覽場全數關閉的窘境。藝術家許家玲即是在臺北市宣布警戒的前一日,展開為期兩個月的駐村計畫。最終,她將「網路視訊」化為主要創作媒材,帶來為期六天的《窗外》線上演出,每場僅開放一位觀眾,藉此試圖重構屬於此刻的「現場」,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並未帶著準備評論的心情進入雲端,卻在演後數日仍不斷醞釀那段三十分鐘的觀演經驗。近期線上活動不勝枚舉,何以這場持續發酵?也許,這與《窗外》企圖探索非實體的現場演出不無關聯,且,恰好作品開展的幾項特質,與展演轉為線上的趨勢能夠形成對話空間。因此,我轉而著手書寫,試著以《窗外》並不將線上空間作為想像的地方切入,回訪觀演過程,我與表演者許家玲究竟如何前往,並且抵達了何方。

將貼有幾道問題的純白冊子緩升抽離以前,她妥善運用鏡頭具有框限的特質,將簡單的特寫鏡位扣合題旨,靜靜地翻閱書頁,引導我介紹自己。這宛如掀動一層層窗簾的視覺意象,正逐步帶我梳理自己,並揭開令人好奇的窗外景致。有趣的是,「看見什麼風景」既是她的提問,也是我即將遇上的視窗驚喜。事實上,我不斷回應問題的過程早已陷入私密的記憶時空,餘光雖可見她正在進行繪畫,然而鏡頭與她的桌面形成直角,並無法明晰所畫為何物,且注意力也不在畫紙上。介於已知與未明之間,當她的提問間格越隔越長,我的敘述也逐漸零散,兩者終至靜默,而後畫作立起,共造的風景終於顯影。鏡頭迫近,又轉而步步遠離,視窗內的場景從桌上畫作推移至她的工作桌整體,直到塞下整個白盒子空間。尚在反覆回味畫作風景,與稍早我們共同閒聊的內容之間的關聯時,許家玲在鏡頭裡留下無人乘坐的工作桌空位場景,彷彿給予我即時的在場證明,畫作的用色、構圖等延伸的非語言訊息,則深化了彼此或共鳴、或曖昧的未定關係,浮現另一種有別實體的臨場體感。我正看著她,也正看著我。她混合表演、視訊鏡頭與視訊介面的語彙,善用肢體、聲音與畫面「留白」所帶來的感受,且待鋪陳完整、確保訊息同步的情況下,給予觀眾充分的等待、期待與醞釀空間。「不作為」成為了《窗外》之所以能夠刻劃共同在場的關鍵基礎。


《窗外》許家玲線上演出計畫 | 2021文化平權駐村計畫(楊智翔截圖提供)

鏡頭轉往白盒子內一處窗景,她乘坐窗沿,向外凝視街道,她伸展,她緩慢地從我稍早的回應裡,接續提問。她的提問,不存在目的性,若有,也可能僅是促使觀眾能持續敘述自己。敘述不為了她,更多的是賦予自己擁有「被傾聽」的對象。言語越來越緩慢、幽微,若有似無,或者說也逐漸沒了必要。窗外/窗內猶有另一窗,從訴說與傾聽、凝視與風景兩組彼此互動的關係來看,某些時刻,表演只要接連起觀眾與另一時空環境的意識、追憶或思辨,那麼表演者的主導性能否即時地退或進,維持與觀眾同在的狀態,便有其重要性。雲端連線,特別是預計將移動無線器材的展演,意味著恐更有品質不佳、干擾、延遲、像素變化或斷訊的可能,這些或多或少都成為了許家玲在試驗《窗外》線上演出的不確定性。然而,她帶著鏡頭移動,適時於幾處駐足的安排,不僅使資訊傳輸的速率與品質有校正的時間,同時也一再確保她的訊息能被明確地傳遞、讀取。更可貴的是,她的停留、看似無特定意義的行為(在窗邊隨興伸展、撿拾混凝土碎屑、推開百里廳展牆……等,不確定每場次的行為是否因人而異),都構成了凝視窗外風景時,流動、意外、延展或拼接等等的性質,偶爾又與我們正談論的內容互相呼應。簡言之,她對鏡頭的「呼吸」舉措,既貼近媒介本身的需求又緊扣著她的創作題旨。

引導觀眾共同建立空間與敘事的過程,她始終帶著一種輕盈而持續向前的氣質,給人並不需要靠著想像,來彌補物理上並不真正臨場而隔閡的匱乏感受。她不刻意消解鏡頭、視窗、線上、雲端,種種從現場表演框架下可能被視為某種限制的條件;正好相反的是,「限制」成為了她的媒材。探究屬於此時此地的「現場」,並不代表得將實體空間的經驗轉換到線上,而要將種種條件視為另一處地點本身具有的特性。換句話說,「雲端」絕非一個靠著想像而來的非實體地方,而是它就是「另一個地方」,它存在著它的文化、脈絡、技術、政治與美學,也或許存有著與實體空間截然不同的品味、客群、互動與觀演關係。兩者可能有所重疊,但絕非盡然相似。

接近尾聲,許家玲將我的鏡頭推近鏡面,這才使我驚覺,整場演出,視窗裡的我僅是一部坐在輪椅上的筆記型電腦,任她推送,我只有頭部正在螢幕裡動作。反觀從始至末坐在電腦前觀賞的我,或者說三級警戒以來,多半時間皆坐在電腦前我來說:視窗裡的世界對窗外的景致而言,在此有何隱喻?相反地,窗裡的心理對視窗外身體的作用,又有何寓意?《窗外》線上演出值得持續觀察,不論未來發展成實體或持續探究雲端,線上的現場性問題,在此已然有了新鮮的討論空間。

《窗外》

演出|台北國際藝術村主辦、許家玲創作演出
時間|2021/07/07 15:00
地點|Google Meet線上演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
十年一瞬,沒有賣慘濫情,陳彥達、何瑞康 以一貫的漫才專業轉化辛苦疲憊的過程,觀眾在這十年裡找尋自己參與的座標,從十塊錢很多的時候,迪化街的方寸之地,到十年此刻,觀眾乘著陳彥達、何瑞康、曹瑜三人操縱的鞦韆,在笑點之間擺盪⋯⋯
9月
25
2023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9月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