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結尾像是重生宣告,試圖擺脫一統訓教,分化每具身體殊異特質,企圖彰顯差異並存的事實與價值。延續前面幾段跨文化身體探尋,此處態度丕變,他們不對話、不詰問、也不捲動記憶,而是飛快抵達現況,將追尋自我的心聲用力放送,埋在顫動香豔的動作之中。斜坡霎時成為展示差異的舞台,要人見識到流變的掙扎過程與蛻變的歡快。
2月
04
2023
深具儀式性與感受性的結尾,凸顯這場演出目的並非停留在重建空間的歷史脈絡。更要緊的是,藉著觀眾與角色同在甚或觸發同理心的過程,引出所處空間背後蘊含的種種性歷史、性意識、性議題、性主張及性的未來,待在角色自開的房間裡,一起和自己開房間,省思各式各樣交織在身體與性之間的多重問題。
1月
06
2023
在一棟爭議不休的巨大建物裡辯證理想生活,坦白來說有些無力與為難。藉著購票機制,有能力的觀眾才得以加入這趟旅程,一窺內部實情並參與思索過程。
12月
15
2022
這組動情的策劃不僅體現了生命的難,同時也在累積中醞釀出直面的意志,對話的結果,交織出了一則令人難以忘懷、耐人尋味的身體詩篇。
12月
09
2022
表面上,兩者看似未有交集,然而兩件作品皆在舞蹈中製造了一定程度的遊戲性。《#標籤》內建在演出裡,《解剖學與策略》則是誘發觀眾的參與興致,靈巧地達致合作關係。
12月
05
2022
各段移動觀看的微型路徑,變得不只是在步行,因為同一刻的風景,包容了至少超過三件以上的作品。他們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映成趣,漫步其中才能領略種種交錯的驚喜。
11月
02
2022
歌謠祭的節目安排,讓人意識到民謠原是具有萬千變化的創造源頭,領著眾人重新探索音樂是如何跨越時空與各種形式的邊界,不斷復返到當前的生活之中,成為凝聚、維繫人們情感的動能來源。
10月
27
2022
透過作品,觀者的確不只能以此時此刻來認識鹿港,更可在不同的時間裡徜徉,時而沈浸、時而旁觀。
10月
15
2022
參與「酬神祭」,正像走入一趟神之旅,過程不只有神隨行,也見證到了魚池戲劇節這五年來的累積與非凡。(楊智翔)
8月
23
2022
以「返鄉者」作為方法,進行與當地人合作的在地創作,看來頗具趨勢。在《頓物》及《樂土》裡可以發現,返鄉者人設建構,當地與外來表演者情節佈局,角色與觀眾互動關係及觀看家鄉的角度⋯⋯(楊智翔)
5月
05
2022
《半島來跳舞》有廣場舞也有現代舞的基因,但當其被舞出的那一刻,足以使人感動十足的絕非它的由來,而是人們藉此能憶起珍貴的過去,並從中經驗到富含生命力的將來。(楊智翔)
4月
12
2022
「大家好,我們是小事製作,我們是一個舞團。」藝術總監楊乃璇一句柔緩、肯定的開場介紹語後,表演者張堅豪獨自輕唱起〈她來聽我的演唱會〉一曲,表示前幾天夢裡,他就是歌王張學友。(楊智翔)
3月
01
2022
而當進入「溫」的提問情境,衍生的問題,似乎正是答案本身。提問,好似已踩在有個可以想像的既定未來因而發聲;然而,這個未來屬於誰?未來如何而來?或者更應該問:提問未來的空間,究竟在哪裡?天還沒亮,一片混沌,答案可能就在那裡,也不在那裡吧。(楊智翔)
12月
15
2021
《他們》帶來的影響力,或許不單單只是這幾場演出便可說盡,來自服務業、教育、家庭、藝文、設計、工程與研究背景,甚至從行政工作退休的表演者們,經驗身體的方式已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些經驗很可能在演後,透過他們潛移默化至舞臺以外的各個領域。(楊智翔)
12月
09
2021
關於島嶼如何形成、人與環境如何互動與依存的生命哲思。歌詞中的「島嶼」即是臺灣。編舞家董桂汝創作期間曾聽聞這則傳說,便試圖將傳說的意象轉化到肢體創作上,並連結尋根、回溯內心依歸的意念。於是,分隔為山林、海洋兩場演出的《海洋》便從此引子展開⋯⋯(楊智翔)
11月
3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