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褪盡後依舊深刻雋永《魔幻時空大稻埕》
5月
08
2023
魔幻時空大稻埕(臺灣國樂團提供/攝影劉欣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8次瀏覽

文 尹良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生)

By the wharf of the Tamsui River Unknown coordinates, system encoding...【1】,歷史總是不斷在建構現在與過去的關係,節目一開頭觀眾便猶如乘著時空列車,依附著國樂音符所譜出的座標、由奇幻的新馬戲肢體進行系統的編碼,跟隨著貫穿劇情走向的少女與少年,發展出一場時空交錯的青澀愛戀,故事從年少到成年步入壯年的這段過程,同時意味著帶領觀眾回溯歲月,走訪大稻埕豐富多姿的歷史長廊。

一開場,舞臺猶如在表演者耍弄著水晶球的雙手下得到置換,視覺空間上馬戲表演者的活動範圍明顯受到侷限,舞臺主體大抵被樂場與樂器所覆蓋,但馬戲具彈性又多變的特性,便在此時派上用場,導演利用不同馬戲項目的性質、空間性彌補了主視覺上的單調乏味,同時又能服膺於文本的劇情,例如運用高空綢吊詮釋風月女子的苦戀心境,火紅熾烈的綢緞搭配悲悽的樂曲,演員梅芷菱極具情感的身軀依附在綢緞上並凌駕於空中,隨著底下樂音的高低起伏,肢體在空中展現:或纏繞、或延展、或攀爬、或翻滾的技巧,將女子對於愛戀的執著演繹得十分到味,與此同時,不僅使舞臺空間上得到延展,在情感層面上,更是能察覺演員隨著國樂現場的演奏,讓音樂注入身體裡,進而將情感內化後,使肢體展現上得以獲取最大的擴充。

又如演員楊世豪因場域的限制,整劇大多只能靠側舞臺前方表演著大環,但其在地上滾動的軌跡彷彿透過精密的計算,每個大環空旋、轉動的瞬間都能不偏不倚的找到完美的落腳處,表演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演員從容灑脫的表演特質,其中,令筆者最為之心喜的便是一幕在樂曲演奏完畢的同時,楊世豪恰好演繹完大環的段落,整場空間氛圍霎時凝結,全神貫注地聽著,大環落下地面後聲音餘震的迴盪,其時間點就幾乎與樂曲同時譜下休止符,有力的證明國樂與馬戲,在此時得到有機的結合,又不失了各自的風采,由此可知,整部作品不論是在舞臺的美學、音樂的展現、馬戲表演者的表演質地,都是經過一番精心的雕琢,才能孵化這般魔幻的時空造景。

此次臺灣國樂團與合作社攜手打造《魔幻時空大稻埕》,不僅打破國樂傳統的演出樣貌,選擇注入新馬戲具活力、熱情的特質,而最後到底誰是主?誰是客?似乎也不在那麼重要,因為能感受國樂與馬戲相互依存,選擇彼此相互輝映,共構出動與靜、傳統與當代的視聽交融,在國樂與新馬戲的揉合下,使得大稻埕全盛時期的美麗景象得以搬上舞臺,猶如一部會動的歷史有聲書,伴隨著動人的樂音、敘事的肢體,帶著觀眾觀看過去、現在與未來,如英國評論家約翰・伯格提及:當我們「看著」(see)一片風景時,我們是置身在風景裡。假使我們「看了」(saw)過去的藝術,我們就將置身於歷史中。【2】如今我們是否也都成為了歷史中大稻埕繁華景象裡的一隅?並等待著未來再次被見證呢?


註解

1、影像資料
2、英國藝術評論家

《魔幻時空大稻埕》

演出|臺灣國樂團、合作社
時間|2023/04/22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藉由史料我們可以從郭雪湖的膠彩畫《南街殷賑》、江山樓舊照中猜想大稻埕當時的繁盛,新媒體影像的部分也可以提供輔助說明,但是什麼才能夠引起觀眾對年代久遠的歷史有所共鳴?
3月
23
2023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