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事《魔幻時空大稻埕》
3月
23
2023
魔幻時空大稻埕(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授權利用/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34次瀏覽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如果說要回憶過往,會先想到辛苦艱難的時期還是幸福快樂的那段時光呢?《魔幻時空大稻埕》,以國樂和馬戲鋪底,取茶葉、霞海城隍、江山樓為座標,描繪大稻埕的彼時榮景。

清澈透明的水晶球收攏觀眾目光,隨著舞台燈光亮起,樂音徐徐展開,故事從少女搭上回到1851年的火車開始......。在劇場裡,觀眾的確需要一點想像力才好進入作品所設定的時空,馬戲表演者們的身體在各個段落反覆表現出的飄浮感清楚地呈現了穿越時空的設定,隨著他們的肢體流動到下一個章節,讓時序跳轉或是情節推進上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藉由史料我們可以從郭雪湖的膠彩畫《南街殷賑》、江山樓舊照中猜想大稻埕當時的繁盛,新媒體影像的部分也可以提供輔助說明,但是什麼才能夠引起觀眾對年代久遠的歷史有所共鳴?除了聽覺上有北管樂喚起廟會的記憶,在有限的人力中營造出穿街走巷的人潮,踩著高蹺拉出節慶的意義,城隍爺的外袍代表對神祇的敬仰,這些一個又一個至今依然存在的景象觸發觀眾的真實生活感,進而容易走入作品,而男女主角流動中錯身定格的瞬間彷彿將時間凝滯於此刻,讓人心頭一緊。

國樂團佔據了舞台大部分的空間,馬戲表演能夠使用的空間只剩樂團周圍的空間,以及舞台前方延伸出來的一小段斜坡。這在空間運用上是一大考驗。而馬戲的多元內容提供了表演上的可能,水平定點的部分有水晶球與男女雙人特技;綢吊、雙人站肩、獨輪車則在有限的空間裡向上延伸,甚至是在紅綢上演繹女人心事,介於抽象與寫實之間的肢體表現,賦予觀眾解讀的自由。樂團演奏人員配合燈光設計關掉譜架上的燈,頗有探頭回應外面世界的趣味。

椅子是表演中很常出現的道具,舞蹈、戲劇都是,在《魔幻時空大稻埕》中椅子也佔很大的戲份。像積木一樣聚集或是散落,補強視覺畫面,或者疊高倒立展現特技,有時是車廂座位,後段又化身為波麗露西餐廳中愛情的推手。夏鈴穿過象徵時間的大環,這種由物件本身延伸出的使用,保有馬戲本身的專業項目,又帶給觀眾跳脫既定印象的驚喜。楊世豪在一段大環的表演之後,斜倚著大環,站在時間的皺褶中,有回首過往的淡然也有期待明日的昂然。台上六位馬戲表演者,不僅僅是馬戲表演者,也是將觀眾帶入作品的引路人,無論是馬戲還是雜技,因為熱愛往深處探索而練成專業,因為專業,累積成一身本事。末段孫正學快步疾行到舞台中央戛然而止,乾淨俐落,沒有多餘的搖晃碎動,由此可見其對身體的高度掌握能力。飾演女主角的夏鈴泰半時間只是穿梭在舞台上,直到最後才有一小段的雙人特技,施展篇幅有限,甚是可惜。

《波麗路西餐廳》開頭帶有望郎早歸的影子,揣著舊時光與「BOLERO」的陣陣鼓聲直接把時空落定在二十世紀。蒸汽火車竄出時,率先想到的是哈利波特與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即使我們都在東方 其實也都在西方」【1】回應英譯命題:Journey into Lost Time of TWATUTIA中的「lost」,缺少的部分其實也是對歷史的丟失。我們不斷接收外來文化的刺激,急欲跟上世界的步伐,而鮮少緩下來問問自己有什麼?每一個選擇都取決於過往所吸收的養分,我們怎麼樣透過作品去想像去感受去填補,去審視自己身上混雜的養分。

星移斗轉,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張揚與黯然,馬戲與國樂聯手合作可以見其作品的企圖心,回溯、重整、再現,以傳統文化加上當代語彙回首老城區的榮光盛景,《魔幻時空大稻埕》收藏了一個時代的詩意與情懷。


註解

1、參見《魔幻時空大稻埕》影像說明

《魔幻時空大稻埕》

演出|臺灣國樂團、合作社
時間|2023/3/5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最為之心喜的便是一幕在樂曲演奏完畢的同時,楊世豪恰好演繹完大環的段落,整場空間氛圍霎時凝結,全神貫注地聽著,大環落下地面後聲音餘震的迴盪,其時間點就幾乎與樂曲同時譜下休止符,有力的證明國樂與馬戲,在此時得到有機的結合
5月
08
2023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