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或兒童劇:視角的調停《三花官審石頭》
9月
20
2024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3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三花官審石頭》設定孩童為主角,描述阿弟仔誤拾錢嫂遺落財物,未及時反應引發竊案風波,全村皆成嫌疑犯,驚動地方官介入。事態擴大,阿弟仔陷入更大的難題。故事帶出個人、地方人際組織與政府部門的多向互動狀態。

兒童歌仔戲—兒童劇—歌仔戲

根據節目單資訊,《三花官審石頭》無疑是兒童歌仔戲。不過當兒童劇和歌仔戲兩種觀眾期望迥異的表演類型被並列,複合類型的比例定位就成了創作團隊必須處理的難題。伴隨而來的第二個難題則是:當歌仔戲的教化自許撞上兒童劇的想像力導向詩意追尋該怎麼辦?儘管兒童的感知模式和成人大不同;戲的故事主軸不變,歌仔戲的本質不變。「兒童歌仔戲」是獻給兒童的歌仔戲,也可以說是「歌仔戲主體的兒童劇」。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三花官審石頭》有歌仔戲互動教學及正戲兩段。教學段落場景是阿弟仔走進森林,看見蝴蝶舞群及絨毛獸裝動物角色,再銜接歌仔戲曲牌【七字調】、生旦丑三行當身段的教學,並運用台語俗諺的隱喻,作為觀演互動點。蝶舞呈現較貼近戲曲美感;獸裝雖經轉化,不過形象現代感相對強烈。到正戲,可見各角色自報家門、卜士點破、斜槓街頭藝人的捕快群以及升堂等文武兼備的豐富橋段;其中三花官確認嫌疑犯動機的說明段落,處理成新聞主播口播搭配現場演出同場並列的樣貌,胡撇仔風格濃厚。上述情節直線提高歌仔戲比例。

回歸故事面,阿弟仔如何克服自身引發的安樂村風波,讓事件安然落幕才是主線。公權力三花官的介入,確實消化紛亂也推進情節;但這條副線的表演恰恰是整齣戲最戲曲的存在,丑角的風格化展演存在感極盛。卻使得主角阿弟仔的思辨歷程退後,降低了主線清晰度。

歌仔戲的語言想像

台語是歌仔戲的基礎。但劇中角色語言多屬於華台混雜的自然語,導致戲產生微妙的異質感。以主角阿弟仔為例,唱唸華語比例接近三成。台語的退位,彷彿預設兒童觀眾會因為語言而影響理解。不可否認,語言是戲劇理解的重要元素。然而語言作為溝通的載體,戲使用的語言不單單是劇本的戲劇語言,也包含了肢體語言的表達、場面的提示。無可否認,此刻的社會實景確實語言混雜。《三花官審石頭》的語言選擇使人困惑,兒童歌仔戲的自我定位究竟在「歌仔戲」,還是其他?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整體來看《三花官審石頭》透露折衷兒童劇及歌仔戲兩方的意圖,能夠看到創作團隊嘗試結合教學與戲劇,透過連貫的觀賞體驗,植入歌仔戲印象。只是可惜劇情聚焦在正向價值的教育引導面向,相對忽略了兒童劇核心的遊戲精神。兒童的觀看存在更多直覺感受因素,並非成人的判斷邏輯解讀。除了教學、互動點和符合歌仔戲邏輯的情節之外,或許在呈現的語言配置及轉化仍有再思考的空間。

《三花官審石頭》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4/08/30 19:00
地點|新莊民安國小 能強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