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或兒童劇:視角的調停《三花官審石頭》
9月
20
2024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82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三花官審石頭》設定孩童為主角,描述阿弟仔誤拾錢嫂遺落財物,未及時反應引發竊案風波,全村皆成嫌疑犯,驚動地方官介入。事態擴大,阿弟仔陷入更大的難題。故事帶出個人、地方人際組織與政府部門的多向互動狀態。

兒童歌仔戲—兒童劇—歌仔戲

根據節目單資訊,《三花官審石頭》無疑是兒童歌仔戲。不過當兒童劇和歌仔戲兩種觀眾期望迥異的表演類型被並列,複合類型的比例定位就成了創作團隊必須處理的難題。伴隨而來的第二個難題則是:當歌仔戲的教化自許撞上兒童劇的想像力導向詩意追尋該怎麼辦?儘管兒童的感知模式和成人大不同;戲的故事主軸不變,歌仔戲的本質不變。「兒童歌仔戲」是獻給兒童的歌仔戲,也可以說是「歌仔戲主體的兒童劇」。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三花官審石頭》有歌仔戲互動教學及正戲兩段。教學段落場景是阿弟仔走進森林,看見蝴蝶舞群及絨毛獸裝動物角色,再銜接歌仔戲曲牌【七字調】、生旦丑三行當身段的教學,並運用台語俗諺的隱喻,作為觀演互動點。蝶舞呈現較貼近戲曲美感;獸裝雖經轉化,不過形象現代感相對強烈。到正戲,可見各角色自報家門、卜士點破、斜槓街頭藝人的捕快群以及升堂等文武兼備的豐富橋段;其中三花官確認嫌疑犯動機的說明段落,處理成新聞主播口播搭配現場演出同場並列的樣貌,胡撇仔風格濃厚。上述情節直線提高歌仔戲比例。

回歸故事面,阿弟仔如何克服自身引發的安樂村風波,讓事件安然落幕才是主線。公權力三花官的介入,確實消化紛亂也推進情節;但這條副線的表演恰恰是整齣戲最戲曲的存在,丑角的風格化展演存在感極盛。卻使得主角阿弟仔的思辨歷程退後,降低了主線清晰度。

歌仔戲的語言想像

台語是歌仔戲的基礎。但劇中角色語言多屬於華台混雜的自然語,導致戲產生微妙的異質感。以主角阿弟仔為例,唱唸華語比例接近三成。台語的退位,彷彿預設兒童觀眾會因為語言而影響理解。不可否認,語言是戲劇理解的重要元素。然而語言作為溝通的載體,戲使用的語言不單單是劇本的戲劇語言,也包含了肢體語言的表達、場面的提示。無可否認,此刻的社會實景確實語言混雜。《三花官審石頭》的語言選擇使人困惑,兒童歌仔戲的自我定位究竟在「歌仔戲」,還是其他?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整體來看《三花官審石頭》透露折衷兒童劇及歌仔戲兩方的意圖,能夠看到創作團隊嘗試結合教學與戲劇,透過連貫的觀賞體驗,植入歌仔戲印象。只是可惜劇情聚焦在正向價值的教育引導面向,相對忽略了兒童劇核心的遊戲精神。兒童的觀看存在更多直覺感受因素,並非成人的判斷邏輯解讀。除了教學、互動點和符合歌仔戲邏輯的情節之外,或許在呈現的語言配置及轉化仍有再思考的空間。

《三花官審石頭》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4/08/30 19:00
地點|新莊民安國小 能強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