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或兒童劇:視角的調停《三花官審石頭》
9月
20
2024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4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三花官審石頭》設定孩童為主角,描述阿弟仔誤拾錢嫂遺落財物,未及時反應引發竊案風波,全村皆成嫌疑犯,驚動地方官介入。事態擴大,阿弟仔陷入更大的難題。故事帶出個人、地方人際組織與政府部門的多向互動狀態。

兒童歌仔戲—兒童劇—歌仔戲

根據節目單資訊,《三花官審石頭》無疑是兒童歌仔戲。不過當兒童劇和歌仔戲兩種觀眾期望迥異的表演類型被並列,複合類型的比例定位就成了創作團隊必須處理的難題。伴隨而來的第二個難題則是:當歌仔戲的教化自許撞上兒童劇的想像力導向詩意追尋該怎麼辦?儘管兒童的感知模式和成人大不同;戲的故事主軸不變,歌仔戲的本質不變。「兒童歌仔戲」是獻給兒童的歌仔戲,也可以說是「歌仔戲主體的兒童劇」。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三花官審石頭》有歌仔戲互動教學及正戲兩段。教學段落場景是阿弟仔走進森林,看見蝴蝶舞群及絨毛獸裝動物角色,再銜接歌仔戲曲牌【七字調】、生旦丑三行當身段的教學,並運用台語俗諺的隱喻,作為觀演互動點。蝶舞呈現較貼近戲曲美感;獸裝雖經轉化,不過形象現代感相對強烈。到正戲,可見各角色自報家門、卜士點破、斜槓街頭藝人的捕快群以及升堂等文武兼備的豐富橋段;其中三花官確認嫌疑犯動機的說明段落,處理成新聞主播口播搭配現場演出同場並列的樣貌,胡撇仔風格濃厚。上述情節直線提高歌仔戲比例。

回歸故事面,阿弟仔如何克服自身引發的安樂村風波,讓事件安然落幕才是主線。公權力三花官的介入,確實消化紛亂也推進情節;但這條副線的表演恰恰是整齣戲最戲曲的存在,丑角的風格化展演存在感極盛。卻使得主角阿弟仔的思辨歷程退後,降低了主線清晰度。

歌仔戲的語言想像

台語是歌仔戲的基礎。但劇中角色語言多屬於華台混雜的自然語,導致戲產生微妙的異質感。以主角阿弟仔為例,唱唸華語比例接近三成。台語的退位,彷彿預設兒童觀眾會因為語言而影響理解。不可否認,語言是戲劇理解的重要元素。然而語言作為溝通的載體,戲使用的語言不單單是劇本的戲劇語言,也包含了肢體語言的表達、場面的提示。無可否認,此刻的社會實景確實語言混雜。《三花官審石頭》的語言選擇使人困惑,兒童歌仔戲的自我定位究竟在「歌仔戲」,還是其他?


三花官審石頭(一心戲劇團提供)

整體來看《三花官審石頭》透露折衷兒童劇及歌仔戲兩方的意圖,能夠看到創作團隊嘗試結合教學與戲劇,透過連貫的觀賞體驗,植入歌仔戲印象。只是可惜劇情聚焦在正向價值的教育引導面向,相對忽略了兒童劇核心的遊戲精神。兒童的觀看存在更多直覺感受因素,並非成人的判斷邏輯解讀。除了教學、互動點和符合歌仔戲邏輯的情節之外,或許在呈現的語言配置及轉化仍有再思考的空間。

《三花官審石頭》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4/08/30 19:00
地點|新莊民安國小 能強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樣的鄭和下西洋再詮釋,不僅回應觀眾對傳說中任務的想像,也挑戰傳統偶戲善惡二元的框架,打破既有文化對立,令人難以簡單批評其對歷史複雜性的簡化。作為一種時間所積累的技藝,傳統偶戲如何通過多元文化的能動(agency)而體現當代性?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