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樂的多元呈現《競箏/貳:箏樂演奏會》
1月
07
2015
競箏/貳(小巨人絲竹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9次瀏覽
夏鈺淳(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所碩士生)

(去年)12月3日,由王蔚、樊慰慈、劉樂、宋心馨等箏樂家所主辦的「競箏2」,來自兩岸不同地區的演奏家,由不同表現手法與音樂詮釋表現出思想上差異性的衝擊,帶來聽眾聆聽曲目織體與聲響上的多元風格與想像的可能性。

演奏曲目包含浙江箏派經典名曲,由《月兒高》、《桂枝香》、《解三配》等組成,由王蔚、劉樂即興編配而成《月兒高》,以及描繪中國北方蒙古人利用海青追逐天鵝的情景《海青拿鶴》;創作或改編則有陳哲創作《蒼歌引》以「小三度+大二度」為基本音樂素材,力求根植中國傳統音樂語言,曲體則採用中國傳統特有的段落性展開的基本架構;劉樂以運用流行音樂和聲編配的《戀春風》、以及京劇音樂素材為動機發展的《今夕》,希望透過熟悉的旋律來傳遞當代人忽略生活樸素與細微的美好,喚起聽者對生活、往昔、未來的思考與感悟;趙登山《鐵馬吟》以「山峰悄上白玉階,古墻探出菩提葉,蓮花座前香火幽,鐵馬輕聲喚明月」為意所作;樊慰慈《眼神》以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的調式和節奏為素材,並搭配七聲弦制箏以豐富音值特色,表現力則集中在音樂層次及節拍變化的掌握,《阿拉貝斯克》以中東音樂情調為動機,並利用阿拉伯音階來豐富全曲音樂色彩,《瀟湘水雲》則根植明代《神秘琴譜》古琴曲改編,並採取富有古琴音色的吟揉、泛音、大跳音程等音色變化體現箏樂表現力;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新秀王劉鈺涵創作箏二重奏《影》。

由曲目亦可看出箏樂藝術在當代呈現出多元並茂的現象,作曲家與演奏者因專業背景與歷程,呈現出對樂曲不同的思維與詮釋,劉樂與宋心馨身上所看到,除透過純熟的演奏技巧,代表來自當代新生代作曲家與演奏家的能量以及對於自身文化的堅持與追尋,演奏風格與詮釋多以傳統與民族音樂為基調,以音樂自身的音色、張力、織體來詮釋某種心境與意象,並表現其所引以為傲的民族情操與獨具個人色彩的特色。而從樊慰慈作品看出另一視角,作品以西班牙調式以及中東音樂作為調性色彩,揮別固有傳統調性的規範,從《眼神》、《瀟湘水雲》傳達出作曲家企圖開發箏樂音色的潛能,並締造聽覺上新的聲響與特質,音樂的織體與結構,蘊含創新與實驗精神,體現台灣現代音樂作品的特質之一即主要體現外在輪廓如何被編織,不著墨於抒發情操,而是反動傳統又根於傳統的內涵精神所在,對於當代箏樂更多革新的面貌,其中蘊含更深層的哲思與自我反思。

當代創作箏曲在音值、音域、音色都有所變革,在此場音樂中,包括濃厚民族音樂樂色彩外,音樂的新素材、內容與形式,湧現非調的、即興的、實驗的、多元的、多元文化的理念,反映當代社會自主意識形態的提升以及多元文化的環境氛圍,並透過交流與衝撞過程,重新反映自身文化的影像與本質的體現。

《競箏/貳:箏樂演奏會》

演出|箏藝之研、小巨人絲竹樂團
時間|2014/12/0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