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符號與兒童對話《海.天.鳥傳說》
6月
11
2013
海.天.鳥傳說(影響 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05次瀏覽
黃奕庭(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2013/06/02 14:30

開場時,四方環繞鳥兒的鳴叫,吸引大小觀眾好奇,不斷找尋聲音來源,隨著燈光、音效逐漸發生變化,此刻表演舞台正漸漸進入鳥類的魔幻境地。

《海.天.鳥傳說》運用舞蹈、偶戲、物件、音效等,呈現方式豐富,道具、服裝簡單卻明確,以部分代替全體的符號,使兒童一眼就能夠明白角色身份,例如一根美麗的羽毛即是孔雀、豔紅的頭冠代表公雞。劇中運用許多幽默的手法,加上多樣的戲劇呈現方式,讓觀眾感受多重戲劇藝術的享受,尤其對於兒童觀眾來說,豐富多變化的肢體動作、歌聲與充滿想像的物件等等的方式,再再激發兒童的幻想空間。

四個故事希望表達傳說故事中對自然和生命循環的智慧意涵,所運用的符號為故事所屬部落在大自然中代表的動物與日、月,其中四個故事皆有鳥類動物,可見鳥在劇中的「所指」代表著某種重要的意義,值得觀眾一同思考、探索。該劇以環型綠色軟墊做為觀眾席,綠色的設計代表自然與生命,環型則有著循環的符號意象,兒童觀眾坐在其中,彷彿希望將此概念傳達的對象即為在這符號中的觀眾。

該劇演出內容挑戰以往兒童劇寫實、放大的需求,採用哲理且極簡的方式呈現。導演理念為傳達傳說故事中對自然和生命循環的智慧意涵。在劇中使用多次太陽與月亮的符號、重複性的動作與台詞,象徵自然的循環。劇中物件運用變化豐富,符號的轉換運用,隨其語境變換,例如:將具體的能指-雨傘,從原先所指的船槳變換成船頭與船尾,最後再轉換為類似燈籠的符號而逐漸漂離,彷彿中國放水燈的意象。情節跳脫淺顯易懂的直線式劇情,採用哲理、極簡的符號呈現方式為兒童述說故事,在其中留下許多空白,為兒童劇發展另一類想像的可能,豐富的表演藝術呈現方式與哲理式的符號為本劇最大特點,其中許多符號令人在思索探究中咀嚼。

唯「把天升高的鳥」運用碎布製成的小鳥,飛入觀眾席,藉此與兒童做互動,但其飛行軌跡的不合理,令筆者感到稍微出戲,對於符號的傳遞有所干擾。「猴偷吃西瓜」,一開始演員將箱子推出,方式雖多樣化,但時間過久,兒童觀眾反應直接:「好煩喔!」、「推快點!」,直到演員以相撲式推法才重拾興趣。在此呈現出箱子有著極大的重量,似乎傳達箱子代表包含世界森羅萬象的意涵。劇中在此琢磨許多時間,可能採用「置於前景」的效果,來突顯此段所需思考的意義。對於兒童而言,這段冗長的時間令他們感到厭倦,所傳達的符號訊息將因此被干擾。

《海.天.鳥傳說》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
地點|台南市吳園藝文中心公會堂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個小故事都以鳥類為核心,演員透過聲音的模仿、歌唱與舞蹈的表現,企圖帶給台下的大小觀眾,一個獨一無二的觀戲經驗。(蔡明璇)
8月
26
2013
“Play”可說是最適合孩子的詞彙,對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甚至組織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影響.新劇場所製作的《海.天.鳥傳說》正是一齣發揮“Play”最大意涵的兒童劇。(黃微惠)
6月
13
2013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