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劇場裡,說大自然故事《海.天.鳥傳說》
8月
26
2013
海‧天‧鳥傳說(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5次瀏覽
蔡明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傳播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海.天.鳥傳說》2013年全台巡演最後一站來到嘉義。這齣以兒童創意戲劇為出發,擷取阿美族「將天唱高的鳥」、達悟族「白鶺鴒和老鼠魚」與海地的傳說「猴偷吃西瓜」、「貓頭鷹與麻雀」所串連而成的演出。每一個小故事都以鳥類為核心,演員透過聲音的模仿、歌唱與舞蹈的表現,企圖帶給台下的大小觀眾,一個獨一無二的觀戲經驗。有別於一般兒童劇的寫實、誇張、流於說教,或是情節過度幼稚,影響.新劇場以啟發兒童創造力為前提,讓孩子在歡笑之餘,還可以從演出中,了解每個小故事背後所代表的寓意與精神。

整齣《海.天.鳥傳說》脫離不了海洋民族最重視的,關於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傳說的背後,述說的其實是古老的人生智慧,友情的包容,以及樂觀面對生命的態度。其中,筆者認為「猴偷吃西瓜」是最有趣的一個段落。不僅農夫婦的偶造型與服裝,完全取自日常生活,連抹布、菜瓜布、鋼絲球等廚房小物,都不斷地輪番上場,甚至猴子戲偶的肢體動作,都讓人禁不住會心一笑。農夫婦最珍愛的西瓜,視覺上以飽滿的紙氣球來代替,台下的小觀眾被演員囑咐得保管好西瓜,雙方的互動也的確在那一瞬間建立了起來。只是小觀眾們除了面面相覷,假戲真作地保護紙氣球(西瓜)之外,似乎也未能與演員產生更多的互動或是交流。

別忘了因為環形舞台的演出形式,四名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其實是相當靠近的。觀眾被分散在四個區塊,演員在四條通道之間自由進出。演員表演時不但得注意前方的觀眾,也得時時提醒自己來自四面八方的眼神。在這樣環形演出的場地上,觀眾的視線難免會出現死角。而演員完全暴露在觀眾的凝視之下,一旦稍有差錯,眾人皆可能知曉。當舞台從鏡框中消失,增加的不僅是對演員本身的挑戰,也是觀眾在面對演員的給予與接收之間,訊息是否能正確傳達的問題。在表演上,演員幾乎得使出八面玲瓏的身段,不斷自我突破,讓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會演戲。然而,這也是演員最大的挑戰。

最後的「貓頭鷹與麻雀」,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引導觀眾進入兩個角色的互動關係。演員的服裝非常鮮艷搶眼,在沒有配戴麥克風的前提下,歌唱的部分顯得相對薄弱,讓筆者不得不在台下捏了一把冷汗。演員的發聲幾乎都來自喉嚨,而非從丹田湧出,換氣的部分也顯得急促。故事原本即將進入尾聲的高潮,聲音的破綻卻打破了觀眾對演出的期待。今日的兒童劇演員,除了要會演戲說故事,還得載歌載舞,面面俱到。演員若能在這方面持續努力,相信可以將說故事的方法推展得更淋漓盡致。期待影響.新劇場日後更精湛的演出。

《海.天.鳥傳說》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3/08/17 16: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Play”可說是最適合孩子的詞彙,對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甚至組織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影響.新劇場所製作的《海.天.鳥傳說》正是一齣發揮“Play”最大意涵的兒童劇。(黃微惠)
6月
13
2013
情節跳脫淺顯易懂的直線式劇情,採用哲理、極簡的符號呈現方式為兒童述說故事,在其中留下許多空白,為兒童劇發展另一類想像的可能。(黃奕庭)
6月
11
2013
這場演出延續了這股真摯力量,從創作到呈現,從身體實踐到語言敘說,都回應著當代的核心提問:在深偽技術能模擬一切的時代,如何確立一個真實的「我」?答案或許就在這群青少年身上。他們不完美,卻誠實;並不無瑕,卻令人信服。
9月
01
2025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