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劇場裡,說大自然故事《海.天.鳥傳說》
8月
26
2013
海‧天‧鳥傳說(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1次瀏覽
蔡明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傳播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海.天.鳥傳說》2013年全台巡演最後一站來到嘉義。這齣以兒童創意戲劇為出發,擷取阿美族「將天唱高的鳥」、達悟族「白鶺鴒和老鼠魚」與海地的傳說「猴偷吃西瓜」、「貓頭鷹與麻雀」所串連而成的演出。每一個小故事都以鳥類為核心,演員透過聲音的模仿、歌唱與舞蹈的表現,企圖帶給台下的大小觀眾,一個獨一無二的觀戲經驗。有別於一般兒童劇的寫實、誇張、流於說教,或是情節過度幼稚,影響.新劇場以啟發兒童創造力為前提,讓孩子在歡笑之餘,還可以從演出中,了解每個小故事背後所代表的寓意與精神。

整齣《海.天.鳥傳說》脫離不了海洋民族最重視的,關於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傳說的背後,述說的其實是古老的人生智慧,友情的包容,以及樂觀面對生命的態度。其中,筆者認為「猴偷吃西瓜」是最有趣的一個段落。不僅農夫婦的偶造型與服裝,完全取自日常生活,連抹布、菜瓜布、鋼絲球等廚房小物,都不斷地輪番上場,甚至猴子戲偶的肢體動作,都讓人禁不住會心一笑。農夫婦最珍愛的西瓜,視覺上以飽滿的紙氣球來代替,台下的小觀眾被演員囑咐得保管好西瓜,雙方的互動也的確在那一瞬間建立了起來。只是小觀眾們除了面面相覷,假戲真作地保護紙氣球(西瓜)之外,似乎也未能與演員產生更多的互動或是交流。

別忘了因為環形舞台的演出形式,四名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其實是相當靠近的。觀眾被分散在四個區塊,演員在四條通道之間自由進出。演員表演時不但得注意前方的觀眾,也得時時提醒自己來自四面八方的眼神。在這樣環形演出的場地上,觀眾的視線難免會出現死角。而演員完全暴露在觀眾的凝視之下,一旦稍有差錯,眾人皆可能知曉。當舞台從鏡框中消失,增加的不僅是對演員本身的挑戰,也是觀眾在面對演員的給予與接收之間,訊息是否能正確傳達的問題。在表演上,演員幾乎得使出八面玲瓏的身段,不斷自我突破,讓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會演戲。然而,這也是演員最大的挑戰。

最後的「貓頭鷹與麻雀」,以載歌載舞的方式,引導觀眾進入兩個角色的互動關係。演員的服裝非常鮮艷搶眼,在沒有配戴麥克風的前提下,歌唱的部分顯得相對薄弱,讓筆者不得不在台下捏了一把冷汗。演員的發聲幾乎都來自喉嚨,而非從丹田湧出,換氣的部分也顯得急促。故事原本即將進入尾聲的高潮,聲音的破綻卻打破了觀眾對演出的期待。今日的兒童劇演員,除了要會演戲說故事,還得載歌載舞,面面俱到。演員若能在這方面持續努力,相信可以將說故事的方法推展得更淋漓盡致。期待影響.新劇場日後更精湛的演出。

《海.天.鳥傳說》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3/08/17 16: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Play”可說是最適合孩子的詞彙,對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甚至組織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影響.新劇場所製作的《海.天.鳥傳說》正是一齣發揮“Play”最大意涵的兒童劇。(黃微惠)
6月
13
2013
情節跳脫淺顯易懂的直線式劇情,採用哲理、極簡的符號呈現方式為兒童述說故事,在其中留下許多空白,為兒童劇發展另一類想像的可能。(黃奕庭)
6月
11
2013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