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與生活誌的集錦交織《台江向望》
5月
24
2023
台江向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台江文化中心提供/攝影曾怡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84次瀏覽

文 郭璉謙(南臺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觀完台江建庄兩百年開幕大戲《台江向望》(以下簡稱《台》劇),印象最深刻的是明確標示在大螢幕上的三個時間點:1623、1823、2023。三個時間點,皆間距200年,自然是刻意為之,但腦海裡卻浮現民族學家Jan Vansina所說的「流動的缺口(the floating gap)」──歷史記憶會在一代新人換舊人過程中,流轉變動,時代越久遠,訊息量越少,甚至隨著承載者一併消失,但總會記得族群的起源,然從起源到各世代之間的記憶,即是「流動的缺口」,因會隨世代更迭而流變。【1】

若請台江人訴說台江歷史,可能會跳過清領與日治,直接談起源:「過去是台江內海,後來一場大風雨,才變成陸埔。」故《台》劇中標示的1623(台江內海時期)及1823(大颱風讓內海變陸埔),其實都是台江的起源,且備有「長久的滄海轉瞬成桑田,我們今天才可以在此地生活」的用意。這兩個時間點,《台》劇以兩幅古地圖、三段古籍紀載【2】及三段舞劇,讓平面紀錄演繹成立體時空,勾勒出兩百年間的海地轉變,其中以第二段舞劇,舞者以肢體模擬颱風驟雨、曾文溪崩岸改道、海變成陸,最為精采。

滄海桑田,生靈自來,先人拓墾,聚民成庄,又跨兩百年,來到2023,如同Keith Thomas所言「無數的譜系都是從神話傳說的先祖直接跳躍到現代」【3】,然此一跳接,進入流動的缺口,讓方駿一家人述說屬於自己世代的台江記憶。藝陣如今已從原先的信仰與防衛,拓延出登臺展演,而登臺展演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為由舞者轉譯、擬真,二為藝陣團體直接上場。《台》劇選擇後者,邀請台江當地已富盛名且傳承有成的金獅武陣,作為「保境佑民」一幕的開場。儘管藝陣展演為符合舞臺效果,得新編重組,引發正反論爭,但藝陣登臺展演的確可強化在地文化的認同與驕傲,日後仍會不免俗地在地方盛事中登場。

地景變遷讓觀眾讚嘆造物主神力,而藝陣的日常團練乃為成就慶典儀式,上述兩者通常歸入地方史(廣泛述說史地變遷、文化風貌、鄉賢仕紳及在地物產),然地方史引發共鳴有限,不若以當代在地俗民的生活誌,召喚情感。劇中「釘根生湠」一幕,以台江夫婦阿興與阿秀的日常嬉鬧提煉幸福感,其中阿秀的人設尤為關鍵──這位北部姑娘,割捨原來夢想,來到台江與阿興共築未來。劇中以六位女舞者搭配〈河邊春夢〉與〈思念的歌〉的愁韻,喚起移居台江者曾有的夢想,再用〈四季紅〉、〈快樂的出帆〉及〈我一見你就笑〉的歡快旋律,勾出在台江築夢的甜蜜記憶。在愁韻與歡快之間,散發女性的溫柔堅韌,「釘根生湠」在對所有牽手致上無限感佩之時,也讓《台》劇軸線從地景、陽剛(偏向男性的陣頭)轉向柔情,平衡情韻。

「地方意識」為《台》劇靈魂,首要任務乃為在地發聲,否則「釘根生湠」若沒刻意強調台江,放在哪裡都是可行的;反觀劇中三首台語歌:阿雞GLOJ〈台江兩百冬〉、謝銘祐〈數魚歌〉、安慶國小合唱團〈台江人〉(社大創作班填詞、謝銘祐譜曲),則明確直擊「非台江人莫屬」的地方意識。這三首歌曲疊合地方史與生活誌,讓閱聽眾遙思台江人事物在時空更迭下的流變與遺留,正如台江從滄海變桑田、金獅武陣因應舞臺演出改成十分鐘一段、家族事業從阿祖抓魚來到新世代從事文化工作,但千變萬變對台江的愛永遠不變。至此,才真正感受到我與台江人明顯身分分野,那些地景變遷、民俗藝陣、家庭日常,或因史地文化教育、大眾傳媒播送而習以為常,甚至可在個人成長地以「我們也有......」而找到替置,但此種地標式且地方味十足的詞曲,卻不易替置,隨便替置便成走味咖啡。

《台江向望》捏和地方史與生活誌,由各演藝團體及視聽媒材集錦式地交織出斯土斯情,流動的缺口於焉而生,營造「浩瀚台江」,譜唱「幸福安南」,可見製作團隊竭力盡心為台江建庄兩百年獻上壽桃。

然而,透過《台》劇也能觀察到地方意識作品的通則或通病,例如不免邀請地方學校/社區團體同台登演,儘管可能遭評淪為成果聯演,然此舉卻能讓地方學校/社區團體具備舞臺演出經驗,也更親近表演藝術,何樂不為。相比之下,劇中旁白與角色一再強調「若沒兩百年前的那場大風颱,也不會有今天這塊土地」,卻顯得刻意且尷尬,卻是常出現的通病。同時,也得留意模式化,地方意識作品似乎有採取同一套路演出的情況,雖能遙呼鄉土情懷、既討喜又熱鬧,卻不免好奇:還能有什麼樣的演出方式呢?


註解

1、Jan Vansina, Oral Tradition as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23-24.
2、當中引用姚瑩《東槎紀略》道光三年的海變紀錄,句讀有誤。
3、轉引自Jan Assmann著、金壽福等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43。


《台江向望》

演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時間|2023/05/06 19:30
地點|臺南市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臺南市安南區怡安路二段102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