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誰保持聯繫?《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
1月
18
2023
保持聯繫(創造焦點提供/攝影黃星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70次瀏覽

文 許仁豪(駐站評論人) 

這是一場新馬戲的演出,在裏頭我們依舊可以看見傳統馬戲的觀演關係:表演者挑戰身體極限與物理邏輯,以精湛技藝(virtuosity)吸引觀眾眼球,讓觀眾讚嘆不已。但傳統馬戲得以成立的神乎其技,比如高空轉圈、人體疊加、平衡感懸吊、拋擲與輪轉,雖然在這個表演的不同橋段都陸續出現,卻已經脫離炫技的層次,成為服務編導理念的肢體律動與畫面構成元素。 

編導王弈樺在節目介紹現身說法,表演的靈感來自於親身生活經驗體悟。編導來自高雄岡山,北漂生活多年,長年與南部家人聯繫,從很貴的市內電話到免費的線上通話,科技的形式似乎讓與親人的聯繫更加方便,但卻也改變著親密關係的經營、人與人溝通的身心靈狀態,還有我們對真實與虛擬的認識。1而這樣的改變對於生活在新科技時代的我們意味著甚麼?更加滿足了我們原生的親密關係需求?還是將人與人的關係虛擬化,無窮無盡散佈到各種數位社群空間,從最早的ICQ到現在的IG抖音,我們的身分與他者的關係,早已無窮幻化成各種ID、頁面、留言、與表情符號,看似多元解放無邊無際,但卻又虛無空洞無處可去,人際關係數位化後是否變成了無止盡的數位耗能?《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以馬戲表演裡人身與環境的非常關係,透過表演者間肢體的碰撞與欲迎還拒;表演者與環境物件的拉扯、吸引與排斥;最後是表演者與時間有形無形的關係,嘗試回答以上問題。 

還記得smart phone出現之前的時代,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廣告詞是這麼說的:「科技來自於人性。」如今看來,這大概是元宇宙時代來臨之前,人文主義餘暉的最後一瞥。在早已被數位技術穿透的今日,我們大概不會再天真地認為人是萬事萬物的尺度,人發明科技,而科技最終必須服務於人性。世界早已經走到了一個相反的時代,人發明了科技,但最後卻被科技所異化,科技反過來改變了人性。 

《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的展演結構從時間的向度來說,大致上演示了這樣的歷程。一開始表演者身穿我們熟悉的馬戲服裝,五顏六色的小丑拼布,搭配上誇張默劇化的肢體,魚貫接續出場,圍繞著舞台中央檯面上一座老式撥盤電話表演。電話鈴響,有人搶步接起,馬上有人箭步掛掉,然後彼此爭奪話機,是誰在電話那頭?又為何要切斷來電不讓通話?表演者的肢體與表情充滿了令人玩味的潛台詞,這一段的演出更像早期默劇電影,雖然在衣著與肢體風格上有高度的統一性,但每個人的表情與動作都乘載著一個具體腳色的動機與慾念,電話爭奪的場面調度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前因後果。這是電話溝通時代的人際關係,雖然看不見臉面,但每一次的撥號與接聽都小心謹慎,什麼時間可以打電話?對方是否會接起電話?都是每一次拿起話筒前反覆斟酌的問題。打電話與接電話都是帶有神聖感的儀式動作,每一次的接通與回應,都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與心思,每一次的對話都是反覆練習後的金言玉句,因此竊聽與切斷聯繫才成了帶有暴力的悲劇動作。 

到了後續的數位溝通時代。表演者紛紛換上像是太空人一樣的銀色外衣,他們從像是衛星外環的拱型裝置爬出來,在一個升起的方框裡,以極佳的肢體平衡,四個人在方框裡上上下下,游移擺動,搭配各種數位軟體的聲響,我們看明白了這是一個數位時代的人際關係網絡,一個視窗寄居著所有人的存在,隨著這些數位聲響,我們的關係持續改變,但千變萬變,都逃不出這個已經被規範好的方框,先前的人性掙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規範好的種種幾何圖形變化,存在虛擬化,看似高科技可以直達宇宙虛空,但卻也只能存在於這視窗方框之中。虛與實的錯位,到底對人生是好是壞?當一個依舊身穿花花衣的表演者推出一個實體生日蛋糕,彷彿是前朝遺老闖入這個新的數位時代。他繞著這些方框裡的數位人生為他們慶生,但離不開方框的他們只能努力伸手,用手指盜取一點真實的蛋糕來吃吃。我們是否都曾在社群媒體收到過無數的蛋糕貼圖呢?只要一秒鐘一個彈指,蛋糕就送達對方。吃到了,滿足嗎?快樂嗎?還是覺得空虛? 


保持聯繫(創造焦點提供/攝影黃星耀)

演出最後結束在拱型裝置的反轉,衛星外環翻過來以後變成了弧形蹺蹺板。表演者又陸續換回一開始的花花衣,以精湛的身體功夫,在兩側上上下下,人體與蹺蹺板結構巧妙搭配,兩造與兩端之間維持著一種精細但持續擺盪的微妙平衡。這似乎是編導最後給出的答案,關於科技與人性,數位時代與親密關係,即使在隨處聯繫,數位化身無處不在的今日,物質肉體的存在依舊重要,人要回到人性本真與自我主體,只有在肉身與環境不斷的拉扯平衡之下,以人的意志力讓宰制我們生存的結構持續擺盪,生活的真實定義才有可能回到人的自身。 

《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作為一齣新馬戲表演,結合了傳統馬戲的精湛技藝與現代舞的抽象概念探索,在身體技藝與哲學主題之間演示了一次精彩的結合。但新馬戲究竟要離傳統馬戲多遠?又要靠現代舞多近?才能繼續稱之為新馬戲?這大概是跨域表演時代值得持續觀察探問的研究議題之一。 

註釋

  1. 請見編導在線上節目介紹的說明: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95697181839593474

《保持聯繫 Keep in touch!》

演出|創造焦點
時間|2023/1/8 14:30
地點|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