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的情色詮釋學
12月
16
2013
陽台(臺大戲劇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4次瀏覽
王天寬(台灣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

「我們需要藝術的情色來取代詮釋學。」──蘇珊‧桑塔格。

桑塔格的〈反對詮釋〉以這句話作結,當然她要召喚的不是單純的性──不論享樂或受苦的──而是文本即身體,享樂或受苦的身體,是藝術作為可思的話語以外的一切。我們知道桑塔格是惹內最重要的知音之一,但或許「知音」這個形容對他們的連結來說並不完備。另一個重點是:雖然「性」並不是桑塔格這句話指涉的全部;但如果將它拔除或貶為廉價或更糟地──將它視為反思的客體,那麼這一點偏頗會使整個詮釋返回古老的那一邊──桑塔格反對的那一邊。這也是惹內的文本最困難之處:他的瘋狂和喋喋不休一開始就以肉體滿足為目的,行有餘力,才會去考慮精神和古典形上學。

當然我們未必要去重現惹內的瘋狂,在惹內雙重死亡的庇護下,人們大可用理性收編他的瘋狂,讓他變成一尊哲學家雕像,而且是不快樂的雕像。但此次臺大戲劇系畢業製作的導演張笠聲並沒有這麼做。他曾經說過他想做一齣沒有什麼話要說的戲,意思是將「發生」擺在第一位。一齣這樣的戲在最晦澀深沉的台詞和最痛苦的肉體折磨下,一定保有一種愉悅,因為《陽臺》首先是惹內性癖好的展現,導演用遊戲而非批判的方式讓它們一個個發生。白鎮豪的劊子手穿著SM裝束在舞台上手持皮鞭然後變成地獄之犬被駕馭的時候,我幾乎可以想像惹內如何在舞台下享用這一場景。

一齣徹底沒有話要說的戲是無法想像的,就像藝術作品無法避免被詮釋和生成意義,但至少可以勇敢地將表象/發生/愉悅往前擺一些,這也是我先後看彩排場和最後一場正式演出的感覺:第二次才細聽台詞,但我在失神的第一次就已經喜歡這齣戲了。(彩排場的及時投影在正式演出被拿掉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女王加冕的影像配合陽臺上眾人向後台慢動作揮手,對我而言是這齣戲最難忘的畫面。)然後才順便地(也是不可避免地)生成下文:

「我們希望一切越真越好」是這齣戲的宣傳詞,它也被革命軍寫成布條高高掛起,但劉桓扮演的「主教」可不這麼想。他最快樂的時候是在鏡子前,鏡子映照出一個聖人的形象卻無主教的職責,這個似真似假的中介地帶讓他得以存在;相反地當他變成主教本人──被「女王」許諾了身分及其職責,當他不僅僅是一件藝術作品──他被詮釋被要求介入甚至等同於現實,他失去了形象帶給他的快樂。姨媽/女王從未有過另一個讓自己安居的形象,她從未成為一件藝術品,那麼她像什麼,顯然地,她是一位藝術經銷商,我們還記得是誰讓藝術成為藝術的──絕不是藝術製造者──是賣它們的人。

姨媽才是真正的藝術家,不論她擁有的是一間妓院或一個王國,一旦她的藝術品被現實吞噬,她就開始重新布置她的工作室,以販售行為──反諷的是這齣戲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售票──重新找回藝術的存在。在工作重新開始之前,姨媽拿下王冠褪去了女王的形象對觀眾說話,當她再一次戴上王冠她不僅僅是姨媽,並且是演員張雲欽──畢業班的一員,導演用布萊希特的方式連結了妓院和鹿鳴堂、演員和觀眾。只有在這一刻第三層扮演才被顯露,雖然對親友團的我們來說,這可能是最顯而易見的一層扮演,所以張雲欽/姨媽最後的獨白是感人的,簡直就像畢業班致辭。當她說出「外面的一切比這裡更虛假」,是張雲欽的形象讓她所扮演的姨媽免於說教,以劇場人的身分留戀一個即將離開的劇場,而不是陳腔濫調地辯證真假的問題。

《陽臺》

演出|臺大戲劇系
時間|2013/12/08 14:30
地點|臺灣大學鹿鳴堂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