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愛情剛來過《愛情哇沙米》
5月
04
2018
愛情哇沙米(春河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97次瀏覽
羅家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愛情哇沙米》為「春河劇團」17年前之作,並於2018年重新整合復刻。故事主軸以三位女人從中學深交的閨蜜,在一次電影院中的聚會,共同探討著生命不同階段的愛情觀,來作為開端,議題內容包含跨性別、女性主義以及社會當代的寫實現象等,透過這三位女主角的各個不同的婚姻面向:一位從電視台節目製作人的娟娟、一位從知名婚姻關係專家的靜如、而另一位則是從兒童英文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美珍,並且在三位與各個老公的互動關係上,來共同反思生命中對於愛情的價值觀。

演出形式以「經典愛情音樂劇」作為呈現,開場在「歌舞劇」的演出形式當中,個別將三位女主角在段落的獨唱當中自報家門,然而,開門見山的第一首曲目〈如果愛情像電影〉,巧妙的將三位女主角的角色個性伏筆埋入其中,舞蹈設計則以「爵士舞」作為基底,舞蹈設計上,以大動作爵士舞姿態呈現,簡潔有力,使舞台畫面具有張力及乾淨俐落。然而整齣劇在愛情的交織線中,直到最後在Hotal抓姦時,才真正的掀開每對夫妻對於愛情的慾望、渴望以及壓抑。娟娟要如何才能夠再度讓他的老公Michael,為她寫一曲屬於她的歌,來「重溫愛情」;靜如該如何與他的老公Tony一起找回愛情中的「信任」;美珍雖離過一次婚,但對於自己離婚後所面對同性愛情的歸屬感當中,該如何勇敢的面對自己?直到最後,她們三位又回到了以前童年在電影院的聚會現場,從高中時探討著對於愛情的期盼,到出了社會經歷愛情風霜後的梳理,雖美珍在一次車禍的意外當中,離開了她們兩位閨蜜,但靜如提到:「有些人,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看不見,也聽不到,但就是可以感覺得到,祂就在我們的身邊。」這場最後一幕,娟娟與靜如牽著手合唱,而美珍則從另一個空間來將她們兩位閨蜜的手上下緊握。

「有人說,愛情像什麼,我覺得愛情就像哇沙米一樣,有時沾太多哇沙米,一下次嗆到直衝腦門。」

在詞曲創作上,每首歌曲的曲風獨立鮮明,饒舌歌曲部分為〈金剛芭比RAP〉,該曲目為蕭志瑋以饒舌的形式演唱,整首歌曲的節奏和與觀眾的互動效果極佳,寫實的將「跨性別」視野的口語及實事置入。平行時空呼應的歌曲〈男人歌(三溫暖)〉,將男、女性舞台個別分為右上二樓舞台及左下舞台,男人們讚頌著對於女人的需求,詼諧又寫實的歌詞,直入人生,就服裝造型而言,以強烈對比的色彩女生「紅色」浴巾、男生「綠色」浴巾作為視覺上的區隔。

在戲劇詮釋方面而言,蕭志瑋成功的將主要及反串角色詮釋的層次分明,例如:金城、電視台節目助理、CALL IN宅男、金剛芭比、警察等。其中「CALL IN宅男」角色的戲劇節奏最為突出,每當美珍在主持兒童英文廣播節目時,「CALL IN宅男」每次被節目掛電話的同時,對於美珍的獨白之反差效果相當鮮明。

最後,在《愛情哇沙米》的三位女主角(娟娟、美珍、靜如)從高中時期閨蜜們對於愛情的渴望,到所遭遇的這一趟愛情之旅的過程中,能使觀者反思對於愛情的「價值觀」,以及如何處理面對的勇氣。

《愛情哇沙米》

演出|春河劇團
時間|2018/04/28 19: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同開頭合唱的歌曲〈如果愛情像電影〉,每個一個人對於愛情的觀點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就會依循所設定的想法而演出一齣屬於個人風格的愛情電影,藉由這首開場曲引領進入角色各自對於愛情的詮釋,以及婚後所面臨的各種難題。(何佳樺)
5月
11
2018
即便忽略戲中種種對於議題的消費,作為音樂劇基本的歌曲,請來了歌手跨界,但音樂編曲之俗套以及充滿過往台灣流行樂修辭的歌詞,使得音樂劇中歌曲作為建立人物心理狀態的手法,都迷失在一團無病呻吟的黏膩裡。(鐘煒翔)
5月
08
2018
我認為《伊南娜計畫》若能給出指引,那將會是尚未深究葛式劇場的神思,也就是通往過去、根源又能面質當下處境的當代敘事。
4月
14
2025
無論怎樣,《伊南娜計畫》是觀戲體驗的稀珍,一方面,受惠於劇場本是殼牌倉庫的樸實,沒有複雜機械的舞台設施,讓觀眾得以聚精會神於演員的臨在與肢體動作
4月
14
2025
觀賞完《熱帶天使》,思索其中提及面對身為台灣人命運的提問,卻無從在劇中得到任何深度的思辨,反而淪為過度美化的情感故事,以天使的角度來敘說這些歷史下殘酷的艱難時刻與身分認同
4月
14
2025
這股喜劇感的格格不入,倒也不能歸咎於個別的選角或情節,而暗示著更大矛盾的未解決:觀眾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倫理位置來觀看、理解與反思戰爭及其經驗,才算恰當?
4月
14
2025
本文要處理的,既不是對於歷史、原作的比較考據,亦非限縮在免去歷史責任的表演效果,而是著重於,2025年版本《熱帶天使》所作出的種種選擇,如何透過音樂劇的形式外顯,反映出了對於1940年代歷史創傷的無法面對。
4月
14
2025
《未竟之歌》的「未竟」是關於人類是否仍有餘裕實踐那些尚未完成的未來。人類腳掌不斷向前,表示不可回頭的線性氣候變遷已進入臨界點,無法重啟或撤回,但是往回走是有機會的嗎?
4月
11
2025
脆弱、凶險、恐懼,都是追隨挑戰的必要之伴。在一個自由表達、詮釋過多的時代中,我突然覺得《無涯之軀》的前衛性帶有種古典,那種對技術硬核的堅持,滿載、加值、不知終點所至
4月
1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