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與現實擦肩而過《重演─在記得之前》
6月
13
2012
重演—在記得之前(陳長志 攝,周先生與舞者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4次瀏覽

演出:周先生與舞者們舞團

時間:2012/06/08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文 謝東寧

即便是全球化資訊流通快速的今天,藝術觀念的傳遞仍然是緩慢的。例如臺灣的舞蹈界,每年藉由如兩廳院主辦的藝術節、新舞臺「新舞風」、關渡藝術節、臺北藝術節…等等單位所邀演的眾多國際現當代舞團,所展現之各種新穎、多變之舞蹈形式觀念,按理說國內所接收到的舞蹈訊息,應該與世界舞蹈潮流差距不大,但是回首檢視國內舞團的創作,其所展現的實際面向,相對來說卻顯得保守。

而日前由周書毅所創辦的「周先生與舞者們」,於中山堂光復廳的《重演—在記得以前》,卻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編舞者能夠將其所吸收到的國際舞蹈潮流,大膽實踐於其創作之中,並且還能找到恰當的融合方式,展現出一個相當不同的臺灣當代舞蹈風貌。初登場雖然有些生澀,整體編舞脈絡後段稍微語焉不詳,舞者尚未能抓得住,這種極需要展現個人特質的表演風格,不過能夠勇敢成功跨出第一步,那就表示未來更值得期待。

周書毅本身是一個相當具有個人魅力的舞者、編舞家,最大原因就在於其不拘形式的靈活自由舞蹈方式,及靈敏的舞蹈嗅覺,在國內講究舞蹈師承的風氣之下,他個人獨自一派,並且專心將眼光瞄向世界的當代舞蹈。此次的演出來自於去年十月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環境劇場作品《重演》,而此種於美術館、戶外空間跳舞的形式,正是當今世界舞蹈潮流,重要大師如崔莎.布朗 Trisha Brown、莎夏‧瓦茲Sasha Waltz、姬爾美可 Anne Teresa De Keermaeker,都有此類作品,甚至如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傑宏‧貝爾Jérome Bel等人,乾脆在美術館創作讓觀眾自己跳舞的裝置作品。

而這種形式主要探討的,是身體與空間的關係。此次重演的《重演》,將場域選在日據時代落成的中山堂光復廳,這裡曾經是台灣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一進入這個挑高懸掛三盞富麗堂皇水晶吊燈、環繞二樓巴洛克迴廊、及復古的木質地板宴會大廳,立刻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莊嚴跫音,而編舞者將舞作的主軸,準確聚焦在「時間」這個題目。

舞蹈由一位白衣女孩於樓梯口舞台,配合爵士歌曲Summertime樂聲,優雅地跳繩中揭開序幕,接著一群舞者在二樓迴廊,踏出整齊畫一的腳步聲,這個聲音與接著出場,身著紅色西裝的周書毅,撿拾撲滿地板上白紙的聲音,交織成歷史與時間的交響曲,而穿紅鞋的黑衣女子,也開始踏著高跟鞋腳步聲,在空間中來回走動,似乎在尋找些什麼?

在「舞蹈劇場」中,舞者個人內在動機所展現的身體姿態,是支撐舞蹈動作的重心所在,於是舞者個人特質的大方展現,便決定了舞蹈的質地,而這在整個舞作,特別是幾個Solo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穿毛皮背心、豹紋高跟鞋女舞者,在生物性內在律動的聲響中,如返回獸般的慾望,或者最後藍衣女子拿了一個水杯進來,又若無其事地出去,以及全部舞者如拍照般聚在一起,各自展現姿態然後又各自起舞。

聲響工作者許雁婷,設計了不同段落關於時間的子題,相當成功地烘托舞作內容,讓舞者的身體動作充滿詩意,特別是在寂靜的時刻。但是當聲音進入前總統講話的混音,也就是舞作從抽象的時間概念,進入具像的社會現實,當一群舞者開始舉手服從,甚至開始盲目混亂之後,很可惜舞作也跟著失焦。而這問題在於,形式容易模仿,內容必須創造,而創造的方式,還是必須與現實對決,譬如這空間古蹟樓房的斑駁歷史,舞作並無意碰觸,這場域只能靜靜地站在一旁當裝飾。

最後,像行動藝術般,舞者陸續拿出鏡子,放在地上並且怪異不按章法地起舞(或扭動),舞作以眾舞者跟著周書毅大膽玩耍舞蹈做結束,對照節目單上預告「周先生與舞者們」於年底的演出,下一個編舞計畫Ⅱ《編舞,還有什麼可能?》,更充分顯示出周書毅對於舞蹈的不斷創新論。應該要很慶幸,台灣有這種個性鮮明、勇於學習嘗試,並且作品完成度極高的年輕舞蹈編舞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