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道場《Shapde 5.5》
10月
06
2014
Shapde 5.5(牯嶺街小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1次瀏覽

演出:劉守曜

時間:2014/09/28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文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四層布幔,疊合成一面斜傾向前的舞台,近逼著觀眾,開始時是雜訊一般的光點和線條,投影流瀉過屏幕眼前,逐漸而有了一些斑駁成形的影像。窸窣聲響中,可見人影隱微於斜幕之下,貼附、遠離,投上的輪廓,在舞台側邊的光束遠近中曳長、剝離分散如雙生,或聚合,成為影像的同一平面。但有時,又因觸及了布幕而致使皺褶凸起,像油畫那些成塊的顏料,令視覺突然觸摸到了影像的物質形式。

劉守曜說,《Shapde 5.5》設想影像為另一個角色,探索其與身體的關係。四層彈性布在序幕之後,隨四個角落人為如懸偶般操控繩索以升降,隨著獨舞者的進入,而變換劃分著空間的不同形式。劉守曜裸裎上身,身著豔紅蓬裙一如耳際夾帶的花,自舞台深處沿對角線慢緩走出;拎著裙擺,在空間中帶有舞踏的陰翳步姿,將自己揉搓綻放成花,一顰眉,自持地一笑,到最後隱然轉入欲愛的呻嚎,同時影像打上裸身在家庭影片間突然一幅歡愛光影的定格。

《Shapde 5.5》分作三個主要的段落,都從層疊的包覆意象始,至掙脫「重生」終。充滿陰性身姿的第一段,最後脫去紅裙如花托,如蛻,蜷縮殘存於場上,獨舞者裸去身上所有的意符,令人想起了繁花落盡的《紅樓夢》終幕,一片舞台的空白,唯剩下身體,剩下體腔中所發出的聲音,然後暗燈,退出。光再亮起,是觀眾席後投出的膠卷影像。劉守曜與影像創作者區秀詒、吳俊輝、李少莊等,在作品中穿插引用了十六釐米、八釐米,到數位攝影等不同形式影像,突出了影像機器在播映時的媒材特質;在流動的光影中,有時我們視線不禁被攫獲住的,反而是身側快速轉動置入的長長膠卷,更是運轉時機器粗糙摩擦的聲音。第二段劉守曜換著西裝制服,進場問候般唸出台詞:「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踏著走路的腳步,穿梭在層疊變換構成出的幕間彷如日常。

那段一再重複唸出的台詞是《馬克白》第五幕第五景。除了文本所指涉的哀歎意涵外,劉守曜說:「我會用此段台詞作為劇中唯一語言表達的原因,是因為這段台詞是我20年前在紐約接受SITI劇團鈴木忠志訓練法時,完全靠聽聲音而記下的字句。」(節目冊〈獨舞創作筆記〉,頁3─5)這些最初不帶任何意義,而純然為感官性的聲調、聲音,成為劉守曜嘗試帶出身體感與潛意識的回憶路徑,但此時當然業已糾纏有新的語意的層次。他反覆在台前回轉,拉扯著布幕,跨越起伏的空間;台詞唸著到後因嘶吼而終回返純粹的人聲和情緒。大塊布幔從頭罩覆而下,他最後站成靜止。

裝束再次褪去,末段,劉守曜在一個小小的圓裡儀式性的繞行,若打有變化的手印。蜷縮在地,一如最初的嬰孩,如葉瓣,如蛻,而此時影像投影在他裸身的背,是一朵一朵綻放開來的花。闊別十五年,五十年歲重作獨舞,肉身歷練時光如道場。劉守曜延續其對影像科技的思索。然而對觀眾來說,《Shapde 5.5》透過影像投影過程的顯露,尤其回到電影誕生之初的影像機器裝置,同時藉由回到人力控懸的舞台裝置設計上,在獨舞者全然投身,特別是相對於以言說語意的純然的肺腑聲音,除呈現陰翳愛欲等隱含意旨之外,更突出了肉身,人的肉身,影像的肉身。衰老,悲歡糾纏,褪去一如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