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暢行看藝術《土神祭聲之巫》
8月
03
2015
土神祭聲之巫(六八劇舍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8次瀏覽
黃智堅(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理事長)

對我來說,這是一場特殊驚喜的展覽,陶塑展結合劇場的演出。沒有固定的座椅席,也沒有固定的舞台。觀賞演出的人群腳步,也跟著演員移動,彷佛也成了演出的臨時演員。而展場鶯歌陶瓷博物館的無障礙空間,讓現場的身障輪椅族,也可以跟著人群流動於演出的空間。再回味,也是愉快的一趟展覽之旅。

當天豔陽高照把人的肌膚都要曬得灼傷,有點後悔為什麼要選在今天前去觀賞(展期至九月五日)。一進館口,看似移動來移動去的人群,似乎漫無目的,卻也有一定的規則移動著,有一位主持人在館邊講話,介紹著今天的展覽和特別來賓。在人群裡看著一男子,金黃散亂的長髮披肩,頭戴著類似神話的面具(面具超吸我的注意,很有創意,從事電影道具創作的專業人員,杜爾的創作或許是未來電影拍攝相關題材時可以好好參考的。),赤裸上半身,腰部繫著布條巧妙遮著下體,赤裸雙腳跪在地面……。人來人往,大家都因這奇特的人,而駐足不前。待一些來賓發言完畢,陶藝家杜爾夾著馬來西亞口音,以可愛的中文發言,透露著謙卑,又自然說著他的創作理念。看著跪在地面這特殊造型的男子,背部沁出汗水,身子也微微的抖動,好不辛苦,彷彿他是現場的人形雕塑?

隨著發言完畢,現場響起了音樂,眼前的人形雕塑也動了起來!一下警覺原來他是接下來六八劇舍現場演出的其中一位演員。他隨著南洋風味加上神話意境的音樂律動,而扭動起身子來。在前方有一黑色披風的抖動下,又一位似是王者的現身,帶起現場一陣的神祕旋風,旁邊幼童張大眼睛和嘴巴看著現場男子演出。而人潮忽有一陣騷動的往我左邊的樓梯指去。又一位演員現身,閃過現場人群,努力的看過去時,在後方(我以為前面就類似舞台的空間),還有舞台!又一位演員在人群中走出來……這無所不在,沒有固定界線的舞台,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四位演員,朝著左邊樓梯演了過去,攜老扶幼的觀眾人群、手牽著手的情侶,也隨著演員而移動,這沒有彩排過的自然成形,好像自然的像似演出的一隅,而杜爾的陶藝展品,也自然形成一界線,好像也成現場劇場專設的道具,活靈活現的映照著,更顯出杜爾作品的神祕意境。演員在劇場展演和陶藝作品的水裡來火裡去相映成輝,讓人忍不住注視在演員身後或旁邊的南洋風的陶藝創作品。

意味著生命意涵的生殖器官,大量的融入了杜爾的作品(陽具意象於南洋文化裡意味著生命般的驕傲),一根又一根的矗立在現場,在陽具底下滿地爬的精蟲,甚至爬到了牆上,是要祈禱迎接神明的到來,將之化成生命?從展演開始,我的輪椅也隨著人群移動,但心中也已有準備,可能再一下步的移動過程中,我可能被人潮抛得遠遠的……就像我坐著輪椅行走於號稱開化的台北都市,可能一個小小的階梯,就把我和幸福給隔開,隔得遠遠地……。我不就像是那未成生命形體的精蟲般,努力的游向前,想獲得神明的力量,轉胎成人?但意外的是,隨人群移動過程中,我在人潮腳下看見斜坡道的出現,這意外的驚喜,讓我輪椅可以又隨著人潮走近,另一舞台邊,看著演員詮釋南洋的原住民,在祈請神明的到來。最後神明來與否,於我不重要,重要的是,神明來到我這了,讓我能隨著演員移動、完完整整的看完展演的演出。我活脫像游上岸的精蟲轉世成人!

在台灣的身障者,要能從容,又有尊嚴的觀賞一些藝術展覽,真的很不簡單。或許主辦單位謹慎的規劃動線將藝品安全擺放考量擺在第一位,但真的有多少主辦單位會考量到輪椅族或身障者的觀看需求呢?

這次的鶯歌陶瓷博物館觀賞《土神祭聲之巫》杜爾陶藝展覽,幸運的看到開幕跨界演出,不知是主辦單位的精心安排,還是巧合?讓我這輪椅族暢行也大開眼界杜爾的創作展覽。我期待在未來台灣的各地展覽都能感受到,身障的我們在觀看展覽時,也能無障礙!讓我於浩瀚藝術界裡,程度只有未成道的精蟲,也有機會陶冶成看懂藝術的人之一,祈請藝界的神明降臨殘障國度!這個豔陽高照的午後陶博行,想想還真值得。

《土神祭聲之巫》

演出|六八劇舍
時間|2015/07/25 14:00
地點|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