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的政治威能《華山突襲》
10月
15
2015
華山突襲(Ogawa Lyu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12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要在演出作品的欄位打上「華山突襲」,還得加個雙引號的框框,其實是個很詭異的事情,畢竟華山突襲實在是個很難被框在特定地點與特定時間的「演出」,倒是比較類似於將表演做為一種手段、不斷發生、並仍在持續進行的行動/行為藝術/社會運動。要怎麼定義「華山突襲」,應該一直都會是個模糊的問題。

然而,模糊性或許就是這一連串的突襲行動中,最重要的政治性意義所在。華山突襲的模糊性首先發生在對「評論人」身份的再界定:一般而論,評論人時常被認為應當抽身於作品之外,以袖手旁觀的犀利冷眼看出創作者的無意識、時代的集體性、當代表演藝術的流向與趨勢......(之類的),而為了維持評論的客觀性,評論人最好也不要跟創作團隊有什麼瓜葛。不過,華山突襲打從一開始就讓「評論」必須發生在行動當中,畢竟華山突襲在行動的方法上,主要使用聲音、身體、動作、觸覺、溫度,這些行為都相當需要身體與感官的投入,倘若沒有做中觀察的體會,沒有與突襲者的閒聊互動,實在很難從置身事外的位置觀察到什麼東西,更無法只用眼睛跟腦袋便能理解這些突襲行為的意義所在。我必須承認,當評論人開始必須投身其中,評論才能發生時,這篇評論自然是不若待在觀眾席之類的評論那麼「客觀」,雖然我認為在華山突襲的例子裡,主觀應該比客觀重要且真實多了。

讓我舉個具體的例子吧!在某個週末的下午,其中一位突襲者帶領閉著眼睛的我,從位於華山園區右側的遠流書店,一路經由廣場的木棧道緩步慢行至果酒禮堂旁,視覺的關閉讓我對溫度的感受瞬間變得敏銳了起來,我開始感受到四處鋪設柏油的華山園區是多麼悶熱難耐,而有草地的地方如此涼爽卻又相當稀少,在四連棟中間的通道也沒有樹蔭與座椅,這讓我在炎熱的夏日裡,只想趕快進入展場或商店內吹冷氣。「他不要我久待」,這是我用溫度理解華山空間後所得到的訊息。而另一次在光點華山前通道的身體練習,也同樣告訴我這點;那次的練習是用雙手反覆劃八,並在過程中感受身體內外氣息的流動,但每當我的八劃到外圍時,總感覺到循環的氣息被鐵架與玻璃所搭建的通道所截斷,牆上電影看版的強烈光線也時常阻斷空氣的流動感,我只好四處尋找著可以好好劃八的去處,結果發現最好的位置是在尚未進入通道口前、還可以看到天空的區域,但只要一進入通道內,所有的光線、建材、溫度所共同指向的方向,不是要我直直走過去,就是要我走進去電影院。

既然他不要我久待,我就偏要待。戲耍華山對公共空間的規制,便是華山突襲的第二個模糊性:華山管理單位對華山的空間規範很清楚,運用柏油、木板、玻璃、草地、光線、聲音,明確區隔出什麼地方是展區、休憩區、商店、餐廳,即便沒有文字指標,每個走進華山的人一定不會搞錯,也會自動地在被劃定是什麼的地方做屬於那裡的事。然而,華山突襲會發動的原因,便是因為華山在幾年前,並不是一個被如此清晰規範的所在,人們可以在華山的任何區域隨意地閒晃,而不用被規定要在這裡吃飯、要在那裡消費、這邊不要坐著、到那邊再坐,藝術家的進駐更無需通過官方審查,也不用繳交高額的場租費用。因此,華山突襲的突襲者們認為,現今的華山名為「公共空間」,實則一點都不公共。

為了喚回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突襲者們開始在華山管理單位不願人們久待的地方盡情遊蕩,例如在不希望你停留的地方打太極、在不希望你躺下的地方野餐、在巴不得你快點花錢進館參觀的走廊跳舞、在希望你購買文創商品的地方閉眼遊走、在各種商家交織嘈雜的音樂之間唱歌,反正這些音樂都互別苗頭到讓人精神錯亂,突襲者只是透過聲音突顯這個事實而已。在每一次的突襲行動中,突襲者藉由開啟華山空間的不同用法,以鬆綁被官方與資本主義所明確規制的公共空間,也為了能持續地行動而不要被警衛趕走,突襲者把目標放在發覺華山管理空間的灰色地帶,並在「可以/不可以」的那條線上盡情嬉戲、游移。畢竟如果華山真的是個夠公共的公共空間,為什麼人們不能在義麵坊前面做瑜伽呢?但重點從不是要把餐廳前面變成瑜伽會館,它也可以是舞廳、禪修場、星光大道,或就是個交誼廳,所以華山突襲的目標並不在衝撞或改變現有的空間規制,反而是重啟公共空間的模糊性與多樣性。

過程中,突襲者們發現維持模糊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玩」,這也是華山突襲的第三個模糊性。玩樂的力量超乎突襲者們的想像,當突襲者將注意力放在與彼此嬉鬧時,不僅能瞬間消融突襲者對華山的防備心,以及好像要反抗什麼、成為烈士的責任感,同時,玩樂也在突襲者與華山的遊客之間,建立起某種有效的連結,讓突襲者原本在這個不太歡迎自己停留太久的公共空間所感受到的莫名壓力,似乎都能在玩耍中瞬間消散,而不再害怕或擔憂會不會下一刻就被警衛帶走。與突襲者擦身而過的遊客,也因為看著這群好像玩得很開心的人而感到好奇,於是觀看、停留、詢問、交談,此時,雙方的交流與對話便成為了可能。

華山突襲大概玩了十來種遊戲吧!舉凡饒舌Battle、動作傳遞、鏡像模仿、即興舞蹈、呼喚絕不回頭的人回頭、在兩個聊天的人中間大吼大叫、閉眼摸索草間彌生的人形看版......,有時候這些行為看起來像是個表演,例如在木板地上即興跳舞的時候,還真吸引不少的「觀眾」,有時候又只是閒聊、遊蕩、嬉笑、戲仿,讓警衛或店員時不時的出現觀望,不知道該趕還是不該趕,畢竟突襲者們沒有破壞公物或妨礙他人,只是做些不被期待會出現在這個空間中的行為而已。這些模糊的玩樂行為或許不若反抗口號來得激情或具體,但當人們開始交流彼此對華山的記憶,並一起發現公共空間是否存在著不同的可能與想像,趣味便成為了華山突襲的行動中,最能聯繫彼此溫度的有效介質。於是,即便沒有完整的論述、與當權者的斡旋、令人潸然淚下的演說與歌曲,這種常見於社運場合召喚集體性的方法,華山突襲透過玩樂所構成的模糊性,卻仍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與態度,畢竟,以模糊流動的姿態存在於規範明確的文創空間場域裡,而他人會因此覺得有趣或不安,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政治。

「孤臣無力可回天」,華山突襲的發起者劉純良這麼對我說道,畢竟華山的商業化已成定局,抗爭的時機也早就過去,若在突襲行動中訴求激進的反抗立場,換來的或許只是更多的警局案底與法院傳單,但華山的空間性質仍不會因此改變。與其壯烈的衝撞,突襲者們更想問的是:「華山還可以是什麼?」,維持答案的模糊性並不是放棄找尋實質有效的解答,而是不讓公共空間應具有的異質性與流動性,在已被商業化的清晰空間規範後,又要再被激情的言語所制約。模糊可以是種立場,對華山突襲來說,正是透過人際之間的玩樂與互動,鬆綁彼此對空間的慣性認知,在現今已行文創之名行商業百貨之實的華山,還能藉由模糊性的介入,讓原本就屬於公共空間的華山,能重新再貼近「公共」一點。

《華山突襲》

演出|2015華山突襲
時間|2015/07~ (迄此時仍進行)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