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成為主角的表演現場《山瘟》
6月
09
2015
山瘟(黃志喜 攝,窮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5次瀏覽
林乃文(專案評論人)

遙想一九四三年與溫義相遇,剛經過一場廝殺的兄弟們獾沿山路走避日軍,經過六日五夜眼前仍晃著痛的顏色血的聲音;耳窩還炸響打打打打機鎗的頻率。我祖上見這路無窮無盡,幾疑就是黃泉。他連連追問這路還有多遠哪,可是眼前幢幢人影無人回顧,只有鴟梟啣田鼠趁翅掠過,厲聲叫囂……。

──黎紫書〈山瘟〉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認識馬華文學,卻是馬華文學首次以「劇場」的形式被演繹於台灣。以黎紫書短篇小說《山瘟》為取材靈感,由黃思農和區秀詒兩位各自出生於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年輕創作者,分別導演上下半場。文字化為劇場,只見聲影幢幢,流光晃晃,離散於一甲子歲月以前的那截赤浪滾滾的往事,並不藉演員的肉身重現,而以光線、聲音、物件、機械,在歷史建築中流盪繚繞,而觀眾幽靈般默坐現場,如同見證。

其實馬來西亞離台灣並不遠,但我們對馬來西亞歷史很生疏,對馬來西亞共產黨的過往更無知──長達五十年的冷戰意識型態洗禮下,台灣人對共產世界的認識相當浮淺,連本島台共的史事也置若罔聞。在黎紫書筆下,馬共在熱帶叢林的游擊戰記,藉著「祖上」對一個游擊隊長山神「溫義」(竟與瘟疫同音)的追憶,摻揉了魔幻與史實,如夢似幻,如鬼似魅,一路從1940年代初聯英抗日、戰後被殖民地政府反目、1950年代被獨立後的同胞當成仇敵,飄零流落如幽靈,刀光血影與敘事者的鼻涕紅眼混融一團。

在1940年代台灣日治晚期興建(本世紀改建)的日式房舍裡,聆聽著相似年代的異地故事;黃思農讓台共與馬共的敘事互相交錯滲透,貫穿其中的是我們都不在場的事實──故事發生時我們都不在場,我們述說時故事主角不在場。不在場的魂魄一開始附身於書籍,一本本都宛如沉默魂靈的棺木,從天而落,亂疊地板,宛如墳塚。影像投射在床脇、牆壁、榻榻米地板構成的角落,晃動著山林裡的漫步者身影,恍惚令人聯想到白色恐怖時期亡命於鹿窟的劇作家。從小螢幕擴散到整片空間,彷彿幽靈自牆角探出。日式房舍的素樸質感,成為大自然最好的畫布,但見葉脈栩栩,隨風動吸吐。以質感契合度來說,現身於西門町和華納威秀的畫面就不太匹配,徒餘概念而已;在床間撥奏如DJ的年輕臉孔,也同樣令人斷想飛回現代。

下半場氣氛更加純粹靜謐,在一片微明幽暗中,感官首先溺進一片無言的聲光沼塘中。區秀詒使用二戰到冷戰時期新聞用的16釐米機器在現場放映。不連貫的殘缺影像、數字、光點等等在牆上不規則地躍動,加上鏡頭前飛動著紅光色片,和機器運轉的機械聲,竟把小說中「痛的顏色血的聲音」和「耳窩還炸響打打打打機鎗的頻率」召喚出來,人造光影猶似「陽光在林中千樹萬木撐開的傘穹上喧嘩騰攘」。影像本為不在場藝術,在這裡卻因為生產過程的曝現──原應隱身於「幕後」的操作者:在三台放映機之間忙碌地接播膠卷的導演本人,以及利用各種器物和人聲擴音製造「聲譜」演出的人曝身──而成為現場。

對我來說,這作品最獨特的地方,不在於「聲譜」多麼逼真地摹塑出故事氛圍,而是區秀詒的「逆反」性操作。在影像時代出生的我們,早已習慣於各種「不在場」的擬像,藉著不在場的音響和投影組合,虛擬自己在場的敘事幻覺。然而區秀詒的現場電影卻讓整個過程逆轉:現場製造影像、現場製造音效,敘述著不在場的對象,與我們的當下意識相遇。當膠捲在走,聲響在動,我們異常鮮明地感覺到時間正在自己身邊流逝,而非沈醉忘我。也就是經由這種時間意識的重新甦醒,意識更加自由地飛行於空間之中。

這兩部作品皆非線性敘事和非再現的形式,呼應了小說躍動的敘事風格及對回憶的後設自覺。這種對象並「不在場」的意識,意外地使人體肉身顯得多餘;以空間為容器,時間才是主角,光影與音聲皆時間的渡階,過往與當下在互相辯證。而當時間翩然起舞,生者與逝者,我與他者,敘述者與敘述說者,皆已界線模糊。我們讀的不是故事、不是符號、不是象徵,而是感覺,而所有感覺都鑲嵌在時間裡了,此時此地。

《山瘟》

演出|窮劇場(黃思農、區秀詒)
時間|2015/05/30 19:30
地點|台北齊東詩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