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彼時是哪一刻?《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
4月
23
2019
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耳邊風工作站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0次瀏覽
呂政達(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生)

時代轉變,變化最大也最不明顯的,便是城市地景了。其總在不經意間改變,哪邊又被剷平變工地,哪邊又新建好商場大樓,而我們所站立的這塊土地,曾經的樣貌又是如何?《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全名為《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城市打版術:小西門下的地景重返)從小西門原址周圍出發,尋找那些已經消失,卻還留在當地居民記憶中的城市地景。因道路拓寬被搬離的小西門城門、關押死刑犯的監獄與處刑的刑場、死刑犯勞動的魚塭,在深夜的城市漫遊中,一步一步地窺探過往的痕跡。

三位創作者分別負責主題「消失的小西門」、「消失的監獄」、「消失的魚塭」,除了「消失的魚塭」的創作者妳太甜是影像創作外,其餘兩位創作者婷詠、楊大德都是現地創作。戲,或是說導覽,從耳邊風工作站的門口出發,跟隨創作者婷詠的帶領,觀眾漫步在夜晚城市的巷弄中,聽著耳機中傳來的導覽聲與環境時而靜謐、時而雜亂的聲響交相呼應,觀眾可以自由選擇要存在於當下,抑或是遁入耳機中的導覽聲,感受一個又一個關於腳下土地的故事。

時間與空間的討論不斷在過程中發生,此地彼時的樣貌,過去的記憶片段與當下城市樣貌的疊合,城市的多重性也在過程中被建立,而過去一定就筆直地朝未來前進嗎?就像影像創作中訪談小霜阿嬤時,阿嬤不斷落入相同的記憶中,講述的內容不斷重複,彷若時間被停滯在過去,未來不未來,未來不會來;觀眾像是不經意落入城市的時空狹縫中,回溯城市曾經可能的景象,踏足在當下的土地,回望過往。

演出中對於多重性也有非常多的嘗試及探討,像是場域的多重性,演出一定要在劇場內發生嗎?日常生活的城市是否也能轉換成演出的場地,那又何謂劇場?打破觀賞演出的慣性,甚至「觀賞」這個行為也有多重的視角──觀演關係被交雜地建立,觀演者與演出者的觀看關係,觀眾之間的觀看,城市中的路人對移動隊伍的好奇眼光。當觀看的同時也在被觀看,觀眾就不再純粹,而是整場演出的一部分。誰都不只是被動的接收,更是主動的探尋、組織、重構當下的觀演經驗。

其中,當婷詠關於小西門的片段結束後,觀眾由工作人員引導至下個集合點,而婷詠則奔跑著繞道,觀眾在行走的過程中,可以不斷聽到耳機中傳來婷詠的喘氣聲、與工作人員溝通的聲音,一再地打破第四面牆,模糊演出與當下的疆界,觀眾與創作者是在戲裡還是戲外,或是觀眾已經進入另一齣戲當中?同樣地,觀眾進入KTV包廂看見楊大德時,也是這樣的情形。楊大德親切地招呼每位觀眾,就像是熟識的朋友,又快速地轉換角色進入演出。這樣的進出卻不令人感到違和,反而令人期待。

導覽式的演出常容易讓觀眾被周遭環境吸引而轉移注意力,觀眾身在此地,聽著彼時的故事,思緒又存在於哪一刻呢?但總會有某個當下,所有人都一起存在於這一刻。耳邊風工作站此次的演出令人驚艷,對於城市地景的過往探究與再建立,隨著台南夜晚的涼風,讓觀眾以不同角度認識這座城市。

《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
時間|2019/04/12 19:30
地點|台南小西門原址及周邊公私領域、錢櫃KTV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隨漫遊者漫遊的這一帶,曾座落於舊城區之內的邊角,城牆與城門的拆除、毀朽,並不保證記憶的保存,而更可能讓人習慣忽略、遺忘。這一晚的漫遊,亦是對紀念碑式地景巡禮的質疑。(吳思鋒)
4月
30
2019
他們奇異的重新縫合各種邊界,提供了一種途徑,直指城市的形狀可以如何建構、如何觀看,一座城市的樣子從來都不會(也不能夠)完全被界定、重現與建構,它是變動的,憑藉身體、記憶、歷史、虛構的囈語,每時每刻都有打版重製的可能,時而可見,時而不見,卻可以是如此真實的。(梁家綺)
4月
17
2019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