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風,哪有故事?《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
4月
30
2019
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耳邊風工作站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3次瀏覽
吳思鋒(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第一次停下來的時刻,與兩側緊鄰的家屋等長,無建築的暫棄空地,影像於底部的牆面開始播放,斑駁、裸磚的容貌硬生生疊在影像上,像無法美容整形的傷疤偏偏長在臉上,誰都無法視而不見。影像中的人,走在廢墟、窄巷,活在社會邊緣,畫外音有小霜奶奶的口述故事,她提到好幾次以前,以前監獄的犯人會到魚塭來勞動,她一再重複述說這組記憶,重複到更像她創作了這組記憶。

看了影像一會,我往後退,退出左右不再是家屋側牆遮擋的巷路,夜晚的風才如常襲來。香港講古佬雄仔叔叔,說:「沒有風,哪有故事?沒有故事,我們的生活如何安頓?」沒有風的人生,何以安頓?就像我們最後停駐的點,隨創作者/表演者(楊舜名)從大路邊一處鐵皮工程圍籬內的空地,走入一間連鎖KTV的包廂,一棟仍熱鬧經營的大樓,卻是以前的台南監獄。包廂內,表演者沒有說任何話,只是唱著日文歌,同時又點不到要唱的歌(還是,那些被卡掉的歌無法唱出口?)與舞蹈;風是冷氣的風,冷得讓人不舒服,風從無風的監獄擠穿出來,把完整的故事吹碎了。

演後座談,三位創作者自承他們收到的命題分別是魚塭(妳太甜)、小西門(張婷詠)與監獄(楊大德),卻一概面對著「消失」,但又各有各的虛構法則;譬如你太甜始終找不到魚塭(水萍塭),只能一再聽到小霜奶奶講述以前犯人會到魚塭勞動的記憶,譬如張婷詠不斷錯置事實所在的地點,似乎「流傳」比「標定」更重要,譬如楊大德從空無一物的待建用地走向黃金時段的KTV,更像曾在此勞動、住居的人走回監獄時期,渴望拾回破碎的歷史和語言。我們隨漫遊者(張婷詠)漫遊的這一帶,曾座落於舊城區之內的邊角,城牆與城門的拆除、毀朽,並不保證記憶的保存,而更可能讓人習慣忽略、遺忘。這一晚的漫遊,亦是對紀念碑式地景巡禮的質疑。於是,這些口述、影像、漫遊、歌唱等等,幾乎成了那句時常為人引頌,文學家葉石濤名言之反語(抑或陰影式的深度描述?)──「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也因為這樣,銜接小西門與監獄段落之間的塔羅橋段,雖然位址選在曾有日本東亞戰爭時,民眾遇空襲速躲該堂香案下便能倖免的和意堂旁公園,隱隱有著反敲信仰何在、時代變遷的意味,卻把這一路遭逢的「消失」所帶來的「從空白開始認識」、把「我」鬆開的未定域感給固定化了,也把這一路「漫遊」所帶來的「不連續的連續感」給擱置了。

受固定、擱置的身體感當下,倒是令人想起一開始那部影像裡出現的開光雞,開光後靈魂即死,不能殺也不能放,在路上橫衝直撞,直到老死──在地景消失的時代變遷裡,究竟還有多少的犧牲體,交換了今日城市的光鮮亮麗?這件城市的外衣,不就是影像裡那人沖完澡,裸身蹲在廁所地上、削去魚鱗所流下的那灘血?那裡,有風嗎?而漫遊著的我們,真的比那隻雞還有靈魂嗎?

《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
時間|2019/4/14 19:30
地點|台南市中西區大德街一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時間與空間的討論不斷在過程中發生,此地彼時的樣貌,過去的記憶片段與當下城市樣貌的疊合,城市的多重性也在過程中被建立,而過去一定就筆直地朝未來前進嗎?(呂政達)
4月
23
2019
他們奇異的重新縫合各種邊界,提供了一種途徑,直指城市的形狀可以如何建構、如何觀看,一座城市的樣子從來都不會(也不能夠)完全被界定、重現與建構,它是變動的,憑藉身體、記憶、歷史、虛構的囈語,每時每刻都有打版重製的可能,時而可見,時而不見,卻可以是如此真實的。(梁家綺)
4月
17
2019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