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國際/人際網絡《探索歐洲舞蹈市場》
11月
28
2016
探索歐洲舞蹈市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4次瀏覽
陳代樾(專案評論人)

Christian Watty

全球各地的藝術節、藝穗節、駐村計畫、舞蹈比賽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頭來,加上政府單位的補助,年輕藝術家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到國外呈現自己的作品。然而花費大把精神與資源出國演出,卻只是拿到國際市場的一張入場券而已,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人際網絡才是繼續受邀的關鍵。然而許多年輕藝術家對這樣的感覺大概也不陌生,到了熱鬧非凡的藝術節,卻有種不得其門而入的冷清。不只是不熟悉異文化的社交活動,對於各地場館、邀演機制與關鍵人物更是摸不清頭緒。

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的副總監Christian Watty,在衛武營藝術節之後,受表演藝術聯盟的邀請,在「為了明日的合作-國際表演策展人研究交流計畫」【1】以「探索歐洲舞蹈市場」的主題,分享如何建立自己的國際/人際網絡(personal and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在藝術節中藝術家、策展人、製作人從各地匯集,很多的機會都從一場餐會、一杯咖啡的緣分開始。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引起別人的興趣,了解自我定位和提供合作的可能性?

首先從自我介紹開始,Christian並非舞蹈相關背景出身,而是攻讀德法文學與文化管理,畢業後曾投入卡夫卡手稿研究,亦曾在德國劇院擔任戲劇顧問。他提到二十多年前德國的表演藝術生態與現今很不一樣,因為德國許多地區的市立劇院都有自己的團隊和製作,不太需要巡演移動。直到獨立藝術家開始興起,不同的場館或空間出現,這時就需要一個國家級的藝術平台作為藝術家和劇院的中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The International Tenzmesse)【2】因此形成,從小規模開始,隨著全球化的推波助瀾遂擴展成為國際性的舞蹈博覽會。2000年Christian從志工開始參與博覽會,之後加入節目企劃組負責國際網絡,因為他流暢的德法語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不同語區很好的溝通橋樑,現在則是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的副總監,是主要負責選節目的三個人之一。除此之外,Christian亦是駐村計畫「深究舞蹈」(Tanzrecherche NRW)【3】的專案經理、節目建議人(program advisor)、製作人與巡演規劃者(tour manager)。

輪到參與者自我介紹,Christian提出一些能快速定位自己並開啟話題的思考方向。首先「你會怎麼樣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在許多人都身兼數職,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角色與主題切入,取決於怎麼樣能引起共鳴和興趣。接著是「你所涉及的藝術是什麼類型?」譬如芭蕾舞、當代舞、跨領域、新媒體、社群藝術等等,雖然是刻板印象卻能快速產生一種連結或開啟話題。一般性基礎建立之後則開始思考「什麼是自己的特色?」為什麼別人要邀請你而不是其他藝術家?之後則跟隨很實務的考量「你可以提供什麼?」除了劇場或戶外演出,也許還有講座,甚至給一般民眾、兒童或專業表演者的工作坊。因為劇院都有拓展觀眾群的需求,提供這些協助的藝術家也更容易受到親睞。

講座的參與者包含創作者、製作人、編舞平台創辦人、場館負責人等等,在自我介紹的過程,Christian依據個人現狀開展出不同的討論,時常關乎一種心態的調整,讓不同角色在市場環境中能夠掌握有利的位置,不會處於忐忑顛簸的狀態。

許多創作者可能會很急切的要認識策展人,卻忽略跟藝術家聊天能獲得更實際的資訊,譬如藝術節與場館的狀況並在其中思考自己適合展現的地方。創作者有時候會很希望,有了解市場生態和認識關鍵人物的中介角色牽線,Christian卻認為那都是「別人的」人際網絡,如果策展人認為你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或你們很談得來,那樣的關係才是自己的,可能從姑且一試的好奇轉變為長久的信任。Christian尤其強調這種信任關係,作為策展人的朋友,他會來看你推薦的節目是因為他相信你的品味和判斷,這同時也是一場賭局,如果賭輸了,他對你的信任也會減損。因此有時候誠實可能比談成交易更重要,與其一味推薦手上的作品,不如誠實的說:「這次的作品可能不是最適合你的藝術節,下一個作品對你來說卻會非常完美!」抱持這樣的態度,友誼與信任卻是長久的。

很現實的依然是,代表機構能更容易與策展人進入深度的談話,因為他們不只推銷自己手上的作品,也有邀請和合作的能力。這樣平起平坐的關係比起舞團經理人更有優勢。另外歐洲的劇場生態資金也開始緊縮,若經過藝術經理人,則會收取15%的仲介費,代表劇院直接委託比起以往更具經濟優勢。問到策展人在選節目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的問題,Christian說明自己挑選節目三個思考的原則:藝術家具有的獨特性、作品能夠代表的普世性、符合藝術節需求。策展人喜歡看到有潛力的藝術家,必然帶有自己主觀的喜好,然而為建立節目的多元性,有時就算不喜歡的作品,也能理解其代表的價值和在藝術節中的位置。

歐洲市場並非廣泛而單一的想像,每個國家、每個劇院、每個策展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了解不同場館的物理限制(舞台多大、容納多少觀眾、需要多少節目)也很重要。另外則是不要吝惜推薦別人你覺得有趣的作品,資訊的交換也是維持友誼或關係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各個策展人的美學取向都很不同,與同行的創作者並非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保持開放的態度與長久的友誼卻是不變的法則。

註釋

1.「為了明日的合作-國際表演策展人研究交流計畫」http://www.paap.org.tw/News_ShowOne.php?news_id=154

2. 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https://www.tanzmesse.com/en/

3.「深究舞蹈」駐村計畫http://www.nrw-kultur.de/en/programme/tanzrecherche_nrw/#/

《探索歐洲舞蹈市場》

演出|
時間|2016/11/16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