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罷曲盡,讓熊貓們成為傳奇吧── 上海崑劇團創團四十週年《臨川四夢》之「大師折子專場」與《牡丹亭》(下)
1月
25
2018
牡丹亭(新象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3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無論崑曲對臺灣大部分觀眾是否遙遠,我想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可能都曾轉著「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這一段優美的唱詞吧。1992年上崑第一次來臺,一直到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臺灣演出,臺灣島內幾乎形成了「崑曲熱」。國中、高中的國文教材更跟隨這波熱潮開始選編《牡丹亭》及其他戲曲的曲文,高中國文老師甚至在課堂上以青春版《牡丹亭》作為教材。去年,完成百場海外巡迴的青春版《牡丹亭》再回到臺中歌劇院演出時,票房仍相當可觀。這次上崑來臺,《牡丹亭》也是五天演出中唯一售罄的節目,甚至還加開了3000元的二樓包廂座位的演出。

為什麼《牡丹亭》可以如此受歡迎?很自然的是,這部劇作對於一般觀眾而言,已經相當熟稔,除此之外,國、高中教育的推廣,也是讓這部劇作廣為人知的原因。不過,這次《牡丹亭》能夠售罄並造成迴響,有很大的原因是崑大班的熊貓們與青年演員們的合演。這一次上崑帶來的《牡丹亭》共串了〈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八折戲,雖然落掉的情節甚多,但不影響整體敘事(敘事內容也不見得是觀眾的主要目標)。從〈遊園〉談起,此齣由崑三班旦角余彬主演,基本上中規中矩的演完小姐遊園的情節,合乎大家閨秀之風範,只可惜在人物的詮釋上較無溢出或亮點。〈驚夢〉一齣由張靜嫻、岳美緹兩位大師主演,張靜嫻所詮釋的杜麗娘春心萌動,笑意藏不住但仍在閨秀風範之中,春睡所唱的【山坡羊】婉轉有致,特別是「遷延,這衷懷那處言?」一段,張靜嫻身段柔軟、纏綿,唱腔更是相當嘹亮且有彈性,人物在程式的規範之外,溢出了一種人物面對情感的渴望以及難以觸及的幽怨。

〈驚夢〉小生上一段更是經典,張靜嫻與岳美緹二人默契甚佳,第一支【山桃紅】的相遇相識到第二支【山桃紅】的雲雨過後,柳夢梅的唱腔、身段、眼神無一處不是風流蘊藉,臺下觀眾各個屏氣凝神,深怕沒抓住臺上演員每一刻的互動。二人下場後,掌聲雷動,接著〈尋夢〉登場的是上崑的青年旦角羅晨雪,她在此齣的表現除了讓我熱淚外,更讓我驚喜的是在上一次來臺演出《牆頭馬上》後的大幅進步。羅晨雪一出場,腳步穩健、大方自然,從容不迫上場後第一支【懶畫眉】唱得春心蕩漾,夢中即景如在眼前。拜了張靜嫻為師後的羅晨雪,在控制嗓音上又有了更多的彈性,特別是每個橄欖腔和收字歸音都做得相當細膩,接下來的【忒忒令】、【嘉慶子】、【尹令】更是看見了羅晨雪的靈動,兩首曲子在演唱上都相當有細節,如【忒忒令】中「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這一答似牡丹亭畔……」一句,唱得眼前有物、又驚又喜,【嘉慶子】、【尹令】更是讓觀眾走進了杜麗娘的腦內小劇場,夢中之人恍若在眼前,情緒反應是又羞又樂。比較諸多〈尋夢〉之演繹,華文漪等上崑演員在演繹上顯得較熱情奔放,省崑張繼青版則較文靜、內斂,羅晨雪雖師承省崑的路子,但詮釋上正好在二種「其間」,有一點奔放,卻又不過火,有著文靜,卻又不死板。

羅晨雪在這一次《牡丹亭》的演出裡獲得很好的發揮和表現,可以說是上崑相當值得期待的旦角演員。除了〈尋夢〉外,羅晨雪還演出了〈幽媾〉與〈冥誓〉兩齣。這兩齣的演繹上,羅晨雪雖不戴魂帕,但以長水袖和輕盈的鬼步演繹了鬼魂的形象。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幽媾〉一齣中與黎安之間的互動相當有默契,特別是其中於椅上兩人相抱、相對的演繹,讓作為鬼魂的杜麗娘溢出了常格之外,其奔放的舉止,與黎安詮釋的敦厚癡傻相對,更讓這幽魂夜媾有了可看性。不過,整體而言,此版〈幽媾〉還是稍嫌內斂。畢竟,在1999年陳士爭版《牡丹亭》中,錢熠除了在身段上表現奔放外,神情舉止更加張牙舞爪,全然張顯「魂媾」的迷魅與恐懼感。相對而言,羅晨雪的版本雖然熱情奔放,但其奔放之程度就遠不及錢熠了。崑曲理當是需要「協調」和「美」的,但誰又說為了貼合人物角色、情節等等,將摟抱等戲曲中少出現的動作設計入劇中就不具有美感呢?至少,在這次演出的〈幽媾〉身段在設計上,仍是充滿協調和美感的。

〈離魂〉大概是梁谷音在近年最常演出的劇目之一,或許大多數的觀眾都與我一般,對梁谷音的印象多停留在俏皮可愛的紅娘、色空,又或是敢愛敢恨的潘金蓮、崔氏。不過,梁谷音演繹〈離魂〉的杜麗娘,仍是有可觀之處的。就詮釋上,梁谷音在〈離魂〉一齣安排了非常多的舞蹈與身段,除了與春香在【集賢賓】一曲的前跌、後退的腳步外,後頭更有雲步的設計,比起張繼青版〈離魂〉來說,梁谷音所詮釋的杜麗娘明顯有了非常多的「技術考量」,且在表達人物傷情的反應上,較為強烈、外顯,甚至是帶著怨與憤。以省崑張繼青的演繹作為比較,梁谷音的詮釋較脫離文本中杜麗娘又病又弱的想像。整體來說,這一齣〈離魂〉較為懺情。「梁麗娘」在舞臺上的氣息平穩、身段步伐穩健,抓準的大概是那曲文裡那「心坎裡別是一番疼痛」的「痛」字。綜上所述,這可觀之處實在於梁谷音明顯的個人特色上。

蔡正仁的〈叫畫〉在演繹上,主要承襲了其師俞(振飛)派唱法、演法,與大多數女小生所呈現較內斂、含蓄的情感表現不同。叫畫最重要的過程是,必須要清楚地從以為畫上是觀音喜相的恭敬,連接到驚見人間女子的癡傻神態,並藉著唱、唸表達對畫中之人的渴望與溫柔,但不可過於輕浮、情欲。蔡正仁在叫畫一齣中,最特別即在其在【鶯啼御林】「她含笑處朱唇淡抹」一段唱對畫中之人拈朱唇(類似間接接吻),以及【簇御林】中「向真真啼血你知麼」把臉貼近畫中人的身段表現,雖直接明白但卻不顯得過火,十分俏皮可愛,逗樂了臺下的觀眾們,也滿足了崑迷們能夠難得一見常扮官生的「蔡明皇」回春扮演十八、九歲的風流少年。

整體來說,上崑這次帶來的演出都十分精彩,無論是熊貓們又或是青年演員們,各個都在臺上賣力演出,情感也相當真摯、動人。不過,仍可惜的是,除了《牡丹亭》外,其他「三夢」並不賣座。我想,或許是崑大班的光環高過於青年演員們,也或許是文本的挑選與剪裁不夠符合當代觀眾的眼光,甚至可能是舞臺設計、燈光設計(如花紅柳綠又令人眼花撩亂的燈光,又或是不夠流暢的換景與過份寫實的景片等等)並不吸引臺灣觀眾等等。以《牡丹亭》來說,經過多年傳唱,老藝人在不斷打磨中傳下的表演仍有可觀之處,然而,《邯鄲記》撇去文本不看,觀眾要看的若只是計鎮華與梁谷音,那換了人演後的看點又是什麼?再則,《紫釵記》、《南柯夢》我們只是要看情愛故事?或是人生的醒悟嗎?我想並非如此單純吧。

上崑熊貓們的藝術造詣,影響了臺灣許多的觀眾的審美,特別是在老戲的打磨上,提供了當代人觀賞崑曲的一種新眼光。然而,曲罷歌盡後,熊貓們仍不得不面對歲月的流逝,與後起新秀的青出於藍。中、青年演員們或許也得開始思考,上崑在逐漸脫去老師們的光環後,他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大家看見崑曲?看見他們?甚至是提供一個什麼樣的新眼光,讓舊有的觀眾能夠繼續守在戲臺下,讓新的觀眾走進戲臺。我雖非觀看、追隨崑曲一二十餘年的戲迷,但從大學開始至今,竟也連續了七年不斷。私心來說,或許有許多人都仍希望能夠看見熊貓們在舞臺上持續演出,但卻也不能否認歲月在他們的身上終究留下了些什麼。曲罷歌盡,就讓熊貓們成為傳奇、讓青年演員們接棒吧!最後,此篇文章雖仍有評點,但說是評又顯得嚴肅,就不妨當作一位戲迷的呢喃與心切之語吧。

《臨川四夢》

演出|上海崑劇團
時間|2018/01/03 19:00;2018/01/07 13: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位老藝術家幾乎卯足了全力,在臺上是又蹬又蹦,高腔更是一個也沒有少,竭盡氣力、試圖讓觀眾看見最精采的部分。真摯的情感完全投注於劇中人物,已讓臺下許多觀眾們,忍不住流下了感動與不忍的淚水。(林立雄)
1月
23
2018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