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電影的紙電影《奧德賽漂泊記》
6月
11
2015
奧德賽漂泊記(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2次瀏覽
張明惠 (藝術教育工作者)

鏡頭下現場手繪的線條、墨水隨機暈染的濃淡,繪畫者透過畫面說故事,並利用攝影機即時投影,加上趣味橫生的live配樂,《奧德賽漂泊記》從一開場就令人驚豔,英國紙電影劇團把著名的荷馬史詩透過手繪、剪紙、摺紙模型創作的手工紙偶,運用電影拍攝方式重新改編詮釋成適合闔家觀賞的版本,精湛的操控技巧與攝影角度安排讓觀眾在欣賞戲劇投影的同時又忍不住一邊窺看操偶師變魔術般的操偶功力。

操偶師藉由紙偶在鏡頭前的距離差,讓單薄排列的紙張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效果,以人工移動紙偶配合鏡頭,讓攝影機能從不同角度拍攝,使前後位置的紙偶精準穿插在畫面中,筆者觀察發現,這些紙偶幾乎都不超過A4紙張大小,要使這樣精緻的紙偶在面積更有限的鏡頭前準確呈現特定部位,想必歷經長時間的磨合,而利用數個攝影機同時拍攝並投影的手法,堆疊影像層次模仿電影後製視覺效果,將紙偶的意識流、腦海中的畫面在沒有電腦特效的幫忙下也可以直接呈現,種種因素搭配的技巧與製作巧思讓筆者不由得嘆為觀止。此外,將紙偶的肢體拆解製作和表演,不同於中國皮影戲偶最後組合成一體的成品,考量攝影鏡頭的有限視角不需全身入鏡,分離式的紙偶肢體有更靈活的發揮空間,而紙偶電影有別於皮影戲的「影」,因為有攝影機實體拍攝的助力,所以更多了「像」的豐富視覺感官。

本次演出僅兩位操偶師和三位配樂師,要負擔的工作相當繁複,特別是配樂師不僅要演奏樂曲還得同時為情境配音、製造聲響效果,舉凡雷電聲響、下雨、碎石地,到各種動物叫聲的模仿都有賴配樂師製造,空閒之餘也需幫忙操偶,和台灣偶戲演出生態頗為相似,現場除了運用效果器或各種物件配音,樂器種類也十分多元,還使用了少見的鋸琴與口簧琴等,其他例如用電鑽聲響替代摩托車引擎聲(據悉在大陸演出時使用吹風機)取材相當靈活,配樂師偶爾依據情節和曲風換搭造型,也為戲劇氣氛增添趣味。值得一提的是,《奧》劇除了原創配樂扣人心弦外,現場伴奏方式讓人想起早年默片的播送情景,空氣中音樂演奏的波動有強烈的情緒渲染功力,即使沒有台詞傳達光聽音樂看著電影畫面也足以感動落淚。

最後筆者想談談《奧》劇的戲劇內容,以約略七十分鐘的時間來看一部紙偶手工電影,算是長時間的演出,相對事前的製作和排練也必定工程浩大,不過若以史詩角度來檢視劇本,這樣的演出時間注定在情節上走馬看花,可惜奧德賽膾炙人口的冒險經歷和機智的應變謀略在此都無法感受,因此觀眾原本因操偶技巧與拍攝方式而被勾起的興奮情緒,在熟悉表演形式後,將焦點轉移到劇情時熱情卻很難持久,但從改編的角度來看,情節著重奧德賽一家人彼此的牽連,營造更適合各種年齡層觀賞的溫馨氣氛,戲劇內容視演出國家融入地方文化,拉近了外來作品和台灣觀眾的距離,的確也符合《奧》劇為親子取向的定位,特別是戲劇的漫畫風格與劇中擬人化的動物角色,讓成年人在欣賞過程中也重溫孩提時的童趣。

《奧德賽漂泊記》

演出|英國紙電影劇團
時間|2015/06/07 14:30
地點|高雄市圖書館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