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寓言,舞蹈裡書寫的當代史〈No Man's Land〉、〈怒〉(Rage)
11月
06
2018
怒(丞舞製作團隊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0次瀏覽
林育世(特約評論人)

這是一個由丞舞製作團隊所籌辦的迷你舞展《Bla-Bla-Bla》,集合了盧森堡籍女編舞家Jill Crovisier的舞作〈No Man’s Land〉以及臺灣蔡博丞所創作的作品〈怒〉(Rage),二支舞作均由丞舞製作團隊的台灣舞者擔綱演出。

“No man’s land”是好幾個真實歷史典故的總和,最早在當代歷史出現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陸戰場上對峙的雙方陣營間形成的無人進入的真空地帶,後來在冷戰期間與中東戰爭期間,也都曾出現這種戰火威懾下所形成的恐怖無人之境。人類的本能是不斷膨脹生存空間且不斷向外探索以求此空間之最大化,這種因人為意識以及殺人武器的火力技術形成的人跡真空的出現,著實是當代歷史中出現對人性最恐怖的諷刺場景。

Jill Crovisier的〈No Man’s Land〉一開始,在一方白地正中,女性舞者攤開一張紅色伊斯蘭紋徵的織毯有如張開一面旗幟,旋即又將織毯圍著舞者的身體捲起,有如純白境地中的一蕊紅色玫瑰;白地的四方邊際之外,有著三、五行止又似機械又像遊魂的士兵在不斷飄步繞行,彷彿在告訴我們,這個方形的空間內就是惡名昭彰的無人絕境,“no man’s land”。

未幾,這方伊斯蘭織毯翩然移至土地上的一處,被舞者平鋪於地上,故事於焉展開。編舞者既然畫出了一方無人之境,那麼在這無人絕地裡出現的舞者,究竟為何物?頭罩鳥籠的男舞者,以及接下來在舞作的大部分篇幅中出現在絕境範圍內的群舞者,有著鳥類踱步以及群體行動的姿態,不禁讓人對舞作要指涉的意象有了多重想像:無人絕地內出現的形體,可以被視為是人(尤其是指那些被戰火驅逐離開原居地的人們)的意念對這塊土地的牽絆、嚮往與回歸;舞者們如鳥禽般的舉止,也讓人聯想到如鼠類般能生活在惡劣髒亂環境裡的鴿群,在這個惡地絕境裡能無懼於周遭無時不在的槍響,仍能自在地穿越這個空間,在此間生存、繁衍,展開新的社群生活。最後一個讓人聯想的意象,則是近十年來因敘利亞爆發戰亂湧向歐洲的伊斯蘭難民,一樣因為歐陸各國的冷漠與敵意,被拒斥與隔離在難民營內,因為人性與人道精神的缺席,無異是一個現代版的無人之境。最後這個版本可能比較接近盧森堡籍的Jill Crovisier想要透過這支舞作在廿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所建構書寫的文本的全貌,因為它在意義上也能容納堆疊前述其他兩個詮釋版本的意涵,亦或者Crovisier本來的意圖就是想藉百年前的歐戰歷史典故,譬喻歷史的重複與荒謬,百年來實無二致;人類自豪的文明與智慧有時而窮,竟然在歐洲這塊號稱人權至上的土地不只一次地出現這樣泯絕人性的人類真空。而最終會在這裡出現的只有人的意念與遐想(或者幽靈),或者是被歐洲人稱為長翅膀老鼠的鴿群,以及從舞作開端就出現的那幀伊斯蘭織毯所指涉的穆斯林難民潮;而圍繞著絕地邊境不斷繞行的那些扭捏作態的士兵一派高傲又事不關己的樣子,細緻而精準地傳達了Crovisier所刻意描繪的歐洲各國百年來不變的精神醜態,亦如同在舞作的終了,讓一台吸塵器吸去所有歷史灰飛煙滅的痕跡,亦是歐洲知識傳統裡慣用的用諷刺畫(caricatural)代替直言批判的手法。

而相較於〈No Man’s Land〉裡Jill Crovisier的典型歐洲知識傳統的書寫方式,蔡博丞在〈怒〉(Rage)裡的表現手法則是他擅長的直觀與感性手法,讓舞蹈本身站在第一線,去喚起觀者在感官層次對舞作內容的共鳴,進而在這樣的感官經驗中體驗編舞者要傳達的訊息。

〈怒〉(Rage)一作在知識體系層面要負載的訊息不多,演出前從舞題或者演出手冊裡所能閱讀到的資訊並無法預知這支舞作的舞意為何,但舞作一開始,觀者隨即對作品中排山倒海而來對於頓挫、不順暢、憤懟種種情緒狀態的描繪,令人聯想到這個小舞展的標題《Bla-Bla-Bla》(喋喋不休貌),或許是個預設的反題,實則本舞作要講的是人的世界裡的「溝通之不能」。相較於〈No Man’s Land〉用一方舞台上的白地把象徵的敘事空間拉到高達歷史視角的開闊向度,〈怒〉(Rage)則是用幾近全黑的舞台與僅在局部投射的照明,顯現台上舞者在極近的相互距離之間以溝通無效、諒解不能的口說語言互相衝擊,互相拉扯,互相傷害。

舞作中以舞蹈肢體描寫口說語的篇幅裡,編舞蔡博丞令人驚奇地以繁複成脈絡的肢體內容演繹原本應為視覺不可見的口說語言;舞作中舞者並無一人發聲,但我們卻彷彿看到尖如利刃,重如刀斧的語言,紮紮實實地剁在受害者的身上,心上,終至讓人心肺摧折,委靡困頓,失去生意。這個以語言相殘的篇章裡,蔡博丞以仍然優美精準的舞蹈再現了闇黑的人性,令人生怖的情境壓力令觀者如浸肌膚,如浹骨髓。

兩支由年齡相仿的不同國籍編舞者所創作的舞作,在這樣的迷你舞展裡似乎並無明確勾勒一個鮮明的策展意識,但兩支作品恰巧呈現出代表歐陸與台灣兩地青年世代從操作的知識體系、歷史意識到作品文本中的書寫姿態之間的顯著不同。Jill Crovisier的〈No Man’s Land〉看似白描冷靜,一幀一幀放入景片的全觀式的敘事結構,扣問的是人類當代的歷史意識與人道良知,與當代歐洲知識界的關懷傳統若合符節。而蔡博丞的〈怒〉(Rage)則訴諸直觀,以舞者身體承載轉化呈現澎湃的身心經驗的書寫方式,強烈而氣味鮮明,但分析作者的書寫心理也可能源於台灣年輕世代普遍對重大事件或社會現象缺乏以知識體系作為理解基礎的習慣。蔡博丞在演後的私人分享中有提到該舞作取材自兩、三年前台北街頭駭人聽聞的犯罪事件,以及該事件後續帶給台灣社會的撕裂、抑鬱及恐慌等集體情緒壓力,有趣的是蔡博丞在這支舞作中呈現的情感質地就與台灣社會習慣仰賴作為觀看以及思考工具的大眾傳媒的質地頗為近似。

但值得一提的是,兩支作品都堪稱佳作,是因為兩位編舞者都讓舞蹈挺身而出,一為歷史事件,一為社會創傷,編寫成了令人不斷尋思及深刻記憶的當代寓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