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共舞的記憶旅程《米隆加》
4月
21
2016
米隆加(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8次瀏覽
張思菁(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助理教授)

西迪拉比的《米隆加》並不意圖去再現真實「米隆加」舞會中鬆懶親暱卻又纖細敏銳的肢體接觸與對話,因那種氛圍與體感本就須親身體驗,而舞台展演難以傳遞。舞作中使用多媒體效果營造的地點感(the sense of location),包括零落背光剪影、鮮豔色彩溢出真實的投影、浮空如手機方格的影像等,揭示了這是一場浮空掠影的回憶片段,追憶著那種種的曾經的接觸,在種種的「之間」共舞迴旋,曾熟悉卻彷彿陌生的。

開場,從右上舞台現場演奏樂團傳來樂聲,一對男女面外相倚,以背緊貼背在接觸中以細微訊息傳遞與回應,仿若接觸即興的背部傾聽,但朝外的手臂仍架懸在半空中仿若與空氣相擁的姿勢,在舞台左右移動。一個不性感不熱情很不「探戈」的開場,親暱與疏離並存,共舞。

幽暗中對對身影層層疊疊,投影下浮顯舞會中衣履鮮豔的男男女女,或坐或站或相倚閒聊或相擁欲舞,靜滯的畫面。一對舞者飄然在其中不斷穿梭飛舞,流動與靜默的對比,共舞。直到光影盡失,對對白底人形立牌一一顯現,移走。舞會的當下與過往浮光的記憶,共舞。

多段雙人探戈令人目不轉睛地飛舞,不僅營造舞會中流動交織的對對舞影氛圍,更呈現出每位舞者的詮釋特質與精湛技巧,大大勾引起並滿足探戈愛好觀賞者的動態喜悅,讓臺上舞者與臺下觀眾,借由舞步,共舞。

椅子是舞會中暫歇的處所,舞者被椅子包圍,被注視著、被輕瞥、被觀察著。場上與場邊,人們互相觀察著,略顯侷促不安地,在眼神交會中微妙地傳遞訊息與回覆,正如同阿根廷探戈舞會場域中,看與被看的互動,讓性別與權力的協商與抗衡,在身為壁花(wallflower)的女性身體中交織【1】。然而此舞作中後段女舞者較主動的尋找與獨舞,顯現出編舞者試圖嘗試不同的性別動能,這也展現在多段的三人探戈之中。

雖然說三人探戈、多人探戈或同性別探戈,都曾在其他電影或探戈舞劇中創作過而非太新鮮,但《米隆加》中的處理手法,展現出不落俗套多種共舞的可能性。在兩女一男的三人探戈中,男舞者多半站在一側,而讓兩位女舞者層疊著共舞,整段舞很少有由男性居中的共舞姿勢。這樣看似尷尬的三人共舞,卻在女舞者巧妙交錯的小腿動態中有著微妙曖昧競爭的氛圍。起舞中,舞者的目光冷靜自持,身體在整體的重心傾移中變化,但雙方女舞者的腿部腳尖,卻往往是精準介入迴旋於對方女性的腿部空間之中,而非環繞著男性的空間。讓唯一男性反似成為了配角,雖負責支撐三人中心與引導方向,但展現上則讓位給兩位女性精巧細膩的足部技巧。另一段全男性三人共舞,也並未落入性別角色扮演的質感分野中,整段以較強力剛性的動作質感,以身高最高的男性為主要引導者,三人交錯進行舞蹈段落,也間接穿插其中二人的共舞段落,在快速且強烈的音樂氛圍中,流暢且快速的以探戈舞步穿插交換,間而插入少數當代舞蹈的動作,一氣呵成。

中後段三組三人探戈輕舞著,而後轉變為二組的四人探戈,以接續接下來的敘事發展,一個落單而格格不入的女舞者。女現代舞者以現代舞語彙進行獨舞,多次的手臂前臂交叉,並發展大量在地板低水平層次的動作,以表達惆悵自憐的心情。猜想這樣的動作發展應該是想與站立舞動為主的探戈舞步有強烈對比,然因其現代滾地動作較為同質且反覆,略顯無趣。女舞者最終找到能與其共舞的男舞者,並未擁舞,而是延續一小段之前的舞蹈語彙,呈現出他們擁有獨特而相似的動作特質,雖未碰觸但感到歸屬一體。最終,這對現代舞者加入其他探戈舞者,一起舞出一段結合手臂交織揮舞動作的探戈雙人舞步,呈現出《米隆加》/「米隆加」是個多元融入與美麗相遇不斷發生的場域。

然而,《米隆加》終究是一場回憶之旅。在中段由一位舞者帶領觀眾觀看,背景投影的布宜諾艾莉斯日常街景影像,碎裂而拼貼的,誘發出一種與回憶共舞的甜美惆悵氛圍。而末段,舞者襯著背後街景影像,對對起舞橫向移動,仿若電影結尾的演員介紹花絮般,讓觀眾再重溫一次探戈的歡樂動感。同時揭示著《米隆加》在彼方而不在此地,只是臺灣觀眾與全球化多樣景觀【2】相遇的,一場共舞。

註釋

1、舞蹈學者Marta E. Savigliano以民族誌角度書寫分析阿根廷探戈舞會中的壁花(wallflower)位置/動作,對其和性別與權力的交織有深入詳盡的分析。請見Marta E. Savigliano. Political Economy of Passion (Westview, 1995)。

2、全球化流中斷裂散聚的五種景觀,請見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米隆加》

演出|西迪‧拉比 X 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
時間|2016/04/0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米隆加》並未對探戈提出更細緻的觀點,此讓探戈只剩奇觀式的驚歎,並再度加深對南美洲異國情調的想像。這些對探戈的既定印象,便成為某種僵化的標籤,附著在《米隆加》身上,掩蓋了在擁抱之中的兩人,在對「動」的共同默契中,輕輕移動的步伐。(吳孟軒)
4月
15
2016
西迪.拉比並沒有強勢醒目的介入姿勢,也沒有冷情分析超然解構,他似乎更在乎「米隆加」的情感特質,透過感性的穿越、經歷、記憶、旅行,讓這這舞蹈的核心情感在劇場四方空間中更加剔透。 (林乃文)
4月
08
2016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