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連結與溝通的社交舞會《米隆加》
4月
15
2016
米隆加(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6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如果探戈是屬於兩人之間私密的溝通,以布宜諾艾利斯探戈舞會為題材的《米隆加》,便是一幕幕精彩的探戈「表演」。然而,在觀看舞作時,我卻未能感受到,在舞者各種華麗熱辣、高度技巧性的雙人動作之外,是否還存在於探戈雙人舞伴的互動裡,那種只是一個小小的move,甚至不用動,就能夠知道對方狀態的細緻流動。炫目的《米隆加》之於我,較近似在「表演」親密,而不是經由身體接觸時的感官流動,所產生出的細微對話。

探戈令人著迷的親密感,並不僅止於一般印象中總是直挺優雅的上身、挑逗撩人的勾腳,與外放纏綿的雙人技巧,更多時候,是來自兩人對「動」的協議—兩人在力量的互動中,交換「帶領」與「跟隨」的角色,並且時時刻刻地,察覺與回應對方不曾言說的訊息。無論是自己或舞伴,兩者在無聲的動態裡,都在持續協商彼此想動的意圖,而探戈的「擁抱」(embrace)姿勢,便是雙方接觸的起點,也是彼此訊息交換的空間,就在這臂膀環繞的微小距離裡,兩個人交換著連結感、協議感,以及對「動」的慾望與愉悅感。【1】

就拿電影《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裡經典的探戈片段來說吧!飾演盲眼軍官的艾爾帕西諾,在一場聚會裡臨時起意,帶領因為害怕失敗而從來沒有探戈經驗的年輕女子共舞。兩人便是從擁抱的姿勢開始,輕輕地踏著步伐移動;初時,女子的眼神有點閃爍不安,但隨著軍官的帶領,她逐漸開始跟隨每個力量的轉換,在忽然間的後仰、貼近、旋轉之間,體驗到動力的變化與趣味,因之展開笑靨。個性原本固執暴躁的軍官,也在帶領女孩的過程中,感受到被信任、被交付時的自信與愉悅。兩人的擁抱姿勢,不再如一開始的生澀、疏遠,而是在對「動」的逐步協議中,漸趨協調與自然。無需多華麗的動作,光是經由身體的動所開啟的心理空間,便能帶來親密的連結感,這也讓我只是藉由觀看,就能聞到在兩人之間,那些豐富多重的情感變化與流動。

然而,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在《米隆加》裡,卻顯得不假思索般地理所當然了。在舞作中,時常看到的是,兩位舞者莫名的對上眼,接著,就忽然開始一段激烈複雜的探戈,火辣的女舞者總是熱切地挑逗著壯碩的男舞者,無論那些調情的姿態是優雅、失落、癲狂、滑稽,他們總是在繁複地勾腳、騰空地飛躍,迅速地移動與轉圈,並永遠在結束時,擺出漂亮的Ending Pose,因此博得滿堂彩。當整個舞作結構大致如此時,在觀眾眼前的探戈,便有如國際標準舞比賽時的探戈,著重的是高度技巧性的展演,而非細緻多變的情感流動與溝通。

於是,在《米隆加》一段段炫目的雙人探戈裡,我總是分不清這一幕在吵架的男女跳的探戈,與下一幕翩然起舞的男女所跳的探戈,究竟有什麼不同。於是,一幕幕布宜諾艾利斯社會舞會的場景、其中人與人的關係和連結,就如同浮光掠影,在繁複的動作中飄散而過,即便舞者的絕佳技藝令人屏息,卻始終遍尋不著編舞家究竟如何看待探戈:透過探戈,人們連結的過程是什麼?兩個分離的個體,如何在「動」之中合為一體?在炫麗的動作之外,探戈與編舞家的連結又在何處?

即便編舞家西迪.拉比曾表示:「探戈最吸引我的是舞者之間永恆的擁抱。當一對探戈舞者跳舞時,我們感覺到兩人之間催眠似的對話,直覺地連接彼此,合為一體。」【2】,然而,當忽略了人們在擁抱時,彼此對「動」的協議,以及相互連結的過程,恐怕被西迪.拉比再現的,並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反倒較像是某種對探戈的刻板印象了。

張㦤文在〈打破單一想像 開啟更深層的對話 跨文化表演中的傳統與當代〉【3】一文裡,提到「跨文化表演」的盲點,時常在於其內涵著殖民者對遙遠他者的凝視,並將其單一化、同質化,以此合理化主流西方社會對其他文化的單一想像。在 〈阿根廷探戈 在凝視之中 相互抗衡的慾望〉【4】一文中,張更進一步提到探戈的景況:原在阿根廷屬於下層階級的探戈,在歐洲被「文明改良」後,成為國際標準舞中較為「優雅」的探戈版本,而當探戈受到殖民母國的青睞時,阿根廷的上流社會也就重新接納了探戈。換言之,當探戈從被輕視的下層階級娛樂活動,晉升為歐洲菁英階層對南美洲異國情調的想像,阿根廷人也歡欣接受此「殖民者的凝視眼光」,透過提供「火辣、熱情」的舞蹈與音樂原料,滿足歐洲對南美洲世界的想像。

在《米隆加》裡的華麗探戈,便如同再現了以歐洲的眼光所凝視的探戈,除了常見的「熱情」、「愛慾」、「火熱」、「挑逗」、「情慾」,也不乏熟悉的探戈模式:女舞者修長的雙腿在男舞者步伐間的空隙勾來勾去、兩人上身直挺下身卻緊貼並熱切地看著彼此雙眼。重複常見的套路並不打緊,重要的是在這些動作之外,編舞家究竟與探戈產生了什麼連結?可惜的是,《米隆加》並未對探戈提出更細緻的觀點,此讓探戈只剩奇觀式的驚歎,並再度加深對南美洲異國情調的想像。這些對探戈的既定印象,便成為某種僵化的標籤,附著在《米隆加》身上,掩蓋了在擁抱之中的兩人,在對「動」的共同默契中,輕輕移動的步伐。

註釋

參考探戈教師Veronica Toumanova ‘Why there is so little dance in people dancing tango’一文,見http://tangofolly.com/story/why-there-is-so-little-dance-in-people-dancing-tango/。

截取自《米隆加》節目單。

張㦤文,〈打破單一想像 開啟更深層的對話 跨文化表演中的傳統與當代〉,表演藝術雜誌279期,2016年3月,p.42-43。

張㦤文,〈阿根廷探戈 在凝視之中 相互抗衡的慾望〉,表演藝術雜誌279期,2016年3月,p.48-49。

《米隆加》

演出|西迪‧拉比 X 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
時間|2016/04/0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米隆加》終究是一場回憶之旅。中段由一位舞者帶領觀眾觀看,誘發出一種與回憶共舞的甜美惆悵氛圍。末段仿若電影結尾的演員介紹花絮般,讓觀眾再重溫一次探戈的歡樂動感。揭示著《米隆加》在彼方而不在此地,只是臺灣觀眾與全球化多樣景觀相遇的,一場共舞。(張思菁)
4月
21
2016
西迪.拉比並沒有強勢醒目的介入姿勢,也沒有冷情分析超然解構,他似乎更在乎「米隆加」的情感特質,透過感性的穿越、經歷、記憶、旅行,讓這這舞蹈的核心情感在劇場四方空間中更加剔透。 (林乃文)
4月
08
2016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