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旅行,與情感交換《米隆加》
4月
08
2016
米隆加(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1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一開場,是一場探戈舞會的全幅實景錄影:觥籌鬢影,人聲細語,男女翩翩,眼神在電光流火中微妙交錯,體溫漫過衣香,角落充滿觀看與被觀看的人,隨時互相替位……。徹底旁觀的在座瞬間明白了舞蹈的生成環境,更不禁懷疑它如何可能復生於這淨空、冰冷、失去生活感的劇院中?無酒、無食、無擁抱、無耳語、無勾誘的探戈,還能是「米隆加」探戈嗎?

「米隆加」(Milonga)有多種意涵,一指音樂類型,一指舞蹈形式,一指「源自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舞會」【1】。十九世紀出現在阿根廷,而後演化為我們較熟悉的「探戈」(Tango)。比利時裔編舞家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選擇了她最原始的名字,並將其中「i」代換為西班牙文的倒寫驚嘆號。

很快地影像撤下,留下一個乾淨的空場,五人編制的樂團位於台側,背幕如直立百葉窗般打開,滲光隙縫處,男女舞者在逆光中登場,曲線美麗,傲然自信,優雅滑入,舞影樂聲立時填滿全場,但這種美麗還不算出人意表。只見一個燈光轉換,舞者高低有致的剪影變成立牌,當真人撤下,投影補位,投影撤下後,便裸白著人形立牌,「米隆加」是一場回憶的意象躍然浮出。

接著影像移換背景,舞者從一個舞會翩躂到下一個舞會,從一個城市熱舞到另一個城市,幾乎分不清是人身的頻繁旅行或記憶的飛速更迭;漸漸風景猶如明信片,景點抽換如立牌,拎滿戰利品的觀光客以破碎的身姿,亦熱烈橫越前台;而一個同樣肩前突臀高顛姿勢誇張的女舞者,踩著瑣碎顛躓的步伐,也急煎煎奔向舞會,撲向某個對舞的男人,幾番狼狽折衝之後,也找到了可以彼此對答的舞步。或許這正是一場「米隆加」舞會的意義:應許每一個人找到可以傾訴、歸屬、共舞——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

西迪.拉比突顯了「米隆加」中溝通的慾望。舞者背脊傲然挺立,身體與對方接觸極為節約,僅以雙腳於地上作畫,一圈圈美麗弧線,卻將雙方腰部以下的空氣都撩撥火熱,舞成一團秘語空間,耳鬢廝磨,體溫微聞,眼神唇語在每一轉身間交流。在無歌詞純器樂演奏下,情感交流的意義大為開展,不限於男女情侶,擴延至三男、兩女一男、四男一女等不同組合,探戈可以是情慾挑逗,也可以是情感要求交換的歸屬感。十對舞者當中的一對現代舞者,以折腰曲背,將燃燒的雙腿延伸到上半身,以手模擬那優雅節奏與豐富表情,探索表達感情與嫵媚的限度。

而如果,情感才是「米隆加」的重點,那麼靈犀相通的戀人之間,是否眼神交流便已足夠?身兼導演的西迪.拉比讓一排冷寂的椅子,列於熱舞者背後,一男一女,各坐一端,身體毫無接觸,默默地凝視彼此。這時又引出「米隆加」的另一層隱義:被看見。愛人並且華麗地求愛,並且讓投入愛慾的華麗的身姿以及給出如此愛意的自己,被別人驚嘆讚賞,被燃燒的眼光擁抱。

傳統與創新性,如何「破」與「立」經常是個難題。西迪.拉比並沒有強勢醒目的介入姿勢,也沒有冷情分析超然解構,他似乎更在乎「米隆加」的情感特質,透過感性的穿越、經歷、記憶、旅行,讓這這舞蹈的核心情感在劇場四方空間中更加剔透。

註釋

1、魏君穎〈《米隆加》重組肢體語彙 挑逗當代複雜人際〉。《PAR表演藝術》第279期。頁51

《米隆加》

演出|西迪.拉比×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時間|2016/04/0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米隆加》終究是一場回憶之旅。中段由一位舞者帶領觀眾觀看,誘發出一種與回憶共舞的甜美惆悵氛圍。末段仿若電影結尾的演員介紹花絮般,讓觀眾再重溫一次探戈的歡樂動感。揭示著《米隆加》在彼方而不在此地,只是臺灣觀眾與全球化多樣景觀相遇的,一場共舞。(張思菁)
4月
21
2016
《米隆加》並未對探戈提出更細緻的觀點,此讓探戈只剩奇觀式的驚歎,並再度加深對南美洲異國情調的想像。這些對探戈的既定印象,便成為某種僵化的標籤,附著在《米隆加》身上,掩蓋了在擁抱之中的兩人,在對「動」的共同默契中,輕輕移動的步伐。(吳孟軒)
4月
15
2016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