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旅行,與情感交換《米隆加》
4月
08
2016
米隆加(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57次瀏覽
林乃文(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一開場,是一場探戈舞會的全幅實景錄影:觥籌鬢影,人聲細語,男女翩翩,眼神在電光流火中微妙交錯,體溫漫過衣香,角落充滿觀看與被觀看的人,隨時互相替位……。徹底旁觀的在座瞬間明白了舞蹈的生成環境,更不禁懷疑它如何可能復生於這淨空、冰冷、失去生活感的劇院中?無酒、無食、無擁抱、無耳語、無勾誘的探戈,還能是「米隆加」探戈嗎?

「米隆加」(Milonga)有多種意涵,一指音樂類型,一指舞蹈形式,一指「源自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舞會」【1】。十九世紀出現在阿根廷,而後演化為我們較熟悉的「探戈」(Tango)。比利時裔編舞家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選擇了她最原始的名字,並將其中「i」代換為西班牙文的倒寫驚嘆號。

很快地影像撤下,留下一個乾淨的空場,五人編制的樂團位於台側,背幕如直立百葉窗般打開,滲光隙縫處,男女舞者在逆光中登場,曲線美麗,傲然自信,優雅滑入,舞影樂聲立時填滿全場,但這種美麗還不算出人意表。只見一個燈光轉換,舞者高低有致的剪影變成立牌,當真人撤下,投影補位,投影撤下後,便裸白著人形立牌,「米隆加」是一場回憶的意象躍然浮出。

接著影像移換背景,舞者從一個舞會翩躂到下一個舞會,從一個城市熱舞到另一個城市,幾乎分不清是人身的頻繁旅行或記憶的飛速更迭;漸漸風景猶如明信片,景點抽換如立牌,拎滿戰利品的觀光客以破碎的身姿,亦熱烈橫越前台;而一個同樣肩前突臀高顛姿勢誇張的女舞者,踩著瑣碎顛躓的步伐,也急煎煎奔向舞會,撲向某個對舞的男人,幾番狼狽折衝之後,也找到了可以彼此對答的舞步。或許這正是一場「米隆加」舞會的意義:應許每一個人找到可以傾訴、歸屬、共舞——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

西迪.拉比突顯了「米隆加」中溝通的慾望。舞者背脊傲然挺立,身體與對方接觸極為節約,僅以雙腳於地上作畫,一圈圈美麗弧線,卻將雙方腰部以下的空氣都撩撥火熱,舞成一團秘語空間,耳鬢廝磨,體溫微聞,眼神唇語在每一轉身間交流。在無歌詞純器樂演奏下,情感交流的意義大為開展,不限於男女情侶,擴延至三男、兩女一男、四男一女等不同組合,探戈可以是情慾挑逗,也可以是情感要求交換的歸屬感。十對舞者當中的一對現代舞者,以折腰曲背,將燃燒的雙腿延伸到上半身,以手模擬那優雅節奏與豐富表情,探索表達感情與嫵媚的限度。

而如果,情感才是「米隆加」的重點,那麼靈犀相通的戀人之間,是否眼神交流便已足夠?身兼導演的西迪.拉比讓一排冷寂的椅子,列於熱舞者背後,一男一女,各坐一端,身體毫無接觸,默默地凝視彼此。這時又引出「米隆加」的另一層隱義:被看見。愛人並且華麗地求愛,並且讓投入愛慾的華麗的身姿以及給出如此愛意的自己,被別人驚嘆讚賞,被燃燒的眼光擁抱。

傳統與創新性,如何「破」與「立」經常是個難題。西迪.拉比並沒有強勢醒目的介入姿勢,也沒有冷情分析超然解構,他似乎更在乎「米隆加」的情感特質,透過感性的穿越、經歷、記憶、旅行,讓這這舞蹈的核心情感在劇場四方空間中更加剔透。

註釋

1、魏君穎〈《米隆加》重組肢體語彙 挑逗當代複雜人際〉。《PAR表演藝術》第279期。頁51

《米隆加》

演出|西迪.拉比×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時間|2016/04/03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米隆加》終究是一場回憶之旅。中段由一位舞者帶領觀眾觀看,誘發出一種與回憶共舞的甜美惆悵氛圍。末段仿若電影結尾的演員介紹花絮般,讓觀眾再重溫一次探戈的歡樂動感。揭示著《米隆加》在彼方而不在此地,只是臺灣觀眾與全球化多樣景觀相遇的,一場共舞。(張思菁)
4月
21
2016
《米隆加》並未對探戈提出更細緻的觀點,此讓探戈只剩奇觀式的驚歎,並再度加深對南美洲異國情調的想像。這些對探戈的既定印象,便成為某種僵化的標籤,附著在《米隆加》身上,掩蓋了在擁抱之中的兩人,在對「動」的共同默契中,輕輕移動的步伐。(吳孟軒)
4月
15
2016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